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近代中国史纲 > 第219章(第1页)

第219章(第1页)

五、广州独立

反独裁为反蒋派的最大口实,扩大会议特别强调民主,法治,立即着手起草约法。十月三日,蒋为顺应时势,自河南军次电请中央党部,于三个月内召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召开国民会议案,颁布宪法日期,并决定在宪法颁布以前,制定训政时期通用之约法,准备以国家政权奉还国民,谋副全国人民的期望。另电请国民政府于军事大定后,大赦政治犯,共产党人自新者,于三年后赦免。跟着又宣布在不违背三民主义原则的范围内,尽量容纳国民意见。

扩大会议转移至太原后,明知一切绝望,汪兆铭仍加急赶成一部约法草案,于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布,存心与蒋竞赛,颇获舆论佳评。十一月十二日,扩大会议发表最后宣言,就两点说明约法的重要,迫南京采行。一是训政以来,忽略促进民权的基本条件,人民生命、财产、自由,失其保障,中央与地方制度亦未划分,一任互相攘夺。二是政府未依法产生,不依法递嬗,复不肯颁布约法,人民无依法监督政府之途,失望愤激,而致横决,一发而不可收拾。如果要想永息内战,必须召开国民会议,通过约法,一切设施,以法律规定为范围。&ot;倘怀抱独裁之野心,曲解训政之真义,蔑视舆论,遏抑民权,以摧除异己为得计,以穷兵黩武为能事,则误国殃民之罪,必有所归。&ot;所论虽一面之词,要不可以人废言,确能道出不少人的心声,引起共鸣,蒋不能完全置诸不顾。

胡汉民与蒋为中央政府的二大柱石。胡为国民党元老,言行严正,对于主义、政纲、法纪持之至坚。蒋的早年资历不能与胡比拟,但已成中心力量。蒋的约法主张,事前未谋之于胡,且未待中央党部讨论径自公布,胡大不谓然。加之五年以来,胡对汪兆铭深恶痛绝,制定约法出于汪的号召,更不愿拾其牙慧。秉性冲和的潭延闿为胡、蒋之外的第三首领,是年(一九三○)九月去世,胡、蒋之间失了缓冲疏导。十一月,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由于胡坚决反对,只通过召开国民会议,不言制定约法。蒋百战元戎,以政府主席之尊,竟为胡所扼,而不能离行自己公开宣布的主张,声誉不免有损。胡亦自视甚高,固执己见,以往与蒋的见解又往往相左,不满于胡者,从中构陷,两人冲突,卒不克免。1

一九三一年二月二十四日,蒋、胡再商约法问题。胡谓约法无裨实际,仍主从缓制定,词锋至为严刻,蒋难再容忍。二十八日,责胡反对政府,勾结蒋的政敌,运动军队,破坏行政,阻挠约法。2胡不稍让,逐一驳斥,情绪激昂,遂被幽禁于南京东郊汤山,无异一次政变。三月二日,国民党中央准胡辞职,国民会议得制定宪法,即日组织宪法起草委员会,时距联合反蒋的大战的结束仅四个月。

孙中山卒后,蒋的权势逐渐升高,许崇智、汪兆铭相继遭到排挤,一向在国民党居优越地位的粤人,早有不平之感,至胡汉民被禁而决裂。三月五日,广州军事当局陈济棠请蒋对胡爱护,以免内忧。时在广州的国民政府文官长古应芬连电请辞,司法院长王宠惠、铁道部长孙科留沪不归,均为对蒋的抗议。李宗仁、白崇禧乘机复返广西与广东联合。四月三十日,中央监察委员邓泽如、林森等通电劾蒋,汪兆铭与粤军将领分别响应。南京方面的大老和将领纷起辩驳,照例又是电报战。五月二十七日,反蒋的中央委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有似北平的扩大会议,自立政府。十七名国民政府委员中的十一名为粤人,唐绍仪、汪兆铭、孙科、邹鲁、陈友仁等均在其内,余为李宗仁、唐生智等,可视为反蒋派的又一次联合,不过声势不及去岁,广东、广西之外,应者寥寥。

当广州、南京相互攻讦之时,五月,国民会议在南京举行,通过了训政时期约法,劝告广东军民拥护和平统一等案。时江西等地共产党势张,政府军不利,蒋一面劝全国将士戒除内战,一面剿灭&ot;共匪&ot;。六月,南京复推胡汉民、李济深为政治会议、国民政府委员,借以安抚广州,有化戾气为祥和的可能,孰料华北又起厮杀。

----------

1蒋拟以国民政府委员、陆海空军副司令畀张学良,胡反对无效。十一月,张来南京,以非中央执行委员列席中央执行委员会议,井被推为政治会议委员,内政部长亦由张荐举,井以东北要人为国民政府委员、政治会议委员,胡皆以为不可,蒋以去就争。胡最恶蒋所倚重的杨永泰、张群,亦不喜参与蒋的大计的吴敬恒、李煜瀛,自不免影响其与蒋的关系。

2时传国民会议将制定总统选举法,胡与粤军相结,欲与蒋争总统。

石友三拥兵数万,朝秦暮楚,一变再变。此时盘踞河北石家庄以南,与广州相通,并受日本关东军策动,七月,挥军北进,谋夺北平。广州政府下令讨蒋,八月,日本飞机送阎锡山回晋,但石友三已被东北军解决。粤、桂军仍进向湖南、江西,蒋亦决定迎击。眼看又是一场战争,因沈阳为日本袭据,不得不进行和解。

第三节 中共武力的发展

如将北伐后的内战,与辛亥革命后的内战作一比较,颇多相似之处。辛亥革命是由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领导,实际上与之对抗的为北洋派,结果归于妥协,政权为北洋派所得。不久双方决裂,而有国民党对北洋派之战。继之而起的为北洋派内部之战,最后仍为国民党对北洋派之战,即北伐。国民党胜利的最大原因之一为北洋派的内争与相互牵制。北伐初由国民党与中共携手进行,因中途乖离,而有中共对国民党的斗争。国民党取得政权,内部循环之战不休,最后又成为中共对国民党之战,即中共所指的国内革命战争。中共崛起的最大原因之一为国民党的内争与相互牵制。国民党初视中共的反抗为癣疥之疾,星星之火,不及二年,竟成膏肓之病,燎原之势,中共的红军遍布大江南北、华中腹地。南京政府能战败阎锡山、冯玉祥等的数十万联合军,对于数万红军,反无如之何,穷于应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有甜点你要吃吗  穿梭时空三千年续之山海战神  老孙  飞龙吟天  不爱不用花钱  我和男配在狗血文里HE了  刀尖  争锋之娱乐圈/争锋[娱乐圈]  穿越之夫夫种田日常  慕辰  互相成全  清风徐来  重生初中校园:最强巨星崛起  反派不宠我就得傻[穿书]  狼烟深处  满船清梦压星河  穿成暗恋男二的炮灰受  病秧子的冲喜男妻  讨厌的赵公子  除了钱我一无所有[穿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