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年代太久了,太偏了……
众人目光纷纷投向东宫,这两日东宫在国子监学生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很好,也没人真想在这处为难东宫,但这句问出,勿说东宫,很多人都下不来台。
顿时,翠园中又安静了,崔平周也一头冷汗冒起,没料得这处,正想着是否要替东宫解围,却见一侧,太傅神色平静,并无太多波澜。
涟卿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像脑海中早前就有印象一般,待得园中哗然过后,她大方开口,信手拈来,“宴书臣宴相的《临沂手记》成书于宴相晚年,宴相历经过两朝变革,他的政见在前后有明显改变,这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忽然间,翠园中鸦雀无声。
不仅是国子监中的学生,就连一侧列席的大儒和学者都诧异看她。
这次是临时提问,不可能透露,而且是张口就道,没有思考时间,也全然不像背诵……
早前一直以为东宫为闺阁女子,所知甚少,日后登基,恐怕也是朝中官员一力庇护,但眼下,在翠园中都是男子,她的声音娓娓道来,不需高昂,却掷地有声。
不急不缓,徐徐道来,是心中有成竹,所以不会被当下鸦雀无声的场景左右。
很多人都愣住看她。
刘凝予眼睛都直了,想起昨晚东宫与太傅在一处说起粮仓改制和粮马道改道一事时,好像就是如此。
崔祭酒和傅司业眸间都是诧异,从来不在朝中说话,也轻易不会开口的东宫,忽然开口,确实惊讶到了众人。
姜家原本就是有名的书香门第,旁人听得是热闹,他却听得仔细。
褚石晓环臂,认真打量着眼前的东宫,早前他听到的东宫,仿佛和眼下听到的判若两人。
信良君没有移开目光,一直皱眉看着她。
旁人更是屏住呼吸,像是怕错过了东宫口中旁的话。
只有岑远低着头,耳畔是她的声音,脑海里都是早前。
——我们家小祖宗,没别的什么爱好,就喜欢就看书,什么书都看,博览群书,要不怎么怼人这么厉害?
涟恒的话还似历历在目,他也想起问过她,“永建(涟恒字)说你喜欢看书,为什么喜欢看书?”
她慢悠悠道,“因为有趣的人不多,但有趣的书多,看书比看人有趣。”
他轻笑,“有意思。”
她看他。
他看了看她手中的书,“《临沂手记》,你在看宴书臣的书?他的书很早了……”
他那时起就觉得她特别。
她温声道,“早也无妨,宴书臣的书,自成一派,我看了他许多书。读书是与前人的交流,虽然前人已经作古,但依然可以神交,多好。”
他笑开。
……
他收起思绪,她还在说起宴书臣的《临沂手记》,他一点都不意外。
他能教授她功课,原本就是因为她好学,也好奇,看过的书册很多,许多事情一点就通,也很快就会融会贯通。
她原本就不输给这里的任何一个人。
而再看当下,就算她是女子,却也是这里最瞩目,最耀眼的一个。
明明今日是论道的预演,但谁都没想到真正未曾显山露水的人是东宫。
与他而言,却无可非议是她!
翠园当中一直很安静,从最初的错愕惊讶,到越渐认真听着,宋佑嘉都听得瞠目结舌。
这……
早两日参与探讨过的国子监中学生和官吏,都不由想起自己在东宫面前滔滔不绝时,东宫一直都耐性听着,亲和,也有赞许;但真正到了今日,才知晓东宫是低调谦逊,大有东宫气度。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直到她说完,翠园中许多人都未反应过来,还是寂静一片。
但很快,就有国子监的学生带头称妙。
紧接着,叫好的人越来越多。
并非阿谀奉承,今日在翠园中,也无需阿谀奉承。
近在眼前的就是大儒和学者,也都听得清楚,东宫口中并非只有这本《临沂手记》,而是由这本手记,一连带出了八.九本古籍,旁征博引,丝丝入扣,读书之事,从来都不是临时抱佛脚。
东宫,应当是个极其好学,且极有学识和天赋的人,还是这个年纪……
这些都是大儒,学者,和国子监的学生心中所想。
但也有朝中官吏敏锐得捕捉到了更重要的端倪——东宫在朝中的威望,应当要从这里开始了,从国子监的学生处,国中的大儒,学者处,从国子监论道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成男主的作精二嫂 女扮男装后我在衙门当差 奉君书 让你制作模型,你造航母是什么鬼 我居然是逃生游戏的隐藏BUG 绝世生香叶秋白冰张莉莉 楚天舒乔诗媛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替嫁美人 岁晚 她的4.3亿年 病弱夫妻互演日常/继母她有两副面孔 反撩[电竞] 重生七零:带着亿万物资当知青 重生后嫁给废太子 绝世生香狐颜乱语 算不出流年(颜色) 上错花轿 江湖里有坑 玄学系顶流 永恒新书上门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