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姐和孙妹是村里的年轻媳妇,手脚麻利,学东西快,她们早就想找点活干,补贴家用,听到苏青的邀请,立刻就答应了:“苏姐,我们愿意去!你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保证把活做好!”
短短一上午,苏青就找到了8位愿意来帮忙的妇女,加上刘嫂和陈小花,一共10个人。这些妇女各有所长,有的擅长裁剪,有的擅长缝制,有的擅长刺绣,有的擅长锁边、钉扣,正好能形成互补。
回到家后,苏青把陆庭州叫了过来,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和走访的结果。陆庭州听后,非常支持:“青,你这个想法太好了!既能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又能帮村里的妇女们增收,还能为村里做件好事,我全力支持你!你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
“我想把咱们家西厢房收拾出来,作为小作坊。”苏青说,“西厢房面积大,光线也好,适合做活。我们再添置几台缝纫机、裁剪台、熨斗等工具,然后把订单分成不同的工序,让大家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没问题!”陆庭州说,“我今天下午就把西厢房收拾出来,明天去县城买缝纫机和工具。你负责制定分工和工钱标准,咱们尽快把小作坊开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都忙着布置小作坊。陆庭州把西厢房的杂物清理干净,墙面重新刷了一遍,地面铺上了水泥,还搭建了几个简易的裁剪台和工作台;苏青则去县城买了5台缝纫机、2把裁剪剪刀、3个熨斗和一批针线、划粉、软尺等工具;刘嫂和陈小花则帮忙整理面料和衣片,把订单按工序分类整理好。
村里的妇女们也主动过来帮忙,有的帮忙打扫卫生,有的帮忙搬运工具,有的帮忙整理布料,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把小作坊布置好了。西厢房里,5台缝纫机整齐地排列着,裁剪台和工作台上收拾得干干净净,面料和衣片分类摆放整齐,墙上还挂着分工表和工钱标准,看起来既专业又规整。
苏青召集了所有帮忙的妇女,在小作坊里开了一个简单的会议。她首先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然后详细介绍了分工和工钱标准:“李嫂、赵姐,你们以前做过裁剪,负责裁剪衣片,每裁剪一件衣服给1块钱;刘嫂、陈小花、孙妹,你们负责缝制衣身和裙摆,每缝制一件给1.5块钱;张婶,你擅长刺绣,负责衣服的刺绣和花边缝制,简单刺绣5毛钱一件,复杂刺绣1块钱一件,花边缝制2毛钱一尺;王大娘、李姐,你们负责锁边和钉扣,每锁一件衣服的边给3毛钱,每钉一件衣服的纽扣给2毛钱。大家都是按件计工,多劳多得,每月月底结算工钱,大家有没有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意见!”妇女们异口同声地说,脸上满是期待的笑容。
“还有,咱们做的是定制衣服,质量是第一位的。”苏青严肃地说,“每一道工序都要认真负责,不能马虎。裁剪要精准,缝制要细密,刺绣要均匀,锁边要整齐,钉扣要牢固。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不仅要返工,还要扣相应的工钱。大家一定要记住,咱们的招牌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你放心,苏青!我们一定认真做,保证质量!”妇女们纷纷说道。
最后,苏青把订单分给了大家:“现在咱们手里有20笔订单,我已经按工序拆分开了,大家先从这些订单做起,熟悉一下流程。以后有新的订单,我会及时分给大家。如果遇到问题,随时可以问我或者刘嫂、李嫂。”
会议结束后,妇女们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小作坊里顿时热闹起来,缝纫机的“哒哒”声、剪刀的“咔嚓”声、大家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李嫂和赵姐在裁剪台前,小心翼翼地裁剪着衣片,每一刀都精准利落;刘嫂、陈小花和孙妹坐在缝纫机前,熟练地缝制着衣身和裙摆,针脚细密均匀;张婶坐在工作台前,专注地刺绣着,丝线在她的手中飞舞,很快就勾勒出精致的图案;王大娘和李姐则在一旁锁边、钉扣,动作麻利,一丝不苟。
苏青穿梭在大家中间,时不时指导一下,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看到大家都在认真地工作,她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成立小作坊,不仅解决了人手短缺的问题,还为村里的妇女们提供了一个增收的机会。这些妇女们以前只能在家操持家务,没有收入来源,现在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改善家里的生活,她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幸福的笑容。
中午,陆庭州把饭菜送到了小作坊里,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气氛十分融洽。“苏青,跟着你干活真好,不仅能挣钱,还能和大家一起热闹,比在家闷着强多了!”张婶笑着说。
“是啊!”李嫂点点头,“我以前在县城的成衣铺干活,老板苛刻,工钱也低,还受气。现在跟着苏青干,工钱合理,还能照顾孩子,真是太满意了!”
