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北大博士读几年 > 第105章 归墟的坐标(第2页)

第105章 归墟的坐标(第2页)

周砚立刻将三颗蓝矮星的参数输入星槎的引力计算模型。当模型运行到第183秒时,屏幕上突然弹出一个动态坐标,坐标的漂移速度与地球自转完全同步。“是动态坐标。”他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值,“就像在流动的河水里用浮标定位,必须时刻修正地球和恒星的相对运动。”更惊人的是,坐标的误差修正值显示为0.0003弧度,这与石峁玉璋中空管道的倾斜角度完全一致。

卡洛斯的全息投影突然出现,背景是尤卡坦半岛的日出,他手中举着一块刚从石灰岩中敲出的水晶,水晶内部包裹着气泡,气泡的分布形成了与紫星云细丝相同的六边形结构。“玛雅人的‘玉米神之血’其实是水晶里的气泡。”他将水晶对着太阳,折射出的光斑在地面组成“归墟”二字的篆书,“气泡的密度变化周期是260天,正好是玛雅神圣历法的周期,他们用这个记录归墟坐标的变化规律。”

林薇的鱼符突然发烫,她低头看见鱼符表面的鳞纹正在重组,形成一个从未见过的星图——星图中央的漩涡状图案与紫星云的核心结构完全吻合,漩涡边缘标注的七个小点,正是那三颗蓝矮星与北斗七星中四颗星的连线交点。“是导航修正图。”她将鱼符贴近主控台,星图立刻被导入系统,“守契人知道我们会遇到这片星云,所以把修正路线刻在了鱼符里,需要同时用北斗和蓝矮星定位。”

陈景明注意到星槎的龙骨光纹开始呈现螺旋状流转,与石峁祭台石板上的螺旋纹如出一辙。他数着光纹的圈数,正好是27圈——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也与父亲笔记里玉璋螺旋纹的圈数一致。“27是关键数字。”他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的计算公式,“这是守契人计算的‘引潮力共振周期’,当地球、月球、三颗蓝矮星连成直线时,引潮力会在归墟处形成能量漩涡,星槎需要借助这个漩涡才能安全穿出暗物质通道。”

周砚调出星历表,发现下一次五体连线将出现在星槎预计抵达时间的前72小时。“误差不超过15分钟。”他看着屏幕上的倒计时,“守契人不仅计算了坐标,连抵达时机都精确到了小时,这需要掌握太阳系和盾牌座δ星团的长期轨道参数,计算量相当于现在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连续运行十年。”

星槎的通讯系统突然接收到一组微弱的信号,信号源显示为石峁遗址的方向。周砚将信号放大解码,屏幕上出现了石峁祭台的实时画面——考古队员在清理祭台时,发现中央凹槽里的陨石正在发光,陨石表面的气泡排列成与紫星云相同的六边形,每个气泡里都能看到微小的星图,像是把宇宙缩微在了石头里。

“是地面信标。”陈景明看着画面里的陨石,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发掘时,这块陨石的重量总在细微变化,正午时比子夜时重0.3克,“这不是陨石,是守契人埋下的‘地核共振器’,它的质量变化与地核自转周期同步,能向星槎发送地球的实时方位信号,相当于给远航的船发送灯塔坐标。”

林薇的意识突然与星槎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连接,当她闭上眼,能“看见”星槎的能量流正顺着那些合金管道涌向船体各处,在每个节点形成细小的漩涡,这些漩涡的旋转方向与紫星云的螺旋方向完全相反。“是排斥力场。”她睁开眼,黑曜石车辖在掌心微微发烫,“星云里的细丝带有强磁场,星槎正在生成反向磁场,就像同极相斥的磁铁,我们能‘漂’过这片星云。”

周砚立刻检测星槎的磁场强度,发现其变化曲线与璇玑铜盘的转动角度呈完美的正弦函数关系。“璇玑在控制磁场。”他看着屏幕上的函数图像,“每个玉牙对应一个磁场强度档位,转动铜盘就是在调整排斥力的大小,守契人把复杂的磁场控制简化成了类似‘方向盘’的操作。”

