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资治通鉴译文在线阅读 > 第158章 废立惊变与南北战局 宋文帝初政的动荡与开拓(第2页)

第158章 废立惊变与南北战局 宋文帝初政的动荡与开拓(第2页)

癸卯日,北魏皇帝大规模讨伐柔然,兵分五路进军。长孙翰等人从东路出兵黑漠,廷尉卿长孙道生等人从白漠、黑漠之间出兵,北魏皇帝亲自率领中路军,东平公娥清从栗园出兵,奚斤等人从西路出兵尔寒山。各路军队抵达漠南后,留下辎重物资,率领轻骑兵,携带十五天的粮草,穿越沙漠袭击柔然。柔然各部落大为震惊,远远向北逃跑,不见踪迹。

十一月,南朝宋任命武都王世子杨玄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起初,会稽人孔宁子担任宋文帝的镇西咨议参军,文帝即位后,任命孔宁子为步兵校尉;孔宁子与侍中王华都有追求富贵的愿望,痛恨徐羡之、傅亮专权,日夜在文帝面前诋毁二人。恰逢谢晦的两个女儿将要分别嫁给彭城王刘义康、新野侯刘义宾,谢晦派妻子曹氏和长子谢世休送女儿到建康。文帝想诛杀徐羡之、傅亮,同时出兵讨伐谢晦,于是故意宣称要讨伐北魏,夺取黄河以南地区,又说要拜谒京陵(宋武帝刘裕祖陵),于是开始整治行装、修造舰船。傅亮写信给谢晦说:“朝廷讨伐黄河以北的北魏,事情还没结束,朝廷内外的人都很担忧恐惧。”又说:“朝中大臣大多劝谏不要北征,皇上将会派外监万幼宗前来咨询大家的意见。”当时朝廷的安排异常,诛杀徐羡之、傅亮及讨伐谢晦的谋划已颇有泄露。尊保母窦氏为保太后。

公元426年,春季正月,谢晦的弟弟、黄门侍郎谢?派人快马向谢晦报信(告知朝廷可能讨伐他),谢晦仍不相信,把傅亮的信拿给咨议参军何承天看,说:“外面传闻,都说朝廷要向西讨伐我,皇子们难道能有这样的谋划!”谢晦仍认为消息不实,让何承天预先起草回复诏书的奏疏,声称讨伐北魏应等到明年。

江夏内史程道惠收到寻阳人的信,信中说“朝廷将有重大行动,事情已确定”,他让辅国府中兵参军乐冏密封信件送给谢晦。谢晦问何承天:“如果真的如此,你建议我该怎么做?”何承天回答:“承蒙将军厚待,我常想报答。如今事态紧急,我怎敢隐瞒实情!但明天就要戒严,启用军法,我心中所想,恐怕难以周全说明。”谢晦害怕地说:“你难道是想让我自杀吗?”何承天说:“还没到那一步。以帝王的权威,发动天下兵力进攻一个州,双方实力悬殊,且朝廷是正义之师,将军是叛逆之军。到境外谋求自保,是上策;其次,派心腹将领带兵驻守义阳,将军亲自率领大军在夏口决战,若战败就退守义阳,再从那里北上出境,这是中策。”谢晦沉默许久后说:“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兵力粮草容易供给,不妨先决战,实在不行再逃跑也不晚!”于是让何承天撰写奏表和讨伐檄文,又与卫军咨议参军、琅邪人颜邵商议起兵,颜邵服药自杀。

谢晦竖起旗帜宣布戒严,对司马庾登之说:“现在我要率军东下,想委屈你带三千人守城,防备刘粹。”庾登之说:“我父母年老在京城,且我一向没有自己的部众,心中有顾虑,不敢接受这个命令。”谢晦又问众将佐:“三千士兵足够守城吗?”南蛮司马周超回答:“不仅能守城,若有外敌来犯,还能立功。”庾登之趁机说:“周超一定能胜任,我请求解除司马、南郡太守的职务,授予周超。”谢晦当即在座位上任命周超为司马,兼任南义阳太守;改任庾登之为长史,仍兼任南郡太守。庾登之是庾蕴的孙子。

宋文帝(刘义隆)因王弘、檀道济起初没有参与废杀营阳王、庐陵王的阴谋,且王弘的弟弟王昙首又被自己亲信重用,就在行动前,秘密派人通知王弘,同时征召檀道济,想让他讨伐谢晦。王华等人都认为不可,文帝说:“檀道济只是被胁迫参与,并非主谋,杀人之事也与他无关。我安抚并任用他,一定不会有问题。”乙丑日,檀道济抵达建康。

