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龙回答:“对于辽东最好的经营方式就是屯田,这也是历朝历代管理边关土地的最好办法。屯田、移民,如此才能渐渐实边,使得边关的经济合理运转起来,经济一旦运转起来,防守边关之事就可以有序运行,不需要中原王朝继续向边境大量输送资源。”
徐光启闻言却有些疑惑:“辽东苦寒,如何能够屯田实边?”
“这就是关内人对辽东不了解的结果了,”王文龙摇头一笑,问宋一韩道:“闻远这一阵子都在了解辽东情况,你说说辽东有没有土地?”
宋一韩向徐光启解释道:“子先不知,辽东良田极多。辽东苦寒,又有大量林木,每年到秋季,落叶还未腐烂便即霜冻,自然在冰城之下腐熟,其情况如同内地之沤肥。到第二年开春雪化,落叶之肥力又滋养土地,似此不知过了多少年,以至于辽东之地肥沃异常,其土状若黑膏,手握成团、掷地即散,且黑土层深厚,掘地一二米土质仍黑。虽然辽东天气寒冷,一年种粮只得一季,但那一季之粮多是种粒饱满,且辽东人少地多,卫所军户只要肯出力种粮,总能做到衣食无忧。这也是为何辽东屡受盘剥,但辽东卫所军户仍能过生活的原因。辽东土地尽有,只是人口太少,且要抵挡蒙古和女真之侵略,若非如此,辽东军户之生活其实也算富足。”
徐光启虽然读书多但是对于辽东的情况也没有什么深入研究,闻言感觉自己三观都有些被颠覆,震惊道:“我还以为辽东是极贫极苦之地,却没想到当地百姓生活居然还过得去。”
王文龙道:“辽东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是燕国之北地,汉时的幽州治所一度深入辽东,三国时的公孙家襄平城,两晋之时的平州营州,还有前燕的都城龙城,更别说元代时锦州、朝阳直接隶属于中书省,那都是屯兵富裕之地。历朝历代在辽东屯兵没有不成的,若是有野心的时代,其屯兵之所会一路北进,直到兴安岭北端。当年收缩辽东防线之时之所以留下如今的实际统治区域,也是因为这些地方本就是中原王朝的核心腹地,完全可以通过移民实边而经营成边境重镇。只可惜我大明在辽东一开始就采用了卫所制度,在辽东几乎只有军户没有民户,军户要想移动,又是难了。”
宋一韩道:“原来如此,若非听建阳所言,我也不知道辽东自古便算是中原王朝的故地,只是如今被制度所害……”
说到这里他和徐光启都是叹气,朱元璋从蒙古人那里学来的户等制度是大明官员公认的大坑。洪武、永乐年间,户等制度还在勉力维持,到英宗时开始想方设法对此制度打补钉,到了嘉靖万历年后,大家终于确定这制度完全不适应时代,真没啥补的必要。
现在大明所谓商户、匠户都已经有名无实,许多匠户早就不会做手工,只要兜里有钱,匠户可以不去服徭役、商户子弟也可以走关系去考科举,至于民户转而经商更是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选择。
虽然中晚明的朝廷已经尽力在消除户等制度和时代发展的不适应,但却始终无法填补军户这个大坑。
卫所兵现在是公认的不能打仗,卫所土地一团乱麻,而且卫所兵还很难调动。想要调卫所兵去辽东实边,就问一个问题:土地怎么分?
最早朱元璋给卫所兵分田时按照的是口粮田标准但,等到卫所制度建立二百多年后,此时跟关内军户说他们祖祖辈辈耕种的卫所田地是国家的,让他们把现在分到手上的田放弃掉,到辽东给他们分一块新的,这话谁能信?即使信了,朝廷也没有这么大能力去执行。
徐光启摇头感叹:“辽东多地无人,关内多人无地,却偏偏关内人去不了辽东耕种,何其荒唐……”
宋一韩接着说:“我当谏言,多调内地卫所兵去辽东实边。”
即使是宋一韩,也只敢建议调卫所兵去辽东,不敢直接攻击卫所制。攻击了根本没用,还会惹麻烦。
张居正这个晚明第一改革家所做的改革也不过是在税收、京察制度上做了点变动,属于查漏补缺,并没有动到大明制度的根基,但这就已经耗费了他全部的政治能量,还搭上了他的政治名声。
相比之下,卫所制是跟大明最基础制度绑定的,其中所涉及到的利益更是远比改换一下税收方式、考察一下官员政绩要大得多,恐怕连皇帝都扳不动。
大明的制度有这么大的基础问题,大家的改革却只能隔靴搔痒,两都有些无奈。
宋一韩对王文龙道:“建阳今日之言,使我眼界大开,我最近正在研究辽东问题,若有不明白之处,可否来向建阳请教?”
