李大娘在门外观望了一会儿动静,回来宽慰地说:
&ldo;外头很平静,兴许今天没有事儿了。&rdo;
周天虹见大娘马不停蹄地忙着,心里颇有些不忍,就把她拉在屋东头说:
&ldo;大娘,您就歇一会儿吧!我看您也忒辛苦了。我们在您这儿住着,真是给您添麻烦了。&rdo;
&ldo;看你这个老周,怎么说这个话!&rdo;大娘责备地说,&ldo;你是个党员,我也是个党员,到底是谁麻烦了谁?我看是日本鬼子麻烦了咱们。&rdo;
&ldo;这话不错。&rdo;周天虹一看大娘性格很爽朗,就笑着说,&ldo;大娘,我是嫌你忒辛苦了。&rdo;
大娘也微微一笑:
&ldo;你没听人说吗,苦水里生苦水里长,苦根苦苗苦秧秧,我就是这种苦人儿!自打我嫁给你大伯那天起,就跟着他受苦。没吃没喝不说,还跟着他住过一年官店!……&rdo;
&ldo;官店?什么官店?&rdo;
&ldo;咳,这个你不懂哇?&rdo;大娘笑着说,&ldo;就是那种管吃管喝不要钱的店‐‐监狱。我们这里乡下人都管监狱叫官店。&rdo;
&ldo;哦,原来是这个!大妈,你住过监狱?&rdo;周天虹有点惊奇。
&ldo;还不是因为缴不起租,拿不起税嘛!当官的说我们是&lso;抗税&rso;,把我家的几升红高粱都抄走了,还用一根绳子把我们捆上送到官里。&rdo;
话头儿一打开,就像抖开的线穗子一样收不住了。大娘有些激动地说:
&ldo;所以八路军一过来,我从心眼儿里高兴,觉得穷人有指望了,有盼头了。我闺女从小只有小名,没有大名,后来我就给她取了一个大名,叫做&lso;盼儿&rso;。我就是盼个好社会,好世道。共产党定的那些政策,处处碰我的心坎儿,就像冲着我的心思订的。因此上,你大伯在这村第一个入党,我就第二个入党。&rdo;
&ldo;哦,大娘,原来您是个老党员了!&rdo;
&ldo;只能在这个村里这样说吧!&rdo;大娘面含笑意,略略显出一些自豪的神情,&ldo;以后大家选我当了妇救会主任,我这心气就更高了,在村里最早办起了识字班。可是妇女们白天做饭、织布、看孩子,没有时间;晚上又没钱买灯油。我就跟姐妹们商议,咱们凑几个钱趸点酒卖,多少赚几个也就有了灯油钱。大伙都赞成。这个困难也就解决了。每天晚上,妇女们集合起来,唱唱歌,识识字,情绪可高啦。可是村里还有一件事让我揪心,就是有七户孤寡老人没饭吃,有的还出来讨饭,叫人看着真可怜。我就又同姐妹们商量,在集上设了个粮食摊儿,挣几个零钱,打扫一些粮食,解决了他们的问题。这一来,我在村里的威信就提高了,可是倒霉的事也就跟着来了……&rdo;
&ldo;啊?什么倒霉事?&rdo;
&ldo;唉,老周,你不知道,许多希奇古怪的事,都叫我碰上了……&rdo;
随着李大娘的叙述,揭开了梨花湾一篇曲折复杂又令人心惊的故事。原来这村的地主杜大头,为了逃避负担,曾隐瞒了许多黑地。李捧的丈夫是农会主席,自然要把他隐瞒的黑地揭发出来,这就使杜大头怀恨在心。杜大头有一个年纪很轻的小老婆,常受杜大头的虐待,受气不过,只有偷偷跑到妇救会哭诉。李捧既是妇救会主任,又是正义感极强的女人,怎么能不管呢?有一次,她就亲自找到杜大头,把他当面训斥了一顿,并要他保证今后不再打骂。杜大头不得不低头认错,可是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满。李捧走后,他就在家里大骂:&ldo;这年头儿连兔子王人都成了精了,连草鸡也会打鸣了,都骑在我的脖子上拉屎。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rdo;
就在此后不久,发生了一桩奇事。这年春荒,妇女们到麦田里采麦苗,忽然听到一个破窑里有婴儿啼哭的声音。李捧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蓝布包着的女婴。当时她一摸孩子手脚冻得冰凉,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怪可怜的,也没多想,就让闺女邢盼儿抱回家去。一家人吃糠咽菜,变法儿弄点好的给这个小东西吃。李捧还走东家串西家,从有孩子的妇女那里匀出一点奶水。谁也没有料到,这件好事却引出一场灾难。这年上级布置整党,从上面下来一个章工作员,这个工作员偏爱住好房子,一住就住在杜大头家里。别看杜大头长得臃肿难看,对上面下来的人却特别善于逢迎。每天好吃好喝地待他。茶余酒后,就不免谈了些本村的情况,其中就谈到李捧这个&ldo;娘们&rdo;,实在是全村的祸害。她还有严重的&ldo;男女作风&rdo;问题。其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她借男人不在家的工夫,偷野汉子生下了这个私生的女婴。在中国这个封建传统相当浓厚的国家里,用男女关系抹黑一个人是最方便也是最有效的。再加上酒肉在章工作员胃里所起到的良好反应,他便立即相信了。几天后全村开了一个党员大会,章工作员便在会上揭发了李捧的问题,并当场宣布开除她的党籍,撤消她的妇救会主任的职务。这样一来,远远近近的几十个村庄都传说着李捧的桃色新闻,从此这个模范人物就被端进黑窟窿了。
李捧是一个经过斗争锻炼的人,这样的气她岂能忍受。她不仅把自己的冤情向来往的干部说,还向县委、政府和法院提出申诉。上述机关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个在破窑中捡来的女婴,不是别人的,正是杜大头的另一个小老婆生的。因为杜大头一心想要男孩,就把女孩扔了,从别处抱回一个男孩。事情真相大白,杜大头弄巧成拙,县法院便判决社大头拿出二十亩好地给李捧,作为抚养过女婴的费用,并罚他拿出边币一百元赔偿李捧的名誉损失,女婴由杜大头的小老婆抱回。李捧立即把一百元边币捐献给妇救会作为活动经费,按照法院判决收下土地。这二十亩土地对李捧一家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大大缓解了一家的贫困生活。自然李捧的党籍和职务都得到了恢复。事物的辩证发展真是奥妙无穷,本来是一桩好事、善事却引出了灾祸,现在却由灾祸逢凶化吉。前后两次变化都是人们意料不到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江山盛世 捧在心尖上的病美人 万历朝鲜战争 问渠那得清如许 弃少之君临天下 帝国战车 崛起之宋末称雄 黄海红哨 回到春秋做霸王 西藏的战争 拒绝和竹马谈恋爱 大象与蚂蚁的较量:苏芬冬季战争 现代战争 开辆火车去三国 野火春风斗古城 汉末之最强争锋 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铁血战兵 1451之争雄欧陆 武林盟主兼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