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慢着。&rdo;苏翎叫住祝浩。说道:&ldo;你运回来地银子可曾清点?&rdo;
&ldo;没有确切数目,除了各营发下地饷银,大约还剩一百一十万左右。&rdo;祝浩答道。
&ldo;银子都交给胡显成。你去提十万两,到了义州,先给姜弘立一万两,剩下的,拿去买地。凡是已经有人耕种的地,都买过来。总之你要筹够这一万户人家的田。&rdo;&ldo;是。&rdo;祝浩答道。
苏翎看了看祝浩,还是有些不放心,便又叮嘱到:&ldo;你胆子放大些。明白么?若是有人拦阻,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办。&rdo;
&ldo;是,将军放心。属下一定办好。&rdo;祝浩说道。
跟着苏翎这些日子,祝浩当然明白苏翎的意思。至于到底给多少银子买地,那可都是祝浩说了算。朝鲜人若是听话,也就罢了。若是不从,难免会有建奴奸细的消息传出来。
&ldo;胡显成,&rdo;苏翎转身对着胡显成说道:&ldo;这些银子以后都有你调度。眼下你先想想该如何给咱们那些官兵们发赏银。这个全交给你了。&rdo;
&ldo;大哥,放心。我会办好的。&rdo;胡显成答道。
赵毅成问道:&ldo;大哥,那剩下的都留在镇江堡?&rdo;
&ldo;对,&rdo;苏翎说道,&ldo;胡显成,你再调一些管事过来。将这些剩下地百姓都安置在镇江堡四周。也按每户人家五十亩计。&rdo;
赵毅成又问:&ldo;大哥,这儿可没那么多地分。&rdo;
&ldo;怎么,镇江堡附近就没有逃走的大户人家?&rdo;苏翎笑着问道。
&ldo;有,可也没这么多。&rdo;
&ldo;那就让他们自己垦荒。&rdo;苏翎说道。&ldo;那些无主的地,就直接分了,只要能垦荒的地方,都重新设立村寨。另外,你让陶安峰那队人也别闲着,该动手就利索些。&rdo;
&ldo;明白了。&rdo;赵毅成笑着说道。
这两者区别,或许便就是一明一暗,就差没直接抢了。但这种事,以往也做得不少,交给陶安峰,自是不用多操心。
&ldo;祝浩,那些工匠可都到了?&rdo;苏翎问。
&ldo;都到了,一共是六千七百八十五人。&rdo;
&ldo;好,这些人都留在镇江堡。&rdo;苏翎说道。
祝浩随即又补充说道:&ldo;将军,若是算上家眷,可有近两万人。&rdo;
胡显成接口道:&ldo;大哥,这镇江堡可住不下。&rdo;
&ldo;住不下?&rdo;苏翎皱着眉头,走了几步,说道:&ldo;看来这镇江城小了点。&rdo;
&ldo;重新筑城?&rdo;赵毅成问道。
&ldo;新城?&rdo;苏翎动了动眉头,说道:&ldo;也好。咱们就筑一个比辽阳还大的城。&rdo;
&ldo;那得要多少人手?&rdo;冯伯灵可对镇江堡熟悉,辽阳他也去过,这么大的城,可得要多少人,花多少日子才能修得起?
苏翎笑着说道:&ldo;咱们这回,换个法子,先修城里的房屋,最后闲下来再筑城墙。&rdo;
&ldo;这样?&rdo;冯伯灵不解,&ldo;那跟不修有什么两样?&rdo;
苏翎摇摇头,有些想法,冯伯灵很难短时间内明白。
&ldo;先给这些工匠们划出一块地方,就按各自的行业分。房屋的分派,按太平哨城地办法去做。以后咱们的兵器、火炮,可都指望这些人了。&rdo;苏翎说道。
胡显成对这些事比较内行,接口说道:&ldo;兵器、铠甲算是一部分,火器又要单独立一个作坊,还有木匠,漆匠等等,这可也算一个小城了。&rdo;
苏翎说道:&ldo;这下,千山堡内的工匠们,可以迁出来了。就由他们管带这些新来的工匠。一切都按千山堡的规矩来。&rdo;
&ldo;那筑城呢?&rdo;冯伯灵还在问。
苏翎笑着说道:&ldo;眼下只要春耕还能补得及,只要一个月后,这数万人难道不是人手?&rdo;
&ldo;可粮食够吃一个月么?再说还要种子粮?&rdo;冯伯灵总算开始关心起这一向都不曾想过地农事来。
第一卷辽东轶事‐第四卷铁骑夺金地四十五章商贸统筹
粮食,始终是辽东的一大要害。
不论是大明朝的辽东都司,还是崛起于群山之中的努尔哈赤,年年因此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只不过大明朝是以南补北,为此曾留下一路疤痕;而努尔哈赤,选择的是最简单的方法---&ldo;抢&rdo;。
战争是解决所有问题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每年开春,努尔哈赤便开始四处掳掠,这个时候,正是春粮正缺的季节,抢回来的粮食不仅能填补空缺,那些被抢回来的人、畜,还是扩大农耕的劳力基础。再有便是秋收之时,那可是比耕种一年要简单得多。大明朝与后金努尔哈赤最初的纠纷,也便是相互指责对方越境耕种土地,进而演变成相互劫杀对方耕田的百姓。当然这最后,还是努尔哈赤占了便宜。
人家努尔哈赤抢了的都归了自家人,整个后金的土地、财产,都是属于努尔哈赤及其儿子、亲戚们。而大明朝戍守边墙的官兵,除了命是自己的,可什么都捞不到,还得为此遭受惩罚。这攻守之势,便呈一边倒的趋势,当然此时这风向可又转了回去。
不过,此时苏翎意外获得这数万的人口之后,按理说实力大增,若是都按千山堡那般模处置下来,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人口、土地,还有兵马、钱粮,再就是那些工匠们,这些足以使苏翎带着众位兄弟们,屹立在辽东鸭绿江畔。不仅大明朝此时无力左右苏翎,就连一江之隔的朝鲜,也无法阻止苏翎的步步紧逼。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之我是超级机器人 棕色瞳孔基因 荒岛阴谋 铁匠传奇之三国穿越 反恐六处 回到1939之海狼 替身而已 超欢乐进化 超速进化 鬼藏人 使命对抗 无限进化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慰安妇屈辱史:旗袍 武宗逸史 都市战神归来 戏天宝 英伦女谍 阴丹士林 汉朝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