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必隆上台,推行国有化政策,军方订单锐减。
1953年他的汽车公司破产。
阿根廷当年国内汽车市场狭小,只有雷顿汽车因为获得菲亚特汽车的生产线活了下来。
到60年代后才逐步发展起来了迪特里亚汽车,圣马丁汽车等多家汽车公司。
保利斯特汽车生不逢时,好在保利斯特公司并没有完全破产,仍然有在军工行业活动,将总部迁移到圣马丁市后与新科恩重工等多家公司签订代工协议,生产坦克变速箱和航空部件。
逐步发展为一家营业额超过300万美金的军工防务代工企业。
1958年卡洛斯重新进入汽车行业,成为雷顿汽车的科尔多瓦省代理商,凭借旧日人脉迅速打开市场。
后又凭借代工厂发展汽车零部件业务,与雷诺、菲亚特,奥迪,圣马丁等多家汽车公司建立合作。
但卡洛斯到去年已经68岁,只能交班给二代。
卡洛斯将汽车零部件业务交给长子米格尔·保利斯特,家族工业火种得以延续。
米格尔引入联邦德国机床设备,提升精密加工能力,
军工部门由次子埃斯特万·保利斯特管理,继续为阿根廷陆军提供装甲车传动系统,并与新科恩重工合作开发轻型战术车辆。
科尔多瓦城外的地主家族势力分崩瓦解,龟缩城内,旧贵族影响力归零。
自此,科尔多瓦省彻底成为统一民族党支持率最高的省份之一。
克罗斯·哈苏恩,原圣马丁市市长,凭借在地方治理中推动工业发展的政绩,被科恩内阁提拔为科尔多瓦省第二任高官。
这位工业高官,对建立科尔多瓦省国营体系十分出力。
比起第一任高官还是老人,第二任的克罗初步完成了科尔多瓦省的完全整合。
科尔多瓦省的国营工业发展也非常迅速,减少对布省和拉潘帕省的资源依赖。
科尔多瓦电力公司,科尔多瓦电子厂,科尔多瓦农机厂,科尔多瓦石油化工厂,科尔多瓦仪器厂,科尔多瓦钢铁联合体等多家公司迅速崛起。
国营工厂吸纳了失业人口,失业率降至全国最低,大量工程师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迁往科尔多瓦。
促成全国工业分散化趋势。
去掉了贵族的枷锁后,科尔多瓦省重新选拔任用人才,工业发展走上正轨,内阁也逐渐投放资源,希望科尔多瓦省能构成一个新的大三角。
圣菲省则是与雷里奥斯省,科连斯特省组成另一个经济大三角。
查科省,萨尔塔省和图库曼省组成经济大三角。
圣马丁市阿米尔家族的崛起,也堪称传奇。
1950年2月,32岁的叙利亚移民卡西姆·阿米尔带着妻子和12岁的儿子埃米利奥,提着仅有的行李,一个装满修车工具的木箱,在布城博卡区的铁皮屋安家。
军政府推翻必隆政权的那天,卡西姆冒险出门,在宵禁中救回一台被暴徒砸坏的哈雷摩托。
他用三周时间将其修复,并改装成阿根廷特别版——加固车架以适应乡村土路,加长座椅方便载货。
修好后卖给一名军队上校,发了一笔小财,从此交了好运,改装车订单接连而来,成了布城摩托车改装行业小有名气的改装商。
赚到钱的卡西姆租了一个修车铺,并成立了自己的维修厂,后来赚到了一大笔资金。
一封死亡威胁信让阿米尔家连夜坐火车前往机械工业更发达的布兰卡市,那里还有全阿根廷最宽容的移民社区。
当时的布城非常混乱,大量的人逃离首都,躲避战乱。
卡西姆的朋友告诉他,布兰卡市拥有最完善的摩托车供应链,每天光是废弃的牛皮足够做一万个摩托车座椅。
新移民建立的精密零件厂环绕港口,形成了南美洲最完善的摩托车供应链。
经过多年筹备,阿米尔父子在布兰卡市郊建起300平米的厂房,因为造摩托成本太高,所以阿米尔先造起自行车,发展成了布兰卡市小有名气的自行车厂商。
埃米利奥顺利考入圣马丁大学,学习机械设计专业。
埃米利奥继承家业后,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将业务从自行车拓展到了轻型摩托车,进入摩托车生产工业,并在圣马丁市建立第二个摩托车工厂,而后整个家族搬到了圣马丁市。
最近2年是阿米尔家族发展最快的时间,底格里斯摩托车是阿根廷最畅销的摩托车品牌之一。
阿米尔摩托车工厂新开发的一款排量125cc的经济型摩托车,售价大约在阿根廷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是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摩托车。
这款125cc的轻型摩托可以灵活地穿梭在圣马丁市的窄巷中,后座绑着的两袋面粉纹丝不动,载2个大人也完全没有问题。
阿米尔首款摩托车累计销量已突破30万辆,成为阿根廷中部地区最大的摩托车大王,并开始出口乌拉圭、巴拉圭和智利。
阿米尔摩托车与扎内拉摩托车,兰卡摩托车,菲利普摩托车,卡尔斯摩托车,特莫诺玛摩托车,雷顿摩托车进行竞争。
(本章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这个武圣超有素质 狂帝归来 综艺我为王 不想当大将的我选择佛系(宸庭) 异种龙神 特种兵:我可以融合历史牛人升级 我在名侦探世界打酱油 都市镇国天医 网络创世神:开局遭遇背叛 我的姐姐是玖辛奈 都市打脸狂人 私密曝光:我竟有五个美女姨妈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我会敲奇观 我给功法贴词条 大明最后一个忠臣 高校之洛清宁 女总裁的绝世战神 我的召唤物很奇怪 赘婿天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