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近代中国史纲 > 第234章(第1页)

第234章(第1页)

八月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卓克基西北)举行会议,毛泽东、张国焘又起争执。由于当地粮食不足,不能久留,决定先进向甘肃南部,张国焘、朱德,及徐向前、陈昌浩分统四方面军为左路、右路,彭德怀、林彪统一方面军为中路,护卫中央人员,一方面军的董振堂、罗炳辉殿后。

八月二十三日,红军三路出动,进入沮洳草地,艰辛万状,朱、张的左路军为大雨所阻。九月初,徐向前、陈昌浩的右路军击败国军于松潘西北的包座,毛与中路军彭德怀、林彪乘机挺进,改称&ot;北上先遣支队&ot;(一称甘肃游击支队)。此为长征的第五阶段。张国焘以为被毛所卖,左路军伤亡复重,国军已有准备,继续北进,可能全军覆没,遂命左右两路军折而南下,夺占成都西北地区,朱德同行。张斥毛失掉了革命勇气,置他军于不顾,只想逃往苏俄。毛斥张动摇,反党反中央,害怕国军的飞机大炮,只想在川康苟安。九月中间,毛率北上先遣支队约七千人进至陇南,未遇重大抵抗,再越岷山及陇东六盘山,到达陕北。十月二十二日,与徐海东、刘志丹的红军第十五军团相会。此为长征的第六阶段。计自江西突围以来,为时一年,军行二万五千里,九万之众仅存三千人,加上陕北红军,总数不过一万人上下。张国焘、朱德沿大金川而南,约于九月中旬,再至卓克基,与徐向前、陈昌浩会议,不承认原有的中央,另立临时中央,张任总书记,继续南下。十一月,占领西康天全、卢山等县,该地气候暖和,粮食无虞。十二月,因国军薛岳部猛攻,飞机轰炸,红军损失五千余人,川军十余万分路合围,藏人又仇恨汉人,渐感不易立足。一九三六年二月,再为薛岳所败,被迫西北走,战死饿死者不少。四月,西南退至瞻化、甘孜一带,存者约三万人。

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军第二方面军因未能与第一方面军相会,仍留湘黔之交。一九年八月,向西转移,十一月,经黔东、黔西入云南。一九三六年四月,渡金沙江入西康,六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原有一万余人,仅余三千。

五、转移西北后的红军

一九三二年以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日渐扩大。一九年上半年,势力益张。原驻河北的东北军十四个师因日本的压迫,调赴陕、甘,于学忠任川、陕、甘边区&ot;剿匪&ot;总司令,主要任务为防止自四川北来的红军,对刘志丹尚不十分重视。刘志丹与徐海东会合后(见626页),十月,连破东北军于延安以南,俘虏五千余人。毛泽东到后,十一月,再度获胜,又歼灭东北军一个师,陕北尽为所有。中共虽失去了长江南北的苏维埃区,陕北的根据地反趋稳固,中共中央设于安定瓦窑堡。1

陕北贫寒,南路又被封锁,红军衣食无着。一九三六年二月十日,以&ot;抗日先锋队&ot;旗帜,东渡黄河,分趋晋中、晋南,蔓延十余县。蒋委员长派兵赴援,晋军竭力抵抗,红军于掠得物资后,五月初复返陕北。2六月,两广亦以抗日为名,出兵湖南,中央军自西北南调,红军以与张学良已有谅解,主力转往宁夏、甘肃。

留于西康的张国焘,经共产国际调解,改临时中央局为中央西南局。以西康粮食缺乏,难以生存,是年七月,与朱德、贺龙、徐向前取道川边草地,北入甘肃。张国焘仍不忘西进,组织西路军,徐向前、陈昌浩统二万人当前路,张自统一万余人继进。十月,徐、陈由宁夏趋河西,张被阻于黄河以东,不得已东去陕北。1十一月十二日,徐向前、陈昌浩屡为回军骑兵所败,一九三七年一月,高台(甘肃东南)之役,伤亡尤重。三月,再败于肃州,残部七百余人,西走新疆。2

----------

1总书记仍为张闻天,毛泽东仍为中央革命委员会主席、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秦邦宪代张闻天任苏维埃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一九三六年六月,瓦窑堡为国军攻占,中共中央退保安。

2一九三六年二月刘志丹战死,所部归高岗统率。

1张国焘到后,受到毛泽东的斗争,极不得意。

2红军第五军团总指挥董振堂战死高台。徐向前、陈昌浩及李先念在肃州败后,共产国际派人迎至迪化,再转陕北。

第四节 日本进图华北

一、缓和中日关系的尝试

对日本来说,塘沽协定不过是割裂华北的初步,尚未能使其与中国完全脱离。对中国来说,总算暂时滞延了日本的浸略,得以继续进行安内工作,并力图争取外援。一九三三年六七月间,行政院副院长宋子文仆仆风尘,历访美、英、法、意、德及国际联盟,出席世界经济会议,显著的收获为中美棉麦借款五千万美元的成立。英国允以庚子赔款四百七十万镑用于完成粤汉铁路,意、德与中国的关系,渐臻密切,国际联盟设置对华技术合作委员会,派专人驻扎中国。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日本一再指摘国际联盟对华合作及中美棉麦借款,助长欧、美派宋子文之以夷制夷主义,势将酿成类似沈阳或上海事变。列强对华援助为破坏东亚和平,如不改变态度,日本将讲求适当的应付手段。

国民政府为缓和对日关系,七月二十八日,蒋中正、汪兆铭联名宣布,将以全力谋国内和平,国际安定,消除&ot;匪&ot;(共)患,充实国力,不签订割让或承认条约,需求国际同情与协助,但不纵横捭阖。八月,汪自兼外交部长,以熟悉日情的唐有壬为次长。日本外务省发表谈话,中国如诚意容纳日本主张,确谋与日本亲善,日本可考虑一切。此时日本所要求的为华北与东北通车(北宁铁路)、通商、通邮、通航(航空联络),长城各口由日本警备,造成中国承认满洲国、以长城为界的事实。九月初,蒋、汪再度决定,绝不承认满洲国割据东北四省,其他次要问题,仍可与日本周旋,并避免刺激日方的行为言论。终以对长城各口日军无可如何,十一月,予以承认。但日本定欲置中国与满洲国于其领导之下,使华北脱离南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满船清梦压星河  慕辰  穿梭时空三千年续之山海战神  讨厌的赵公子  清风徐来  病秧子的冲喜男妻  除了钱我一无所有[穿书]  我有甜点你要吃吗  争锋之娱乐圈/争锋[娱乐圈]  老孙  不爱不用花钱  反派不宠我就得傻[穿书]  重生初中校园:最强巨星崛起  穿成暗恋男二的炮灰受  穿越之夫夫种田日常  狼烟深处  飞龙吟天  互相成全  刀尖  我和男配在狗血文里HE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