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华娱,我的老婆我自己捧 > 588 余握管至此几于一字一泪求订阅(第4页)

588 余握管至此几于一字一泪求订阅(第4页)

如果政府减轻赋税或不征收赋税,那么就不会有人造反了?

答案是否定的。

连年的特大旱灾,粮食没有收成,即使国家不征收赋税,老百姓也是会活活饿死的。

事实上,明朝政府对灾区赋税确实是减免了的,北方地区的赋税比南方轻得多,赋税最重的江南地区恰恰没有叛乱。

灾民造反的真正原因是饥荒,而不是催逼赋税。

在平定内乱的时候,明朝政府军在初期和中期都取得了很多的胜利,最著名的有两次。

崇祯六年,在明军的围堵下,大部分流寇都被困在了HEN省黄河以北地区,走投无路之下,他们用了最低级的诈降策略,报上去投降的头领名单有几十人,其中就有几个后来的“名人”——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西营八大王张献忠,几乎可以一网打尽。

但明军相信了他们,使得他们从容渡过黄河,从包围圈中扬长而去。

这是第一次,史称“渑池渡”。

崇祯七年,李自成、张献忠部队又被五省总督陈奇瑜率领的明军,围堵在了车厢峡。

当时,出口被堵死,又连续下了几十天的大雨,李自成、张献忠部队饥困交加,马匹没有草料死亡过半,连弓箭都霉烂到了不可用。

甚至到了无须明军动手,只要再围困一些日子,叛军会饿死。

结果这些流寇又一次故技重施,表示要投降。

而明军再次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甚至护送这些已经“投降”的流寇成建制的走出峡谷,没有盔甲的换上盔甲,丢失弓箭的换上新弓箭,多日没吃饭的也都吃饱了肚子。

但是,李自成、张献忠的部队,一摆脱困境,就开始屠杀护送他们的官兵,继续攻城略地。

于是,后来的史书,又大书特书这两次明军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当,是因为明朝崇祯皇帝愚蠢昏庸,还把围堵流寇的明军将领描述成白痴一样的腐败分子。

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当然没这么简单,这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而且,

不仅仅是陆晨,很多人在这些记载中看到的是崇祯皇帝的爱民之心。

在这其中。

崇祯皇帝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寇亦我赤子,宜抚之。”

然后又说:“若肯归正,即为良民”,意思就是说,希望通过招抚赈济的手段加以解决。

听说洪承畴准备处决投降的王左桂等数十人,他还发火,

在和陕西参政刘嘉遇对话中质问:“王左桂既降,何又杀之?”

崇祯七年三月,当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唐世济上疏说,应区分流寇的成分,因为流寇中大部分是驿卒、饥民,崇祯大为肯定,并把这份奏章专门转给剿寇前线指挥刘奇瑜。

他的这种心理,大臣们也心领神会,连一向主张剿杀流寇的杨嗣昌也改口说:“这些流寇原本是朝廷赤子,杀他的官兵也是朝廷赤子,让赤子杀赤子,乃万万不得已之事”。

与之对比,

崇祯对东北地区的后金态度截然相反。

崇祯十一年,清军不断在边境骚扰,甚至闯入关内屠杀劫掠。

崇祯皇帝始终把与后金作为最重要的敌人,他总觉得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毕竟属于自己的子民,一切好商量,而对于后金这个以分裂国家、屠杀抢劫为目的残暴政权,没有商量的余地。

于是,把洪承畴、孙传庭等名将及其率领的明军精锐部队调往辽东,这才给了已经被基本肃清的流寇以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也可以解释,已经被明军打成“光杆司令”的张献忠和李自成,为什么可以在崇祯十三年重新发动叛乱,并一发不可收拾的原因。

因此,

对于崇祯问出的这个问题。

陆晨没有意外,观众也没有意外,

其次,当观众看到崇祯皇帝可以放下皇帝身份。

不惜向自己作揖。

这就表明,在他来看,

后世百姓如何,天下如何这件事情,在他心中,远比帝王身份更加重要。

这也是他明明是亡国之君,

陆晨仍旧对其依然心有敬意的原因。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斩妖百年:我的夫人是狐仙  当代守夜人  诸天长生路  从完美世界开始摆烂  希望你对修仙也是这个态度  铠甲勇士之超级铠甲系统陈凯  仙庭以孤尊之  重生茶艺男神  金陵城上西楼  开挂人生,被迫成为大善人  山河终  龙殿之王苏泽云天依  诡秘:秩序与失序  在下,中医黄素  我被当成光之巨人复活  痴情苦海  万古神主  从复读开始的重返人生  画江湖之风起苍岚  聊斋子不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