丙寅日,文帝下诏揭露徐羡之、傅亮、谢晦杀害营阳王、庐陵王的罪行,命令有关部门处死他们,诏书还说:“谢晦占据长江上游,或许不会立即伏法,我将亲自率领大军防备他。可派中领军到彦之即日火速出发,征北将军檀道济陆续进军,传令谢晦所属的卫军府及各州,及时逮捕谢晦党羽,已命令雍州刺史刘粹等人阻断他的逃跑路线。只惩处首恶,其余人不予追究。”

当天,朝廷下诏征召徐羡之、傅亮。徐羡之走到西明门外,谢?正好当班,派人告知傅亮:“皇宫内有异常安排。”傅亮以嫂子生病为由暂时返回,派人通知徐羡之。徐羡之回到西州府,乘坐宫内侍从的探问车逃出城外,步行到新林,进入一座陶窑中上吊自杀。傅亮乘车逃出城外,骑马逃到兄长傅迪的墓前,屯骑校尉郭泓将他逮捕。押到广莫门时,文帝派中书舍人拿诏书给傅亮看,并对他说:“鉴于你当初在江陵迎立我的诚意,会让你的儿子们平安无事。”傅亮读完诏书后说:“我受先帝(刘裕)平民时的恩遇,后来又受临终托付。废黜昏君、拥立明君,是为国家着想。想要加罪于我,难道还找不到借口吗!”于是朝廷处死傅亮,将他的妻子儿女流放建安郡;处死徐羡之的两个儿子,宽恕了他兄长的儿子徐佩之;处死谢晦的儿子谢世休,逮捕谢?。

文帝将要讨伐谢晦,向檀道济询问对策,檀道济回答:“我过去与谢晦一同北伐,入关的十条计策,有九条是谢晦提出的,他才略精明干练,几乎没有对手。但他从未单独率军决胜,军事作战恐怕不是他的长处。我熟悉谢晦的智谋,谢晦也了解我的勇猛。如今奉陛下命令讨伐他,可在他摆开阵势前就将他擒获。”丁卯日,文帝征召王弘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任命彭城王刘义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乐冏再次派人告知谢晦,徐羡之、傅亮及谢?等人已被处死。谢晦先为徐羡之、傅亮举行哀悼仪式,接着公布子弟的死讯,随后亲自到射堂检阅军队。谢晦曾跟随宋武帝(刘裕)征战,指挥调度都非常恰当,几天之内,各地人马纷纷投奔,聚集了三万精锐士兵。于是他上奏表声称徐羡之、傅亮等人忠贞,却横遭冤杀,还说:“我们若想专权,不为国家着想,当初废黜营阳王时,陛下远在江陵,武帝的儿子中还有年幼者,我们拥立幼主发号施令,谁敢反对!怎会逆流三千里,空等七十天,盼望陛下到来呢!已故庐陵王在营阳王在位时,积累怨恨、冒犯君主,是自取灭亡。不废黜昏君,怎能拥立明君!东汉耿弇不把贼寇留给君主,我又何尝对不起宋家皇室呢!这都是王弘、王昙首、王华阴险浮躁、猜忌他人,进谗言制造的灾祸。如今我要起兵清除君主身边的恶人。”

此时,西秦王乞伏炽磐再次派使者到北魏,请求共同出兵讨伐夏国(赫连夏)。

起初,袁皇后生下皇子刘劭,她亲自仔细观察后,派人快马报告文帝:“这个孩子相貌异常,将来必定会亡国败家,不能抚养。”当即就要杀死他。文帝慌忙赶到后殿门外,伸手拉开帐幔阻止,才保住刘劭性命。因当时文帝仍在服丧(为宋武帝守丧),所以此事一直保密。闰正月丙戌日,才宣布刘劭出生。

文帝下诏戒严,大赦天下,各路军队陆续出发讨伐谢晦。谢晦任命弟弟谢遯为竟陵内史,率领一万人负责留守,自己率领两万部众从江陵出发,战船从江津排列到破冢,旌旗遮蔽天空,谢晦感叹说:“真遗憾不能率领这支军队为君主效力!”

