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出一孔。
把精英们都赶去读书了。
这样一来。
哪怕读书读不出来。
也只能“百无一用是书生”。
很难对皇权有什么威胁。
但要是这汉人的精英都去练习砍人。
在皇帝这里得不到重用。
保不齐这帮猛人就要另起炉灶了。
现在乾隆一下子放出一个省的官位。
那趋之若鹜的人怕是如过江之鲫...
“那便好,这寻常一个知县捐官,价钱是六千八百两银子,这一次朕把整个县的官都拿出来卖,还给全权,一个县收个三万两银子,价格可公道?”
明白了...
孙士毅心中一叹。
乾隆皇帝肯定是觉得浙江、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这些地方都保不住了。
所以打算把这些省的官都卖出去。
这大清朝买官卖官都是正常操作。
说起来。
这捐纳入官,还是大清祖制。
这个头就是大清的圣祖,康熙康麻子皇帝开的。
三藩之乱之时。
国库空虚。
康熙就下旨。
符合条件的可以通过捐纳成为知县、州同等低品级官员。
所谓符合条件,当然是有一定要求的。
首先是要身世清白,否则把这官位卖给了吴三桂的岂不是成了笑话了。
其次还要有在仕官员的保举。
也就是家世清白、有人保举,就可以光荣的向大清朝廷捐纳一笔银子,然后就能成为为大清皇上服务的大清的官儿了。
康熙朝的时候,这捐纳的官含金量还不高,而且大多只能捐八品、九品的小官。
雍正朝的时候。
买官卖官倒是收敛了一些。
可能是在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的雍正皇帝——可能仅次于朱元璋。
雍正可是给乾隆留下了一个非常厚实的家底。
不过乾隆是个挥霍的性格。
下江南,修园林,还接连有战争消耗。
到了现在。
清朝的国库早就没有当初乾隆继位时候那般厚实了。
所以在乾隆朝中后期。
清朝就开始逐步放宽了捐纳的范围。
文官最多可捐纳到京官正五品的郎中、地方官正四品的道员。
武官则是从把总以上,到游击,都可以捐纳。
甚至到了乾隆朝后期。
这买官卖官都形成了制度了。
由贡、监生捐郎中九千六百两,捐员外郎八千两,捐主事四千六百二十两,捐刑部司狱、兵马司吏目三百六十两,满人捐七、八、九品笔帖式四百八十两;
由贡、监生捐道员一万六千四百两,捐知府一万三千二百两,捐盐运司运同一万二千两,捐知县四千六百二十两,其余从九品、未入流,仅一百八十两。
所以卖官筹钱,都是乾隆的传统艺能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炙婚久骄 我高手下山专打气运之子 我靠答题在修真界卷成神 全网爆红!团宠小人参三岁半 我被困五载,出关当镇压一切敌! 秦皇汉武在历史直播间抢答 渣夫宠妹灭妻?重生后我嘎了他! 短线搏杀 夺皇权!持天令!倾城嫡女杀疯了 仙界杂货店 乘风破浪的郡马爷 凡女修仙录 千禧大导演 医道仙帝 青莲仙主 狂医出山 国运:让你答题,你开局震惊全球 我的赶山日常,开局遇到狐狸娶亲 消失六年归来,真千金有亿点马甲 硬撩!强宠!被京圈大佬掐腰诱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