卡洛斯传来的水晶气泡分析报告里,藏着更惊人的发现。气泡中包裹的气体成分与星槎推进器喷出的淡蓝色气流完全一致,都是氦-3与某种未知惰性气体的混合物,而这种未知气体的光谱特征,与陈景明在洛阳古墓龟甲上发现的辐射频谱完全吻合。“是‘烛龙’的气息。”卡洛斯的声音带着激动,“玛雅石刻说烛龙‘衔火精以照太阴’,火精就是这种气体,它能在暗物质通道里发光,为星槎指引方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景明突然明白“归墟在左,烛龙为引”的真正含义。他将璇玑铜盘从储物格里取出,翻转到背面,用激光笔照射最内侧的同心圆刻痕。在激光的照射下,刻痕里浮现出一行极小的蝌蚪文,翻译过来是:“左旋三圈,得见烛龙;右旋三圈,归墟自现。”“左旋是调整磁场穿过星云,右旋是启动烛龙气体发光。”他转动铜盘演示,“守契人用最简单的方位词,把生死攸关的操作写进了口诀。”

星槎的温控系统突然显示驾驶舱温度升高了0.5℃,这个微小的变化却让林薇手腕上的鱼符发出了莹光。莹光在舱内投射出一条虚拟的航线,航线的拐点处标注着数字“7”,与北斗七星的数量对应。“是紧急避险路线。”她看着航线图,“如果错过五体连线的时机,星槎可以借助北斗七星的引力弹弓,绕行星云再等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正好是7个地球年。”

周砚在这条紧急航线的参数里发现了熟悉的数字——每个引力弹弓的加速角度都是137.5度,这是黄金角的数值,也是植物茎叶生长的最佳角度。“守契人用自然界的生长规律来设计航线。”他感慨道,“就像向日葵永远朝着太阳,星槎在宇宙中也能循着最省力的‘生长’轨迹前进。”

戈壁的阳光穿过星槎的舷窗,在地面的合金脉络上折射出七彩的光带。这些光带在发射塔周围组成一个巨大的七角星图案,每个角的顶点都对应着一座历史遗迹的经纬度:石峁、良渚、三星堆、玛雅金字塔、复活节岛石像、埃及金字塔、英国巨石阵。“是全球导航网络的节点。”陈景明看着卫星地图上的连线,“这些遗迹的巨石都是磁铁矿,能放大地球磁场信号,星槎在远航中能通过这些节点确认地球的位置。”

林薇突然注意到驾驶舱的穹顶星图上,仙女座M31伴星系的位置多了一个微小的标记。她放大标记,发现那是一个与鱼符形状相同的图案,图案周围标注的数字是“”——正好是守契人活动的年代。“他们去过那里。”她轻声说,黑曜石车辖传来一阵轻微的震颤,“星槎不是第一次远航,守契人在四万八千年前就驾驶它抵达过伴星系,这个标记是他们留下的‘到访证明’。”

周砚将这个发现与石峁陨石的气泡数据比对,发现气泡中某种同位素的半衰期正好对应着四万八千年。“是时间胶囊。”他看着屏幕上的衰变曲线,“陨石里的气泡就像计时器,记录着守契人上次远航的时间,也在告诉我们,星槎的设计寿命至少能支撑两次往返。”

卡洛斯的最后一条信息是一段视频:玛雅竖井坍塌后的岩壁上,露出了被掩盖的壁画。壁画上画着星槎穿过紫色星云的场景,星云里有一条发光的巨蛇,蛇的鳞片数量是28,对应着中国古代的二十八星宿。巨蛇的头部指向一个漩涡状图案,旁边用玛雅数字标注着“13.8”——这是宇宙的年龄,以十亿年为单位。“烛龙就是宇宙本身的引力场。”卡洛斯的声音带着信号中断前的杂音,“守契人说,归墟不在任何具体的地方,而在时间的起点……”

信号中断的瞬间,星槎突然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所有的指示灯都变成了柔和的蓝色,主控屏幕上的紫星云图像开始缓慢旋转,与璇玑铜盘的转动保持同步。林薇感觉到一股暖流从黑曜石车辖涌入体内,顺着血管流遍全身,当暖流到达眉心时,她突然“看见”了四万八千年前的景象:一群穿着兽皮的古人在戈壁上开凿铜矿,他们的手腕上也戴着与鱼符相似的器物,天空中悬浮着与星槎一模一样的船体轮廓。

“他们是在复刻。”陈景明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守契人不是发明者,是传承者。他们在模仿更古老的文明,把宇宙的规律刻进石头、青铜和血脉里,等着有一天我们能看懂。”他指着璇玑铜盘上的“归”字,此刻那字的笔画里浮现出无数细小的星点,组成了人类基因的双螺旋结构,“归墟不仅是空间的终点,也是时间的起点,是我们与宇宙最初连接的地方。”