谢晦想派兵袭击湘州刺史张邵,何承天因张邵的兄长、益州刺史张茂度与谢晦关系友好,说:“张邵的态度还不清楚,不宜仓促进攻他。”谢晦写信招降张邵,张邵没有答应。

二月,戊午日,文帝任命金紫光禄大夫王敬弘为尚书左仆射,建安太守郑鲜之为右仆射。王敬弘是王廙的曾孙。

庚申日,文帝从建康出发讨伐谢晦。命令王弘与彭城王刘义康留守京城,进驻中书下省;侍中殷景仁参与掌管留守事务;文帝的姐姐会稽长公主留在皇宫内,总管六宫事务。

谢晦从江陵东下,何承天留在府中没有跟随。谢晦抵达江口时,到彦之已率军抵达彭城洲。庾登之驻守巴陵,畏惧怯懦不敢进军;恰逢连日大雨,参军刘和之说:“双方都遇到大雨,檀征北(檀道济)很快就到,朝廷军队正士气旺盛,应该速战速决。”庾登之胆怯,让小将陈佑做了一个大布袋,装满茅草挂在船帆的桅杆上,声称可以用来焚烧敌舰,却又说点火需要晴天,以此拖延战期。谢晦同意了,军队停留了十五天。之后派中兵参军孔延秀在彭城洲进攻将军萧欣,将其击败;又进攻洲口营寨,将其攻占。朝廷各路将领都想退回到夏口,到彦之不同意,于是坚守隐圻。谢晦再次上奏表为自己辩解,且夸耀战绩说:“陛下若能将王弘、王昙首、王华这‘四凶’(此处谢晦夸大敌人数量)在宗庙前斩首,将他们的首级悬挂在宫门前,我就率领部众撤军,返回荆州驻守。”

起初,谢晦与徐羡之、傅亮为保全自己,制定计划:谢晦占据长江上游,檀道济镇守广陵,各自拥有强兵,足以牵制朝廷;徐羡之、傅亮在朝中掌权,这样就能长期维持局面。等到听说檀道济率军前来讨伐,谢晦惶恐无措。

檀道济抵达后,与到彦之的军队会合,战船靠岸停泊。谢晦起初看到朝廷战船不多,轻视他们,没有立即出战。到了傍晚,朝廷军队借助风势逆流而上,战船前后相连;谢晦的军队人心离散,丧失了斗志。戊辰日,朝廷军队抵达忌置洲尾,排列战船横渡长江,谢晦的军队瞬间溃败。谢晦连夜逃出,投奔巴陵,找到一艘小船返回江陵。

此前,文帝派雍州刺史刘粹从陆路率领步兵、骑兵袭击江陵,抵达沙桥;周超率领一万多人迎战,大败刘粹,刘粹的士兵死伤过半。不久,谢晦战败的消息传到。起初,谢晦因与刘粹关系友好,任命刘粹的儿子刘旷之为参军;文帝曾怀疑刘粹,王弘说:“刘粹没有私心,一定不会有问题。”等到刘粹接受讨伐谢晦的命令后,毫无顾虑地进军,文帝因此嘉奖他。谢晦也没有杀刘旷之,而是把他送回刘粹身边。

丙子日,文帝从芜湖东返建康。

谢晦回到江陵,没有其他安排,只是向周超羞愧道歉。当晚,周超舍弃军队,独自乘船到到彦之那里投降。谢晦的部众几乎逃散殆尽,只好带着弟弟谢遯等七人骑马向北逃跑。谢遯身材肥胖,无法骑马,谢晦总要等他,因此走得很慢。己卯日,他们抵达安陆延头,被戍主光顺之抓获,用囚车押送到建康。

到彦之抵达马头,何承天主动前来归附。到彦之于是代理荆州府事务,任命周超为参军;后来刘粹上报沙桥战败的情况,到彦之才逮捕周超。随后朝廷处死谢晦、谢?、谢遯及其兄弟的儿子,以及同党孔延秀、周超等人。谢晦的女儿、彭城王妃披散头发、光着脚,与谢晦诀别说:“大丈夫应当战死沙场,怎能在闹市中被斩首示众!”庾登之因没有实际参与叛乱,被免去官职、终身禁锢;何承天及南蛮行参军、新兴人王玄谟等人都被宽恕。谢晦逃跑时,随从都抛弃了他,只有延陵盖追随不舍,文帝任命延陵盖为镇军功曹督护。

