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四合院风水宝地 > 第1章 时光流转(第1页)

第1章 时光流转(第1页)

时光悄然流转,从1971年的元旦到1972年的元旦,

好像没什么感觉,一整年就这么溜溜过去了。

北京的清晨还带着扎骨头的凛冽寒意,

长安街上的路灯在薄得像纱的雾里依旧泛着昏黄的光,打远处瞅着,朦朦胧胧的。

南锣鼓巷的灰墙黛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墙根儿底下还积着昨儿没化透的雪碴子。

这条跟元大都同期建成的古巷,这会儿仍保持着“鱼骨状”的胡同肌理。

东西两侧的炒豆胡同、帽儿胡同、雨儿胡同整齐排列,

青砖铺就的主街被行人踩得油光锃亮,尤其下雨天过后,能映出人影儿来。

胡同深处的四合院里,屋檐下还挂着去年的干玉米,黄澄澄的一串儿,风一吹晃悠着。

只是正房山墙上新刷的“破四旧,立四新”红色标语墨迹还没干,

红得扎眼,把除四旧运动的余波妥妥地带进了寻常院落。

巷子口那棵老槐树旁,住了三代人的李大爷正借着晨光核对粮本,

老花镜滑到鼻尖儿上,他时不时用手指头往上推推。

“得嘞,我再数一遍,别错了数儿!”他嘴里念叨着,

“全家五口人,我和老伴儿各28斤,上初中的小儿子29斤,

大儿媳妇李秀英作为成年家属也是28斤,两个年幼的孙女分别是15斤和8.5斤。”

他一边说一边用铅笔在纸上画道道,“每月合计126.5斤定量粮票,

其中近三成是玉米面、高粱米,这细粮可得省着吃。”

秀英蹲在一旁仔细补袜子,针脚密得跟鱼鳞似的,把磨破的袜底缝了又缝,

手指头被针扎了好几下,她只是把手指放嘴里吮吮,接着缝。

“您瞅这袜子,再补补还能穿阵子,扔了怪可惜的。”

她抬头冲李大爷笑了笑,眼角带着细纹。

其实三年前街道组织青年下乡时,刚满20岁的她也在动员名单里。

但当时大女儿才1岁多,怀里的小女儿还在襁褓中,哭起来嗓门儿大得很,

丈夫又已报名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家里实在离不开人。

居委会核查后,按“已婚且需抚养两名学龄前子女,符合留城照顾家庭”的政策,

给她办了留城手续。

也正因如此,她更觉得要把家里照料得妥妥帖帖的。

五口人的衣服全靠她打理,每人每月2尺4的布票得精打细算,

手指都快把布票摩挲出毛边儿了。

“大闺女的棉袄明年改改,给小闺女穿正合适,省得再用布票。”

她心里打着小算盘。

元旦能凭肉票割上半斤五花肉包饺子,秀英提前两天就发好了面,面发得暄腾腾的。

两个孩子围着灶台转,小闺女拽着她的衣角,仰着小脸儿问:

“妈,我爸啥时候回来呀?我还没见过我爸呢。”

大闺女也在一旁搭腔:“是呀妈,我爸啥时候嫩回来?”

孩子的父亲,李大爷的大儿子,三年前就奔赴边疆了。

每月能领32斤口粮,寄回的家书里总说“粗粮管够,

就是想你们娘仨,夜里做梦都能梦着孩子笑”。

秀英每次读信都背着孩子抹眼泪,眼泪啪嗒啪嗒掉在信纸上,把字都洇开了。

斜对门黑芝麻胡同的李教授家却格外安静,静得能听见老鼠打架的声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回2000年白手起家!  我在恑神游戏剃魂问心  重生后,男人多的是  轻轻一钓,纯情糙汉别太红温了  亮剑:李云龙有九营九连九排  星河探迹1:尼比鲁往事  黎明前夜的梦  五行杂灵根:开局被大师姐捡回宗门  重生92之购买认购证  下嫁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兄弟妻可欺  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  港片:逼大嫂拍船戏,我当男一号  百妖物语  神珠缘  混沌重开,魔猿之大圣归来  穿越之异空飘零  你要勇敢的往前走  避风港  玄门第一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