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看来,先秦儒家一则还没有对君主非忠不可的&ldo;忠君&rdo;思想,二来&ldo;忠&rdo;之一字亦非唯君主才配享用,而是人与人正直以待的普遍道理。在先秦,假如越出儒家范围之外来看,&ldo;忠&rdo;字甚至不一定是好的字眼。我曾于《十批判书》见郭沫若引用一段慎到的话: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将治乱在乎贤使任职,而不在于忠也。故智盈天下,泽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国。[94]
然而人人皆知,中华有四德:忠、孝、节、义,而以&ldo;忠&rdo;居其首。很多人以为这&ldo;四德&rdo;是自古就有的体系。但通过上述追溯可知,居&ldo;四德&rdo;之首的&ldo;忠&rdo;字,在孔子、孟子那里,第一重要性并不怎么突出,第二并不具备后来的含义或主要不是后来的含义。所以,这个&ldo;忠&rdo;字挂帅的道德体系,不是真古董。那么,它究竟是何时的杰作呢?
我们不妨以明代为终点,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向前寻其踪迹。结果发现,大部分朝代都要排除掉,因为它们并不真正奉儒家伦理为圭臬。这里,附带指出我们知识上一个普遍的误区,即,但凡说到儒家思想和伦理,人们十有八九以为它在二千多年来中国历史和文化中一直居统治地位。其实,那是没有的事。
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自帝制以来,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二十五个朝代(依《二十五史》计数),儒家称得上居统治地位的,前后不超过五个朝代[95],只占五分之一。秦代仅尊法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魏晋是一段张扬个性、及时行乐的时光。南北朝佛教最时髦。由隋至唐,儒教总算有些起色,韩愈号称&ldo;文起八代之衰&rdo;,他是儒家的大人物,对儒家复兴居功至伟,但从另一面看,既然到他这里才&ldo;起八代之衰&rdo;,可知先前儒家一直颓唐不振,事实上,韩愈也未能使唐代成为儒家一统天下,总的来说,儒、佛、道三家在唐代此消彼长,最多打个平手。至于五代十国和元代,大家知道它们一个是&ldo;五胡乱华&rdo;,另一个索性&ldo;以胡灭华&rdo;,都未给儒家多少空间。
到此为止,我们尚未提到的便只有两汉和两宋。确实‐‐尽管说来有点难以相信‐‐到明代以前,大约一千五百年间,只有汉、宋两朝真真正正&ldo;独尊儒术&rdo;,是儒家的一统天下‐‐这还要除掉武帝之前的西汉初期,那时尊的是黄老之学。那么,忠君观是由汉儒开发出来的吗?否。尽管汉儒开了&ldo;独尊儒术&rdo;的先河,可他们却不那样暮气沉沉,相反,汉儒的精神很是向上而进取的。限于篇幅,这里长话短说:汉代道德风尚,有&ldo;孝&rdo;的热诚,对于&ldo;忠&rdo;字却只淡然;他们并不欣赏&ldo;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rdo;这种气节。
于是,只有宋了。不错,我们如今以为&ldo;自古便有&rdo;的以忠、孝、节、义一字排开的美德次序,是晚至宋代才演述和开发出来的价值观,距今也就一千年历史。此前中国不特别地讲究这一套;或虽然有之,却非人人为之匍匐的天条,比如贞节这东西,宋以前妇人改嫁另适者从不稀奇。
关于&ldo;忠&rdo;字如何经宋儒阐释,脱离古意、被匡定为礼法那种特定伦理关系,笔者从《朱子语类》中恰好见到一条相当直接的凭据。讲学中,朱熹教导说&ldo;事君须是忠,不然,则非事君之道&rdo;[96],这引来学生赵用之的提问:用之问:&ldo;忠,只是实心,人伦日用皆当用之,何独只于事君上说&lso;忠&rso;字?&rdo;[97]
结合我们先前对&ldo;忠&rdo;字的考察,显然,赵用之的疑惑正原自先秦时孔孟的本义。其次由这一问,我们也确切知道,直到那时&ldo;独只于事君上说&lso;忠&rso;字&rdo;,还是一种新有的界说。对此,朱熹答道:曰:&ldo;父子兄弟夫妇,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世之人便自易得苟且,故须于此说&lso;忠&rso;,却是就不足处说。&rdo;[98]
他说,父子兄弟夫妇之情,发自内心,源于天性,君臣却不是这样,虽然合于天理,却更多靠义务维持。既然主要是义务,人便易生&ldo;苟且&rdo;之心,这是人性的一个弱点,为弥补这弱点,就需要在君臣之间特别地强调&ldo;忠&rdo;。
这真是一个应该瞩目的重要时刻。由这番问答,我们亲眼目睹&ldo;忠&rdo;字怎样从&ldo;人伦日用皆当用之&rdo;的一般道德,变成&ldo;独只于事君上&rdo;的特殊道德。从此,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就再也不能从这种语义逃脱,明末那些愤怒的焚掠者如此,&ldo;文革&rdo;中高呼&ldo;三忠于四无限&rdo;的我们也不例外。《朱子语类》还有一句问答,也让我惊奇不已;一位曾姓弟子谈自己的理解:&ldo;如在君旁,则为君死;在父旁,则为父死。&rdo;朱熹基本肯定,却又细致地做出纠正:&ldo;也是如此。如在君,虽父有罪,不能为父死。&rdo;[99]里面的意思让人眼熟,搜索记忆,然后想起&ldo;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rdo;。
不过,宋人虽对中国伦理有如此重要的贡献,自己其实却没来得及很好享用。一则理学真正成大气候要等到南宋,有些晚;而我们知道,从北宋初期直到中期,柳永、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知识分子,都还没有多少方巾气。二来理学从知识分子意识形态演为一般社会道德范式,需要一个传播过程,尽管二程、周敦颐、朱熹、陆九渊等的讲学已不遗余力,但尚局限在知识阶层,对普众的影响,还不能立竿见影。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桥的故事 爱情往东 相思未向薄情染 醉眼看金庸 回忆里的旧时光 后来的我与他无关 社会交往技巧 皇家悍妃/嫡女王妃要休夫 青年斯大林 清宫绝恋之醉清风 北京往事 可惜不是你 女人慈禧 武则天 佛教十五题 钟情一夏 国画 婚姻处方 打捞闪烁时间 马瑞芳讲聊斋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