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见袁绍主意已定,也不反驳,而是细心查漏补缺。
这种不问做什么,只问怎么做的态度,也许就是袁绍重用许攸更甚于郭嘉的原因吧。
最后,两人商议了第一个作战计划。
这一军略是以鞠义部为先遣继续北上,先占据伊水南北岸,然后分军向西南,沿着伊水打通和袁术的联系,先歼灭伊阙关下的泰山军,最后与袁术的军队并列北上,威胁洛水。
而与此同时,袁绍还需要和西边新安一带的关西军取得联系,让他们沿着涧水东进一直抵达洛水的西岸。
之后由袁绍亲自带领第二梯队大军抵达伊水,汇合鞠义的部队也同时抵达洛水的南岸。
最后就是袁绍协同其余两个方向,三方从三个方面一并渡过洛水,收复京都。
到时候无论是泰山军是战是走,都已经无关大局了。
而之所以这个方案是第一版,就是因为许攸是比较反对袁绍自己上前线并主持对京都的总攻的,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开玩笑的事情。
袁绍这一次听取了许攸的建议,所以他将原先的统帅人选任命为了淳于琼。
许攸呆愣了一下,心下觉得还不如是袁绍自己去呢,可这话他又说不出口,于是就点了点头,不吭声了。
许攸就是这样的人。
他的确足智多谋,更是在党人中能力超群,在党锢运动中屡次营救被害的党人,还组织过数次对宦官子弟的猎杀。
作为一个智谋之士来说,他够心狠,强硬,做事也雷厉风行。就比如在推行庄园武士制中,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总有一些土豪既想守住自己的田土又想在袁氏的体系外置身事外。
但最后统统被许攸给灭了门了。
所以作为智谋之士和执行者,许攸毫无争议。但现在作为陈国的首席,更是宰执,他就有点逊色了。
作为宰执,那就是陈国政治的一极,需要有自己的战略主张,更要在袁绍迷糊的时候,敢于坚持。
但偏偏许攸不是,他极力避免和袁绍发生冲突,并投袁绍所好。他知道袁绍看重家世背景,于是许攸辟举的幕僚都是家世清贵的南阳子弟。
是的,他辟举的还不是颍川汝南的子弟,而是他老家南阳的。南阳作为帝乡,郡内豪势之家不知比颍川士家要强到哪里去了。
但可惜,并不是所有地方的世家子弟都能有颍川的学风的。
颍川作为昔日法家学脉所在,非常注重实用主义,所以常出经世之才。
但南阳贵胄子弟呢?长于清谈,而乏于实务,制定的多项政策往往都偏离实际。这从这些日子中,幕府调发到前线的军资总堆积在颍川就可见一斑。
更不用说,许攸的性格还贪婪。
而这一点也总是颍川士攻讦许攸的地方,其家人贪财暴敛,就是袁绍也常有耳闻。
本来颍川士就因许攸大力辟举南阳人而不满,后面更是“逼”走郭嘉,就更是被颍川派们看成压制他们的信号了。
所以既不能劝上,又不能服下,许攸作为宰辅实在是有点勉强的。
而这一次他能规劝袁绍留在后方,对于许攸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但好在袁绍还是听劝的。
于是许攸和袁绍商量了其他细节,就放心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许攸坐在根车上还在想这个事。
淳于琼这人的能力还是有点不够,后面还需要几位幕僚辅助,正当许攸想着如何配置人选的时候,忽然后面的李典纵马奔来。
而李典对许攸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宰辅,主公决议亲征。请你速速回来商议出征人选。”
许攸沉默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
“好,这就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仙帝重生:开局甩了恶毒女友 苟在诊所练医术 名人包子铺 FBI神探 三国:开局献计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月亮不及你 鸿途多娇 交易人牙子,我的夫人是女帝? 大明1805 万亿生父找来,让我和王多鱼比败家! 官海迷途 让你流浪,你成全国旅游形象大使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妖探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开局被校花女友抛弃,我娱乐圈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最强暴君 重生从拒绝女朋友安排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