“那是自然,欢迎闻远常来。”王文龙说道。
“如此便少不得叨扰建阳了。”宋一韩高兴道。
三人一块用了午饭,又仔细聊了聊辽东局势,傍晚时,王文龙才将两人送出家门。
次日一大早,宋一韩就又来到王文龙家,进入书房时就见王文龙拿着一支蘸水硬笔正在专心写稿。
“建阳在写小说么?”宋一韩好奇问道。
王文龙回答道:“我下个月要离开京城,路上没时间写稿子,正好这几天把这两个月的稿子写完。”
“这是《漂流记》的新稿?”宋一韩见到王文龙书桌上已经放了一摞底稿,扫了一眼便认出,然后便有些不好意思文:“这书我是每月追看的,不知可否……”
“闻远自看便是。”王文龙笑着回复说。
宋一韩大喜,找个不打扰王文龙的角落,取过底稿便开始翻看。
宋一韩四十多岁的人了,读书也是此时大多数文人细嚼慢咽的习惯,慢慢的品评着文字,读稿速度甚至没有王文龙写的快,这倒是让王文龙没有了底稿未干就被翻动导致字迹模糊之忧。
宋一韩慢慢的阅读,用了一上午时间才追平王文龙的写稿速度,这时仆人也刚好来叫两人吃饭。
王文龙放下笔伸个懒腰:“写了一上午眼睛都花了,咱们先去吃饭吧。”
宋一韩点点头,和王文龙一起走向饭堂。昨天他和徐光启是在王文龙的花厅中吃的饭,今天才算第一次进入王文龙的后宅,宋一韩一路上看着这京城黄金地段的大宅装饰,对于这宅子的精美程度啧啧称赞,进入饭堂时见到那一水的彩绘梁柱,更是不免暗自羡慕:果然是文豪富裕之家的气度。
沈宜修抱着孩子进入饭堂,见到宋一韩,她忙将孩子交给丫鬟,对着宋一韩行了一礼,道:“见过宋先生。”
“有礼了,”宋一韩也连忙回礼,然后问:“这位是?”
沈宜修自我介绍:“我是建阳的内人,姓沈。”
“夫人就是苏州第一才女沈宛君?”沈宜修在嫁给王文龙之前就已经才名满苏州,不需要《白蛇传》宋一韩也知道她的名字。
宋一韩瞧着沈宜修的模样,暗暗赞叹,没想大名鼎鼎的沈宛君不光才华过人、模样也如此清丽。有妻如此,王文龙真是有福气。
沈宜修笑道:“什么第一才女,不过是在闺中好写些诗词别人胡乱叫的罢了。”
(本章完)
ddyveshu。ddyveshu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斗罗:武魂返魂香,拐走奥斯卡 创世英神 侯府宠妾灭妻?九千岁抄家求娶主母 洞房后,王爷连夜撕碎和离书 人在斗罗:从投资霍雨浩开始超神 美漫:这个家伙很疯狂 选择门门果实,八门遁甲轰动全国 龙族:沉吟至今 穿成反派崽子的后娘 大唐机械纪元 斗罗大陆之史莱克七怪的成神之路 外星人穿越到地球 横推武道:从属性加点开始 落魄公主的荣耀之路 重生末世,我要摆烂躺赢 诸天影视:从小欢喜开始 我在民俗世界那些年 被拐后,我反拐西域少主回中原 地外探险 召唤之武侠无双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