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近代中国史纲 > 第133章(第1页)

第133章(第1页)

关于军事教育,除随营学堂外,一九〇二年,袁又开办保定行营将弁学堂,一九〇三年开办武备小学、陆军速成学堂。一九〇六年,改陆军速成学堂为保定军官学堂,为最高教育机构。各省亦分设武备学堂、讲武堂、陆军速成学堂、预备学堂及小学,北京清河、江苏南京、湖北武昌、陕西西安设有陆军中学。前往日本学习军事者亦复不少,一八九八年已有二十八名,为湖北、浙江所派,次年南北洋各派二十名,浙江八名。一九〇二年,北洋派五十五名,练兵处派一百二十余名。自费生以湖南、浙江为多。所有学生,大都先入东京成城或振武学校,再进士官学校。截至一九一〇年,毕业于士官学校者,共六百七十余名,清末及民国初年的重要将领,除北洋武备学堂、保定军官学堂出身者外,余多受过日本军事教育,参加革命者,颇不乏人。

三、张之洞与新教育

以往政府设置的学堂为数无多,性质亦隘,仅限于外国语文、技艺、军事。近年大员中最热心兴学的为张之洞,特别是在湖广总督任内,设立两湖书院,分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六门。又立自强学堂(一八九三),分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门。中日战后,奏请广开学堂,创储才学堂于南京,分交涉、农政、工艺、商务四门。继立农务、工艺学堂于湖北,各府均设学堂。盛宣怀亦于一八九五年设天津中西学堂分头、二等,头等相当于大学,二等相当于中学。次年设南洋公学于上海,分上、中、外三院,相当于大、中、小学。

刘坤一、张之洞的变法奏折中的第一折,即论兴学育才,分设学堂、改科举、停武科、奖游学四事。一九〇一年八月,诏命自次年起,乡试、会试等均试策论,不用八股程式,并停武科。九月,改各省书院为学堂,省城及府、州、县分设大学、中学、小学及蒙养学堂。凡由学堂毕业考试合格者,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张之洞首设湖北学务处,次年袁世凯设直隶学校司,以前贵州学政严修为北洋学务总办。小学、中学、师范、法政、工业学堂先后具备。湖北自强学堂改为普通中学堂,两湖书院改为大学堂(后改为高等学堂),另有师范学堂,及为生员、官员及官员子弟而设的学堂。一九〇二年诏颁行学堂章程。翌年张之洞、袁世凯以科举为发展学堂的障碍,奏请递减科举。即派张之洞与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张百熙将学堂章程厘定,大致取法于日本。一九〇四年一月颁布,置学务大臣,各省置学务处,两年后,将乡试中额及各省学额逐科递减,俟学堂办齐,有了成效,再将科举学额停止。

日俄战后,革命立宪风潮猛涨,袁世凯、张之洞及两江、两广总督周馥、岑春煊等以情形危迫更甚,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群将刮目相看,既可收有用才俊,亦可戢不虞诡谋。一九〇五年九月二日,上谕宣布自明年始,乡试、会试、科考一律停止,较康有为的主张更为彻底。而其所以断然出此,最大动机仍在假利禄以笼络知识分子。又三月,学部成立,定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忠君、尊孔是为卫护治统、道统,即中学为体;尚公、尚武、尚实是为救私、救弱、救虚,即西学为用。高等教育归学部直辖,中等以下的学堂归各省新设的提学使。各县设劝学所,大都为侍郎严修的规划。官办、公办之外,私人兴学先已蔚为风气,以江苏、湖南为盛。一八九八年,严修已在天津设立私学,延北洋水师学堂出身的张伯苓(寿春)主持。一九〇四年改为中学,一九一一年定名南开中学;后为南开大学,此为一九一九年之事。

戊戌政变后,京师大学堂幸获保存,拳乱时闭,一九〇二年恢复,设预备科及速成科。预备科分政科、艺科,速成科分仕学馆、师范馆,另有由同文馆改组的译学馆。学生来自各省高等学堂及保送的生员、监生、贡生、举人。天津中西学堂于一九〇三年改名北洋大学,美人丁立(choresdtenneg)任校长。上海南洋公学上院(大学),由美人福开森(johndfergon)任监院。山西大学成立于一九〇二年,将李提摩太所办的中西学堂并入,名曰西学斋,英人敦崇礼(airduncan)任总教习。各省城设立的高等学堂,相当于大学预备科。又有专门学堂,以法政优级师范为多,一因预备立宪,一因兴办中学,需要法政人才及师资。法政学堂对于立宪运动有其影响,优级师范以一九〇三年张之洞所创的南京两江师范为著。一九〇九年左右,京师大学堂学生约七、八百人,预备科速成科毕业生约一百余人,其他各大学本科毕业生亦约一百余人。就西学造诣论,不及教会大学,如上海圣约翰大学(成立于一八七九)。全国高等学堂学生约四千余,专门学堂学生约二万余人,普通中学堂学生约四万余人,实业师范学堂学生亦约四万余人,小学生约一百五十余万人。四川、直隶居首,次为江苏、湖北、湖南。

四年之前全国各级学生约仅十万人,就增加的比例而论,不谓不大。但师资、设备均极缺乏,合格的学生亦为问题,而以大学、高等、专门及中等学堂为甚。一九〇八年学部曾谓各省城大都注重高等学堂,而中学或犹未备;府城注重中学,而小学仅有数区;州县设高等小学堂,而初等小学未设。学生但冀进入名称较崇学堂,越级躐升。今后凡学堂之属于高等教育者,不得招收未经中学毕业的学生。大学及高等、专门学堂的教师,出身科举的占百分之二十五,留学日本的占百分之三十,日本人占百分之十。中等学堂出身科举的教师占百分之三十三,小学堂占百分之四十五。所谓合格的教师,亦仅受过短期师范训练。至于女子学堂,初为传教士所设,中国人自办的以一九〇二年蔡元培等在上海创立爱国女学为早。一九〇四年慈禧设毓坤会,系为王公及高级京官的女眷学习外国语文而设。张之洞的敬节学堂、育婴学堂系为已婚妇女而设,讲习家庭教育。一九〇六年定女子学堂章程,限于师范及小学。袁世凯于天津设北洋女子师范学堂,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女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反派不宠我就得傻[穿书]  满船清梦压星河  穿梭时空三千年续之山海战神  我有甜点你要吃吗  老孙  不爱不用花钱  慕辰  争锋之娱乐圈/争锋[娱乐圈]  重生初中校园:最强巨星崛起  互相成全  刀尖  清风徐来  除了钱我一无所有[穿书]  病秧子的冲喜男妻  穿成暗恋男二的炮灰受  飞龙吟天  讨厌的赵公子  我和男配在狗血文里HE了  狼烟深处  穿越之夫夫种田日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