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比《新青年》更迅速、刊期短,与现实更直接的刊物,陈独秀、李大钊
议创《每周评论》。
1918年11月27日,陈独秀、李大钊和张申府、高一涵、高承元、胡
适等在北大文科学长室开会,讨论创办《每周评论》问题,会上公推陈独秀
负书记及编辑之责,编辑所设在北大新楼文科学长办公室内。
12月22日,《每周评论》创刊,它的内容有:国外大事述评、国内大
事述评、社论、文艺时评、随感录、新文艺、国内劳动状况、通信、评论之
评论、读者言论、新刊批评和选论等12个专栏。《每周评论》完全是个针砭
时政的战斗性刊物,与《新青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协同作战。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在《新青年》和《每周评论》上公开亮出文
学革命的大旗,又把文学革命与政治革命联系起来,明确地提出&ldo;三大主义&rdo;
的革命口号,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
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封建国粹派由恐惧慌乱,变为疯
狂的咒骂和反对,以林纾为代表的&ldo;桐城派&rdo;、以刘师培为代表的&ldo;文选派&rdo;
最为猖獗。于是,钱玄同托名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一篇反对文学革命、
为封建文学辩护的《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刘半农以记者名义写了一篇
《复王敬轩书》。通过这出&ldo;双簧戏&rdo;对复古思想、以及对文学革命的各种
非议,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抨击,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1919年1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对
3年来所作的宣传,做了总结,从根本上反击了顽固派的进攻。林纾终于按
捺不住,跳了出来,进行疯狂的反扑,于是,同顽固派短兵相接的战斗,便
在《每周评论》上进行。
新旧斗争愈演愈烈,封建官吏出场了。安福国会议员张元奇赴教育部
要求取缔《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否则国会将提出弹劾教育总长案,
弹劾蔡元培,而尤集矢于陈独秀。
陈独秀面对守旧派的诬蔑和军阀政府的威胁,毫不畏惧,特辑了全国14
家报纸上的27篇支持新派的文章,以《特别附录:对于新旧思潮之舆论》
为标题,刊登在《每周评论》上。这14家大报的言论,不仅是对林纾进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隋亡唐兴七十年 孙殿英和他的三姨太 诡异,从被看见开始 海豹神兵 诡秘的特种部队 天才锁匠 玩命 精忠吕布 光晕2:洪魔 诸天万界夺宝录 深井密码 人骨冰 毒 玄幻:我,古代怪胎!开局秒圣子万青 超神感应 无限之召唤师传奇 终极神则 712之血色蔷薇 法海与许仙 尼米兹 军人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