苏青笑着说:“大家满意就好。以后咱们好好干,把生意做大做强,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的定制服务,大家也能挣更多的钱!”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作坊的运转越来越顺畅。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效率大大提高。以前三个人每天只能赶完两到三笔订单,现在十个人分工合作,每天能赶完五到六笔订单,订单再也不会逾期了。而且因为大家都是熟手,手艺好,衣服的质量也有了保证,顾客们都非常满意。
随着人手的增加,苏青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设计和拓展业务。她不断推出新的款式,优化定制流程,还特意制作了一本精美的样品册,里面有各种款式的婚宴装、职业装、亲子装,方便顾客挑选。她还加大了宣传力度,不仅在镇上的集市宣传,还让村里的妇女们帮忙在周边村子宣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她的定制服务,订单也越来越多。
半个月后,小作坊的第一批订单全部按时交付,顾客们对衣服的质量和款式都非常满意,纷纷表示以后还要来定制,还会介绍更多的朋友来。苏青也按时给妇女们结算了工钱,张婶因为刺绣手艺好,做的复杂刺绣多,拿到了20多块钱;李嫂和赵姐负责裁剪,也拿到了18块钱;刘嫂、陈小花、孙妹负责缝制,拿到了15块钱左右;王大娘和李姐负责锁边、钉扣,也拿到了10块钱左右。
拿到工钱的妇女们都非常高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张婶拿着工钱,激动地说:“我这辈子从来没挣过这么多钱!苏青,太谢谢你了!我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地干活!”
李嫂也笑着说:“这18块钱够我给孩子买好几身衣服了!跟着苏青干,真是选对了!”
看着妇女们高兴的样子,苏青的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成立小作坊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不仅解决了自己人手短缺的问题,扩大了生意规模,还帮助村里的妇女们实现了增收,让她们找到了自我价值。这不仅是一份生意,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傍晚时分,苏青站在小作坊门口,看着里面忙碌而有序的身影,心里充满了感慨和自豪。从最初的一个小摊位,到现在的小作坊,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现在带领一群妇女一起创业,她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但她始终相信,只要用心做事,真诚待人,团结大家的力量,就一定能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好。
陆庭州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青,你真了不起。不仅自己能干,还带着村里的妇女们一起挣钱,大家都在夸你呢。”
苏青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继续努力,把小作坊做得更大更强,让更多的人受益。”
月光洒在小作坊的屋顶上,照亮了门前的小路。苏青知道,她的创业之路还很长,未来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她有信心,有家人的支持,有村里妇女们的齐心协力,她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让她的定制生意走向更广阔的未来,让更多的人穿上她设计制作的独一无二的服装,让“个性定制,独一无二”的理念深入人心。而这段因人手短缺而开启的小作坊之路,也将成为她事业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激励着她在创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喜欢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请大家收藏:()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佬你亲妈又黑化了 亡夫他又活了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路人女主吃瓜日常+番外 不要再撩了好吗[娱乐圈]+番外 冥王崽崽三岁半,七个哥哥宠上天 多梦春 不逢春 主播他其实很乖+番外 对黑皮和尚一见钟情后 掌柜的不让打架 云胡不喜(精修版)+番外 (综名著同人)[综名著]小说家如何改变剧情 网恋吗,我有五个人格+番外 穿到破产后死对头氪金养我+番外 我把地球建成了博物馆! 情敌就不能谈恋爱了吗+番外 (综影视同人)HP少年家主+番外 (综影视同人)【士兵突击同人】星际来客士兵突击同人 不可以欺负甄甄+番外 暗曜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