谢晦起兵时,曾招引北魏南蛮校尉王慧龙作为外援。王慧龙率领一万人攻占思陵戍,进而包围项城;听说谢晦战败后,才撤军返回。

益州刺史张茂度接受诏书袭击江陵,等他率军抵达白帝时,谢晦已战败。大臣们怀疑张茂度有二心,文帝因张茂度的弟弟张邵忠诚有气节,赦免了张茂度,让他返回益州。

三月,辛巳日,文帝回到建康,征召谢灵运为秘书监,颜延之为中书侍郎,对他们的赏赐和待遇十分优厚。

文帝因僧人慧琳善于谈论,常与他商议朝廷大事,慧琳于是参与机要事务,宾客络绎不绝,门前常有几十辆车,各地的馈赠贿赂接连不断,家中常设七八桌宴席,座上总是满客。慧琳穿着高齿木屐,披着貂皮大衣,还设置了“通呈”(传达宾客信息的官员)、“书佐”(掌管文书的官员)。会稽人孔觊曾去拜访他,恰逢宾客满座,慧琳只与孔觊寒暄几句就打发了他。孔觊感慨地说:“竟然出现了‘黑衣宰相’(僧人穿黑衣),可说是衣冠颠倒、上下失序了!”

夏季五月乙未日,文帝任命檀道济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到彦之为南豫州刺史。派遣散骑常侍袁渝等十六人分别巡视各州郡县,考察地方官政绩,了解百姓疾苦;又让各郡县上报政务的利弊得失。丙午日,文帝亲临延贤堂审理案件,从此每年举行三次公开审案(“三讯”)。

左仆射王敬弘性情恬淡,名声显赫,但对于需要签署的公文,从不看内容。他曾参与审案,文帝问他疑难案件的处理意见,王敬弘无法回答。文帝脸色一变,问身边侍从:“为什么不把案卷副本交给仆射?”王敬弘说:“我就算看了案卷,也还是不理解。”文帝很不高兴,虽然仍对他以礼相待,却不再让他处理政务。

六月,文帝任命右卫将军王华为中护军,仍兼任侍中。王华因王弘辅佐朝政,王昙首被文帝亲信重用,与自己地位相当,觉得自己的才能没有充分发挥,常叹息说:“宰相一下子有好几个人,天下怎么能治理好!”当时,南朝宋没有固定的“宰相”官职,只要是君主与他商议政事、托付机密事务的人,都是宰相,所以王华有这样的说法。也有担任侍中却不被视为宰相的人;但尚书令、尚书仆射、中书监、中书令、侍中、侍郎、给事中,都是当时的重要官职。

王华与刘湛、王昙首、殷景仁都担任侍中,四人作风干练、气度不凡,是当时的杰出人才。文帝曾与他们在合殿宴饮,非常愉快。宴会结束后,文帝目送他们离开,许久后叹息说:“这四位贤臣,是一代英才,共同掌管要害部门,恐怕后世很难再有这样的人才了!”

黄门侍郎谢弘微与王华等人都被文帝重用,当时号称“五臣”。谢弘微是谢琰的侄孙,他神情端庄、处事审慎,该说话时才说话,在奴婢仆人面前也不随意说笑,因此上上下下的人都像敬重神明一样敬重他。堂叔谢混特别看重他,常说:“谢弘微与人不同却不伤害他人,与人相同却不违背正道,我对他没有任何不满。”

文帝想封王昙首、王华等人爵位,拍着御座说:“我能坐上这个位置,全靠你们兄弟,否则不会有今天。”于是拿出封爵的诏书给他们看。王昙首坚决推辞说:“近日的事情,全靠陛下英明,才抓获罪人。我们怎能借着国家的灾祸谋取个人利益呢!”文帝于是打消了封爵的念头。

此时,北魏皇帝(拓跋焘)下诏询问公卿大臣:“如今要出兵征战,赫连夏、柔然这两个国家,应该先讨伐哪个?”长孙嵩、长孙翰、奚斤都说:“赫连夏是定居的政权,暂时不能造成大患,不如先讨伐柔然。如果能追上他们,可大获全胜;如果追不上,就到阴山狩猎,获取禽兽的皮毛、犄角补充军资。”太常崔浩说:“柔然像飞鸟聚集、野兽奔逃一样,派大军追击却追不上,派轻兵追击又不足以制服敌人。赫连夏的领土不过千里,政治残暴、刑法严苛,被人和神都抛弃,应该先讨伐它。”尚书刘絜、武京侯安原则请求先讨伐北燕。于是北魏皇帝从云中向西巡视到五原,在阴山狩猎,又向东抵达和兜山。秋季八月,返回平城。

