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北宋“救灾暖男”!水灾中救3800名弃婴,靠一张“法律券”解收养顾虑
叶梦得(号石林)在颍昌任职时,正赶上水灾,京西地区受灾尤其严重。从唐州、邓州逃过来的灾民中,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叶梦得立刻下令,把常平仓里储存的粮食全拿出来赈灾,可还有个难题解决不了——到处都是被遗弃的婴儿,没法一个个照顾。
有一天,他问身边的人:“民间没孩子的人家,为啥不收养这些弃婴呢?”手下人回答:“怕孩子长大以后,亲生父母找过来认亲,到时候说不清道不明。”叶梦得立刻去查法律条文,发现有条规定:凡是在灾荒中被遗弃的婴儿,亲生父母不能再要回去。(边批:制定这条法律的人,考虑得真长远!)
他灵机一动,印制了几千张“空白凭证”,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这条法律规定,然后把这些凭证发给城里城外的“保伍”(古代基层管理组织,类似现在的社区居委会)。只要有家庭收养弃婴,就让他们自己说明孩子是从哪捡来的,然后填写凭证交给收养家庭,官府再登记造册,记录下收养信息。
就靠这张“法律保障券”,大家没了“认亲纠纷”的顾虑,纷纷收养弃婴,最后一共救活了3800个孩子。
【管理智慧】
不只会放粮赈灾,更懂“解顾虑”才是救弃婴的关键
很多官员救灾,只想着“给粮食、搭棚子”,可叶梦得却看到了“弃婴难救”的核心矛盾——不是没人愿意养,而是怕养了以后有麻烦。他没搞“强制收养”,也没靠“道德劝说”,而是用“法律条文+凭证备案”的方式,给收养家庭吃了颗“定心丸”,既让孩子有了家,又没给百姓添负担,这才是真正“懂民生”的救灾。
一、核心逻辑:破解“灾荒弃婴难救”,别只靠“硬帮”,要“解顾虑+给保障”
叶梦得能救这么多弃婴,关键是抓住了“收养者怕纠纷”的痛点,用两个办法解决问题:
找法律依据:不是自己拍板“认亲无效”,而是查现成的法律条文,让“不能认亲”有法可依,不是官府的“临时规定”;
发凭证备案:给收养家庭发写有法条的凭证,还官府登记,既让收养家庭有“书面保障”,又方便后续管理,避免出现“同个孩子被多户收养”的混乱。
这就像现在社区组织“流浪动物领养”,不是只让大家抱走就完事,而是签“领养协议”,明确“领养后不能遗弃、定期反馈情况”,既让领养人有责任意识,又给动物多一层保障。
二、核心启示:遇“想帮却有顾虑”的民生问题,别只靠“呼吁”,要“找依据+给凭证”
叶梦得的思路放到现在也超实用,比如这些场景:
社区流浪动物领养:社区里有很多流浪猫流浪狗,没人敢领养怕“后续麻烦”。可以像叶梦得那样,查《动物防疫法》等相关规定,制定“领养协议”,明确“领养人需给动物打疫苗、做绝育,不得遗弃”,再给领养家庭发“领养证书”,社区登记备案——既让领养人有保障,又能规范领养行为;
乡村留守儿童托管:村里很多留守儿童没人管,可村民怕“管出问题被追责”不敢帮忙。可以由村委会出面,查《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托管协议”,明确“托管人负责孩子的日常安全,教育问题由学校负责”,再给托管家庭发“托管证明”,政府给点补贴——既让托管人没顾虑,又能解决孩子没人管的问题;
旧物捐赠怕纠纷:大家想捐旧衣服、旧家具,可怕“捐出去后被说‘东西不好’”或“被冒领”。可以由公益组织制定“捐赠登记表”,明确“捐赠物为自愿无偿捐赠,品相如实说明”,给捐赠人发“捐赠证书”,再公示捐赠去向——既让捐赠人放心,又能保证捐赠透明。
简单说就是:“想让大家参与公益、帮忙解决民生问题,光靠‘道德绑架’或‘口头呼吁’没用。得找到‘法律依据’让大家有底气,给‘书面凭证’让大家没顾虑,这样才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
【原文】叶梦得
叶石林梦得在颍昌,岁值水灾,京西尤甚,浮殍自唐、邓入境,不可胜计,令尽发常平所储以赈。唯遗弃小儿,无由得之。一日询左右曰:“民间无子者,何不收畜?”曰:“患既长或来识认。”叶阅法例:凡伤灾遗弃小儿,父母不得复取。边批:作法者其虑远矣。遂作空券数千,具载本法,即给内外厢界保伍。凡得儿者,皆使自明所从来,书券给之,官为籍记,凡全活三千八百人。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智囊里的管理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鲁智深现代行侠记 与春同归去 穿越到修仙世界,要怎么办 挣钱一本通 【COD乙向】阴影之下 综影视:各世界观看少白与少歌 问道录:趋吉避凶谋长生 斗罗:开局截胡唐三 从现在起,我将暂停世界一分钟 顾先生,请牵好我的手 顶级名利场!太子爷甘做我裙下臣 沧海覆云歌 斗罗:帝血弑天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离婚当天,霸道总裁跪求我复婚 恶毒皇后沦陷记 队长你宝贝老婆又靠画画破案了 真心悖论(父女) 民国丶从上尉连长到特级上将 山海有灵:玄鸟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