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韩信摧枯拉朽地解决了东胡,开始催促咸阳派人来和东胡商谈了。
上回负责和百越商谈的李丞相,可那是因为李丞相编写了百越律。现在的东胡又没有东胡律,陛下肯定要找其他专业对口的人去谈判。
很不幸的是,典客这个部门就是专门用来招待境外游牧部落的,包括但不限于西羌、诸戎、西域等等。
哪怕典客可能只负责招待,不负责政事方面的谈判。启掂量着自己这一把老骨头,还是觉得他不适合千里迢迢跑去那么远的地方出差。
于是启很麻溜地就告老了。
致仕的折子里大肆夸赞了他的下属张良十分能干,一定可以胜任这次的事务。
扶苏早前都把张良给忘了,一看启的折子,忽然想起来这号人物。
太子殿下便对父亲说道:
“子房为人圆滑,先前便将诸戎间的关系维系得极好。此番若是派他前去东北,定能安抚好东胡各部。”
这些年大秦因为通商的关系,经常和不同的羌戎部落打交道。这么多纷杂的势力,不可能不闹矛盾的,一直没闹出大事来不过是因为张良端水端得好罢了。
启说得不错,这么年轻有为的小伙子就应该派出去干点大事。
还有一件事是启误判了的,就是李斯还真给东胡写过新律。倒不是专给东胡写的,而是给匈奴写的,只不过东胡也可以借用罢了。
游牧部落可以通用一套律法,就像百越部落也可以通用那般。顶多就是各地区要稍作变更,闽越部落的律法细则就要和骆越部落的有所区分。
当然,这些区分都是刚开始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才选择的权宜之计。
目测百年内可以统一百越的律法,废除掉不同的部分。这期间百越律会渐渐向秦律靠拢,每年调整一些细微之处,直到最后完全一致。
游牧地区自然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操作。
不过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东胡还好说,匈奴草原怕是很难完全照搬秦律。
在古代时期,草原上很难形成太多固定的城邦。游牧民族必须逐水草而居,除非中原向他们大量出售粮食。
始皇帝和太子商议之后认为,可以在草原上建造几座标志性的大城。这些城池里定居的各行各业依靠购买粮食为生,其他地区依旧保持游牧状态。
因为他们吸纳匈奴不仅仅是为了开发草原,更是为了让他们驻守北境。如果全部像农耕社会一样以安逸的生活供养起来,会磨掉匈奴的利爪。
而且定居的生活也不利于他们发展畜牧。
始皇指了指舆图上草原的正北边:
“这里靠近后方的区域,较难管辖。”
其实从内蒙古开始,就已经算是高原了。从南至北依次是内蒙古高原、外蒙古高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一共三个部分。
华夏古代从汉到清,能掌控的草原区域也就是内蒙古。像汉代,匈奴分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
翻看史书就会发现,归顺的一直都是南匈奴,而北匈奴则北遁。有一部分北遁的就是去了外蒙古高原,那里地形更复杂一些,离得又远,中央基本管不到那片。
大秦要吸纳匈奴,就要考虑到外蒙古的问题。如今在内蒙活跃的匈奴很有可能往外蒙跑,然后留在当地反复骚扰北境。
另外还得防备更北边的西伯利亚。
虽说如今西伯利亚还没太多人定居,更没什么族群会从那边跑来侵犯中原。但这种事情都是说不准的,还是得提早防备起来。
总之,匈奴部落不能被养成柔弱的家猫。
东胡也一样,外兴安岭之外的东西伯利亚山地也有可能迎来外人袭击。
扶苏重新画了一幅地形图:
“父亲的担忧不无道理,此事须得记在祖训中,以免后世子孙不放在心上。”
而后将地形图用胶一并贴在那本祖训里头,作为留给后世子孙的参考资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教主你的马甲掉了 回村美食日常 穿成炮灰的堂弟,奋斗在七十年代+番外 我在跑男和白露谈恋爱 强迫症穿成反派洁癖男主果断卷走 仙门废材与鬼王师尊 炮灰誓要守护男主 签到诸天从港综开始 我法师加奶妈,用七把剑不过份吧 末世女穿成七零女主的白莲花继姐 郁金堂 卿卿软云+番外 流放后,腹黑夫君跪着求贴贴+番外 让你俩谈恋爱来了+番外 (红楼)芝兰逢珠玉 谢邀,人在惊悚,刚刚成神 梦溪诡谈 苦情男二的穿越逆袭之路+番外 长安铜雀鸣 快穿:拯救魔头什么的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