文帝下诏派殿中将军吉恒出使北魏。北燕太子冯永去世,北燕王冯跋立次子冯翼为太子。

西秦王乞伏炽磐讨伐河西(北凉),抵达廉川,派遣太子乞伏暮末等率领三万步兵、骑兵进攻西安郡,未能攻克,又进攻番禾郡。河西王沮渠蒙逊派兵抵御,同时派使者游说夏主赫连昌,让他趁西秦空虚袭击枹罕。夏主派遣征南大将军呼卢古率领两万骑兵进攻苑川,车骑大将军韦伐率领三万骑兵进攻南安郡。乞伏炽磐听说后,率军返回。九月,将境内的老弱百姓和牲畜迁移到浇河及莫河仍寒川,留下左丞相乞伏昙达驻守枹罕。韦伐攻克南安郡,抓获西秦秦州刺史翟爽、南安太守李亮。

吐谷浑的握逵等人率领两万多个部落背叛西秦,逃到昂川,归附吐谷浑王慕容慕璝。

这时,发生大旱,蝗虫成灾。

左光禄大夫范泰上奏表说:“妇人有‘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道义,没有自作主张的道理。谢晦的家眷还在宫廷作坊(尚方)服苦役,希望陛下留意。”文帝下诏赦免了她们。

北魏皇帝(拓跋焘)听说夏世祖(赫连勃勃)去世,他的儿子们互相争夺皇位,夏国人心不安,打算趁机讨伐夏国。长孙嵩等人都说:“如果夏国坚守城池,以逸待劳,而柔然可汗大檀听说我们出兵,趁机偷袭我国空虚的后方,这是危险的计策啊。”

崔浩反驳说:“从去年以来,火星两次停留在羽林星附近,还出现‘钩己’(星体运行轨迹弯曲如钩)的天象,占卜的结果是‘秦国(此处指夏国,北魏称其为“秦”)将亡’。今年金木水火土五星同时出现在东方,这是利于向西讨伐的征兆。上天的预兆与人间的形势相呼应,这个机会不能错过。”长孙嵩坚持反对,北魏皇帝大怒,斥责长孙嵩任职期间贪污受贿,命令武士上前殴打羞辱他。

随后,北魏皇帝派司空奚斤率领四万五千人袭击夏国的蒲阪,派宋兵将军周几率领一万人袭击陕城,任命河东太守薛谨为向导。薛谨是薛辨的儿子。

北魏皇帝想让中书博士、平棘人李顺统领前锋部队,征求崔浩的意见。崔浩说:“李顺确实有谋略,但我和他有姻亲关系,深知他为人处事容易见风使舵、反复无常,不能把重任单独交给她。”皇帝于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崔浩和李顺从此产生了矛盾。

冬季十月丁巳日,北魏皇帝从平城出发(亲征夏国)。

西秦左丞相乞伏昙达与夏国将领呼卢古在嵻?山交战,乞伏昙达战败。

十一月,呼卢古、韦伐(夏国将领)率军进攻西秦都城枹罕。西秦王乞伏炽磐迁都到定连(躲避夏军锋芒)。呼卢古攻入枹罕南城,西秦镇京将军赵寿生率领三百名敢死士兵奋力作战,击退了夏军。

呼卢古、韦伐又转攻驻守湟河的西秦沙州刺史出连虔,出连虔派后将军乞伏万年击败了他们。夏军再攻西平郡,抓获西秦安西将军库洛干,活埋了五千多名西秦士兵,掳掠两万多户百姓后撤军。

仇池氐族首领杨兴平请求归附南朝宋。南朝宋梁、南秦二州刺史吉翰派始平太守宠咨进驻武兴。氐王杨产派弟弟杨难当率军抵抗宠咨,宠咨将杨难当击退。

此时,北魏皇帝率军抵达君子津,恰逢天气突然变冷,黄河结冰。戊寅日,皇帝率领两万轻骑兵渡过黄河,突袭夏国都城统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宗门志  洪荒守护者可爱祖巫十三巫祖2  星光交汇时我们并肩前行  综武:开局成为燕十三!  火影:踏上最强之路!  铁血忠魂:扞卫  迷宫里的魔术师  天衍城:星轨织忆录  凤倾天下从蛇灵逆党到女帝  卷王修仙?我选择苟命!  芒种  陵容慎儿互换,杀穿汉宫清宫  做平妻?不,我要你跪下叫长嫂  净玉决  忍界强者,但一直被嬷  真的要扒发小的小熊内裤?  萝太弟弟如妹妹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被嘎腰子前,觉醒诸天模拟器  沦为肉便器:每天都被男人轮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