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一听并不觉履癸如何昏溃,寻思:
“履癸欲布武天下,讨伐不朝之臣,本身并无不妥之处。那些大臣们虽是好意,劝谏方式却有些不妥,只道自己是忠臣,一意直谏,却不想新君初立,威严未显,正是立威之时。岂可随意置疑?此等事,换作是谁,面子上也过不去,辩上几句也是常理,毕竟履癸并未杀人。”
“至于说迁都之事,倒也未必全是坏处,没有好处。毕意西河偏僻,地面不广,城池不高,实在不是一国之都的好去处。反那禹王始都,安邑之夏城,北有稷山,东有绛山,西有五老山,南有晋河、鸣条岗,基地高阳,其城险峻。旧城又宽广久废,修缮之后,正合国都气度。至于说造宫殿楼台,集美人歌姬,实是人之常情,历代君王谁也不能免俗,只在于有无节制。照目前看来,履癸还未到了甚不可救要的地步,毕竟还记得整训军马,练甲制器。”
二人才至夏城,正逢履登整训军马初见成效;诸侯知晓,又素惧履癸之勇,终于有乖觉得来朝。却是东方诸侯之长,原为豕韦氏峙贺,早在孔甲之世,已霸诸侯,自专征伐;如今峙贺已卒,其子孔宾新立,有大臣元长戎教孔宾先修臣礼来朝,以观王国虚实动静。但不论如何,总是开了一个好头儿。伊尹寻思:“以此观之,履癸倒也非一无是处。”
说商侯天乙来见履癸;履癸正高兴间,笑道:
“汝父生前,谓朕乃亡国之君;如今汝父早亡,朕却布武初成,近日有东方诸侯之长来朝,你有何话说?”
商侯从容说道:
“家父虽不赞同君王施政,但也尝与臣下说起君上勇力,臣下心中亦对君王之勇钦佩至极。”
履癸闻言大喜,笑道:
“此中肯之言,倒叫朕怀念起主癸生前好处,不胜唏吁却不知爱卿此来,除了进贡纳朝,还有何事?”商侯答道:“家父临终时不忘国事,自谓才疏德浅,不能辅佐于君上,遂嘱臣下寻访圣贤。幸得天佑,竟被臣下寻到贤哲伊尹特来引荐给君上,以为臂助。”
履癸亦知伊尹之大名,亦晓伊尹之善事,当下大喜,说道:
“快快有请不,理当朕去亲迎。”
商侯闻见,心思立刻炽热起来,暗道:…。
“以君上此时态度和圣贤的德行学识,合该吾朝中道大兴。”
观履癸形貌神态,又结合过往事迹,伊尹心知此人不喜听修德行施仁政之类的空话,笑道:
“还请君王言己志,在下才好进言出谋。”
或者是心理作怪,又或者是履癸早想与人倾斥,心情过于激动,竟站起身来,大言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国事崩坏,诸侯不朝,朕即为帝皇,自当奋先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九夷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伊尹抚掌笑道:
“果大志也不过凡事须一步步来,如今天下诸侯不朝,君欲灭之,恐一人之力不能遍,必借于人,此为纵横之道。若我先施,则失王朝之统,容易受人以柄。幸闻东侯孔宾来朝,君王厚待之,而后来者必众。来者即众,然后率来者伐不来者,无有不克”
履癸闻言大喜,赞道:“贤哲之言却是中肯。”遂欲拜伊尹为太师,伊尹说道:“在下闲散之人,富贵名利于我就如过眼浮云一般,便以客卿之身,留在夏都,一样可以随时进言。”履癸亦知伊若求富贵名利,何用等到今日,于是不再勉强,但仍然以太师相称。复又对商侯说道:“爱卿颇识大义,为国家荐贤有功,朕亦不亏待于你,便许你承父职,领豫方诸侯之长,自主征伐。”
夏朝的行政体系分三公九州,三公即大司徒、大司农、大宗伯,分撑军事征伐、农耕民生、宗亲刑罚;九州最早是由大禹分划,并用九鼎镇压气运。每州诸侯不知几凡,大者相当于后世一郡,小者不过百里方圆之地,互不统辖;所谓诸侯之长,不过是名义上的首领,并不会对其它诸侯有实质上的控制力,只是作为调和诸侯矛盾的存在。
虽然诸侯之长更像一个联盟首领,很有些费力不讨好的意思,但是终有大义之名,掌一州之征伐。若诸侯有所不敬,诸侯之长即可聚集其它诸侯惩戒;单以作用而言,和后世历史上的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豫方诸侯之长所控之地,自然是豫州,由于整个夏朝通常只会任命五位诸侯之长,在习惯上,又用诸侯所地相对于夏都的方向命名,称东南西北中五方诸侯之长,因豫州离夏都极近,又称中方或中国。
商侯虽对诸侯之长的权利不太看重,但和“子承父业”的名誉有极大关联,便又有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商侯现阶段的人生目标;诚心谢恩之后,辞退。二人即出,商侯问道:
“贤哲为何不劝君王修仁德,反进征伐兴兵之言?”
伊尹笑道:
“夏王性情骄傲,气血尤盛,根本听不得逆许之言;一意当面直谏,反易被夏王所恶,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不如行迂回之道,婉转之策。”
商侯问道:
“具体如何?”
伊尹解说道:
“夏王有勇力而好武争胜,又非一定是坏事,若能善加引导,正强国安民,成中兴之主。譬如欲请夏王养民修德,便须先道兵事,次言兵从何来,然后再说仁德之道,当可事半功倍。”
商侯受教,佩服得五体投地,复又问道:
“若是夏王他日仍旧不从,又该如何?”
伊尹笑道:…。
“若婉转之法不成,直谏之道便有作用了么?”
商侯亦觉正是此理,颇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伊尹又道:
“何况今日不从贫道之言,于贫道亦无损,他日忆及今日之事,或有悔改之心,在下正可复言。反是当面上书直谏之道,虽今人赞叹忠直,其实并不可取,若是人君不是善纳谏之人,徒起意气之争,与国家何益?”
商侯再三叹服,遂与伊尹作别,辞了夏都,自归本国不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快穿)长华夜夜歌 极品智能 吞噬星空后传 庶子打脸系统 重生成神 大公爵传奇 魔法学徒 [韩娱]布局 无限成长器 官路淘宝 我爱女皇 灭神记 无限恐怖之轮回再启 末世狩猎者 超级梦幻系统 鬼喊抓鬼 紫狂苍穹 抗日之血肉长城 传奇纨绔少爷 红警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