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隆万盛世 > 第1559章 山西急报(第2页)

第1559章 山西急报(第2页)

送来的奏疏,负责接收的中书都会先看一遍,然后分发到各阁老的值房里。

山西的奏疏,可能是中书考虑到张四维是山西人,所有分到他那边了。

魏广德点点头,自己老家如果受了灾,肯定也会当成天大的事儿来办。

中书舍人此法,算不得有错。

“去安排人,叫锦衣卫刘指挥过来下,我要询问山西的情况。”

山西前两年就有灾情上报,朝廷在通过锦衣卫核实后,减免了一些赋税。

这套做法,现在在内阁已经成为惯例。

地方官府上报灾情,通过皇帝的亲兵去核实,然后快速下达救灾指令。

这也是朝廷经过张居正的改革,太仓有银子赈济。

如果是嘉靖朝那会儿,国库空的都能跑耗子了,面对这种灾情,地方上和朝廷里,都只能视而不见,想方设法拖延时间。

所以高拱一再说治国就是治官,而张居正则是把提升官场效率和收齐赋税做为重中之重,此时就充分体现出实际效果。

没钱,遇到这种事儿,你治官能有什么用,难道要官员变卖家产赈济灾民吗?

不可能的。

说到底,要保地方平安,就得朝廷有钱,在确认灾情后能及时拨款赈济。

至于老百姓能拿到多少,这就是治官的艺术。

地方上如果能够稳定局势,自不必说,就算贪一点,朝廷也捏着鼻子认了。

可如果地方上出了事儿,朝廷有赈济,所有的锅都甩给地方官员头上,包括从国库出来的层层“漂没”,都会被扣在地方官员头上,然后拉出来示众,平息民怨。

这就是这些年张居正、魏广德整顿吏治的做法。

只不过,魏广德确实很是皱眉,那就是山西连续三年旱灾之后,怕是.....

“哎,民生多艰,这些年怎么这么多事儿。”

魏广德叹气道。

“张阁老让我见你来了,就去知会他一声。”

芦布小声说道。

“不用了,我直接过去。”

魏广德说道。

魏广德转身就出门,自己值房坐都没坐一下,就直接往张四维值房走去。

一路上,魏广德也在计算这十来年地方上报大大小小的灾情。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之所以一直说大明朝进入万历年以来还算风调雨顺,那是没有出现跨省,大范围的灾情。

灾情范围小,往往涉及省内两、三个府,各省调拨一批粮草,朝廷再拨一些,就把事儿平息了。

可是,这次数,确实也太多了。

和之前的朝代相比,明代的灾荒与灾难更加严重,可以说是空前的,在这种情况下明朝能维持276年的大一统局面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据历史学家邓拓统计:明代灾害之多,竟达一千零十一次,这是前所未有的纪录,平均每年三次半的灾害统计。

当时灾害最多的是水灾,共一百九十六次;次为旱灾,共一百七十四次;又次为地震,共一百五十六次;再次为雹灾,共一百十二次;更次为风灾,共九十七次;复次为蝗灾,共九十四次。

此外饥荒有九十三次;疫灾有六十四次;霜雪之灾有十六次。当时各种灾害的发生,同时交织,表现为极复杂的状态”。

这其实还不是全部,有学者统计数字更是多达一千二百多次,这里面其实主要是涉及跨省灾情统计口径的差异。

不是地方官虚报谎报,而是灾情就这么严重。

魏广德读书那会儿,西南沿海闹倭寇不说,整个大明南北各地水旱灾害频发,就不是一年三四次,而是多达十余地上报灾荒。

严嵩治国那会儿,两个瓶盖要盖五个瓶子,那是真有其事儿,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还要满足宫里嘉靖皇帝修炼的开销。

于是到了崇祯朝,北地三省大范围持续数年干旱,加之辽东不靖,朝廷财政彻底崩溃,最终拖垮了大明帝国。

“子维,听说山西那边有灾情上报?”

距离不远,魏广德没几步就到了地方。

张四维这边的人见到魏广德行礼之时,他已经大步走进值房,对里面说道。

“首辅大人,你来了。”

书案后,张四维放下手里奏疏起身,拿起旁边放下的一本奏疏就迎了过来。

好魏广德坐下后,把手里奏疏递过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网游之巅峰战神  奥术光辉,闪耀永恒  重生后,我娇养了反派镇北王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海贼顶上战争:我将立于天上  全民御灵:开局超级进化  黏人爹地:妈咪才是白月光  赘婿之高不可攀叶辰秦洛雪  乡野狂龙朴大昌陈秀娥  极品废婿  段明是非之红楼梦  天下第四李小九  陈小绵封衍之  逾夜妖林  太荒元灵  恶毒娘亲从良:捡个太子做夫君  人在秦时,君临天下  窝囊女婿三年被瞧不起岳风柳萱  我,被废太子,开局签到大雪龙骑  穿成被休回家的小姑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