周砚的控制台弹出最终的航行参数报告。报告显示,星槎的所有系统都已达到最佳状态,暗物质通道的安全系数提升至98.7%,而归墟坐标的定位精度达到了0.001角秒。最下方有一行自动生成的注释:“导航系统与操作员生物特征完全匹配,准备就绪。”

戈壁的风停了,发射塔周围的合金脉络不再延伸,在地面形成了完整的星图。朝阳升到天顶时,星图的中心正好与太阳的位置重合,一道金光从太阳直射向星槎的驾驶舱,穿过穹顶,落在林薇手中的黑曜石车辖上。车辖突然迸发出刺眼的光芒,将“归”字的图案投射到星图中央,与地面的合金脉络融为一体。

“是时候了。”陈景明将璇玑铜盘放回储物格,这一次,铜盘不再震动,安静得像在沉睡,“守契人用四千年等待,不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他们,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人类永远是宇宙的孩子,无论走多远,总有一条路能回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薇深吸一口气,握紧了黑曜石车辖。当她的指尖与车辖上的纹路完全贴合时,星槎的推进器喷出了淡蓝色的气流,这些气流在空中凝成与紫星云相同的六边形,像在编织一道通往宇宙的阶梯。主控屏幕上的倒计时跳到了41天整,紫星云的图像开始变淡,露出背后深邃的星空,归墟的坐标在星图上闪烁着柔和的白光。

她抬头望向穹顶,那些由合金液体凝成的管道正在舱内缓慢流动,像星槎的血管在输送生命。璇玑铜盘的玉牙在储物格里微微发亮,像七颗安静的星,守护着那个刻在时光里的“归”字。林薇忽然觉得,自己不是在驾驶一艘飞船,而是握着一把钥匙,要去打开宇宙留给人类的那扇门——门后或许有未知的危险,但更多的,是守契人用四万八千年的星光照亮的归途。

发射塔的基座传来越来越强的震动,这一次,连戈壁的岩层都在共鸣,仿佛整个地球都在为星槎的启航蓄力。周砚的屏幕上,全球的共振网络节点都在发光,从石峁的陶管到玛雅的水银回路,从复活节岛的石像到埃及的金字塔,它们像一串散布在蓝星上的明珠,用引力和磁场编织成巨大的摇篮,轻轻托举着即将远航的星槎。

陈景明走到舷窗前,看着外面渐渐清晰的星空。北斗七星已经转到了正北方,斗柄直指星槎的航向,像在为老朋友指引道路。他想起年轻时在石峁遗址捡到的一块碎玉,玉上刻着半个“归”字,当时以为是残缺的祭祀符号,此刻才明白,那不是残缺,是等待——等待四千年后的我们,用勇气和智慧,把另一半笔画刻进宇宙的星图里。

林薇的鱼符与璇玑铜盘完全融合的瞬间,星槎终于发出了启航前的最后一声鸣响。这声鸣响穿过戈壁,穿过大气层,穿过太阳系的边界,像一声来自地球的问候,传向遥远的紫星云,传向那片被称为归墟的时空尽头。

倒计时的数字还在跳动,但林薇知道,真正的旅程已经开始。不是从离开地球的那一刻,而是从守契人在青铜器上刻下第一笔“归”字开始,从石峁的玉璋吸收第一缕阳光开始,从玛雅的水晶记录第一组星图开始,从无数个像陈景明这样的人在灯下解读古物开始——这是一场跨越四万年的接力,现在,轮到她握着接力棒,向着归墟的方向,奔跑。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北大博士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小狗乖乖,嘴巴张开  (综漫同人)交易师的游乐园  年少的星星永不坠落  被强制多年后,丑老公他快病死了  哪吒2之魔童闹海  蓝色沙滩上的贝壳+番外  (文野同人)绷带浪费装置的饲养日志/[文野]血族饲养手册+番外  前男友以我之名驱逐全人类后+番外  噬仙劫  失乐园+番外  快穿:绑定了个真大佬+番外  海王宿主成了他们的黑月光  成为影帝后重生,我去选秀出道了+番外  惊!谁家虫崽在蛋壳里啃根须啊  (鬼灭同人)成柱!但上贰是男友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 戒断反应Ⅰ+番外  炮灰觉醒,把冷艳主角训成狗了+番外  (综漫同人)身为禅院少主的我  (犬夜叉同人)[犬夜叉]情迷意乱(桔梗同人)+番外  四合院,开局掘了养老团的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