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白对于《神之墓》的整个项目都是消极怠工的状态。
这体现在《神之墓》的每一环节。
电影初期就不说了,电影后面要上映的时候,银河传媒和院线那边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去进行谈判,这导致上映首日场次有限。场次数量同电影投资规模极不相称。结果是,很多地方的电影院接到了大量电话和留言,观众们纷纷要求增加《神之墓》的上映场次。
——这也是属于束裕和卢岳只买到一张票的另一个客观原因。
这件事对于影院老板有点似曾相识。
“记得上一次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在……”影院老板和员工聊天时反应过来:“虽然导演不一样,但都是银河传媒出品的电影?”
员工回答:“是的,您没有记错。银河传媒出品的电影经常有观众要求增加场次。”
这让影院老板感到非常惊讶:“看来,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导演和演员来安排电影场次了,还需要考虑到出品方和制作人的因素。”接着那个老板抱怨道:“说到底银河传媒那边为啥不和这边好好谈一谈啊,结果导致我们都不知道要增加院线数量。”
员工:“银河传媒总是喜欢走不寻常的路,可能和这点有关吧。”
影院老板灵机一动:“莫非他们是故意的?意思就是,以后看到我们银河传媒出品的电影,甭管我们和你谈不谈,都得给我们把院线排满?”
员工:“这种可能性也有……”
因为顾白的行为,与银河传媒沾边的各方人士开始了无限遐想。
顾白这个银河传媒老总,在坊间的奇异传言也越来越多。
03.
遵循顾白的指示,《神之墓》没有邀请大牌演员加盟,而是选择了一批新人或者是不太出名的边缘演员。这些演员的优点在于他们的演技出众,外貌也非常贴合角色。
银河传媒的人都知道他们的老板更看中演员的演技和角色的契合度,而不是演员的知名度。这一点被所有导演都喜欢。
有时候,即使大牌演员的演技无懈可击,但由于观众对他们过于熟悉,很容易出戏,从而电影的世界中抽离出来。但是大牌演员的票房保证通常让制片方愿意忽视这一点。
《神之墓》不存在这个问题。
所有的角色都由演技精湛生面孔饰演,他们的演绎让角色变得栩栩如生,让观众深入电影的世界,能够更容易体验到每个人情感的起伏和每一段剧情的波动。这一点对于恐怖片来说非常重要。
这也是《神之墓》成功的原因之一。
04.
银河传媒的招牌虽然硬,但也不是时时刻刻有人盯着看他们官方信息。
这也是一些已经非常出名品牌还在坚持打广告的原因——他们必须一直保证曝光量才行。
结果因为各式各样的‘意外情况’,《神之墓》在全面上映前,知名度并不低。
在这种情况下,被顾白压着不进行官方宣传,反倒被视为一种饥饿营销。
居然还专门有人写文章分析银河传媒这波的饥饿营销的……顾白看的非常发愁。
首映式到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炮灰媳妇的人生(快穿) 贵女种田签到日常 村花在自我攻略[七零] 从被解除婚约那天开始 乒乓球之直拍网红崛起 [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八零年代大院养女 穿越农家成名厨 开局一条鲲 穿进无限游戏孕育邪神 当男配觉醒后[快穿] 重生80年代当神医 在年代文里吃瓜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 全家大佬我养老 八零之珠光宝气 大清重组家庭 七零之炮灰首富早夭的小女儿回来了 美女大小姐的神医高手 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