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搞不好,这就是守边将领图谋不轨的证据。之前就有御史弹劾过,奈何始皇帝陛下就是宠武将,任你叽叽歪歪也不动摇。
边郡守将未必不知道这么做不好,换个帝王肯定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
可这不是始皇帝在位吗?陛下不会计较这些小事,所以他们一个两个胆子大得很。
剿匪也是有军功的,有军功为什么不赚呢。人家自己郡的郡兵不干实事,那就别怪他们抢功劳了。
杨端和到底是个稳重的人,一开始没有嚣张到往别郡派兵“帮忙”剿匪,还是桓齮先动的手。大家观望了一下,发现陛下果然没有意见,纷纷效仿。
扶苏劝父亲还是得管一管:
“长此以往,边郡和内郡要生龃龉的。”
内郡的郡尉自己想不想要这个剿匪的功劳是一回事,你跑来抢就是不对的。
他们这些将军也不是每个都和人家说好了再出兵,像羌瘣,根本没和人家说过,直接就派人过去了。
第一个弹劾他们的还不是朝中的御史,毕竟御史也没手眼通天到知道那么遥远的边郡细节。是那个被抢了功劳的郡尉先给他们郡的郡监打了小报告,郡监再千里迢迢上折子告状。
然后朝中御史就知道了,一打听,好家伙,这么多人跟着学,便开始频繁弹劾这群不安分的武将。
始皇帝原先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臣子之间有点小矛盾很正常,相邻的两郡间也本就容易产生摩擦。御史那边就更正常了,什么小事都爱上纲上线拎出来说。
但爱子既然劝了,始皇也愿意听一听。
他沉吟片刻:
“这个历练新兵的法子确实可行,正好郡中的士兵也不怎么顶用,不如改一改。”
因为六国故地没有彻底归心的缘故,大秦各郡其实都有驻兵,由郡尉统辖。遇到叛乱时,郡尉和太守就可以立刻领兵平叛,十分方便。
按理来说这些士兵日常除了操练,没有叛乱时也该找点正经事做才对。正好辖内有匪徒,剿匪还有军功拿,为什么都不干呢?
主要还是剿匪的收益太低了。
匪徒藏在大山之中,要找到他们并不容易。费尽心思找到了,也就那么几个。击杀后军功没多少,赏金一分,每个人到手就一点点。
所以虽然有些郡尉很有责任感,会带着兵四处剿匪,大部分郡尉还是懒得折腾的。
不仅郡尉懒得折腾,有些士兵也懒得折腾。他们觉得天天在军营里操练操练就能吃饱饭挺好的,为什么要吃力不讨好地去剿灭匪徒?
很多士兵并不是就近服兵役的,他们的家乡离他们服役的地方有些远。若是为了家乡,或许就肯出力了。
那么让士兵就近服役可不可行呢?
不是有个说法,士兵在守卫自己家乡的时候,会更加卖力吗?
确实,很多乡间自发组成的民兵有时候战斗力比尸位素餐的正规军还强。但也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在家乡附近参军有好处必然也有坏处。
其一,家乡就在附近,倘若有谁意志不坚定特别想家,偷偷溜回去会很方便。到时候你要怎么分辨他到底是真的逃兵,还是单纯只为了回去看一眼?
按照秦朝律法,大概率就是直接当成逃兵处理了。因为他的一时冲动,全家都要获罪。
其二,一旦叛军在郡内出现,很有可能就近挟持当地庶民作为人质。
为了保护家人,士兵确实会勇往直前。可一旦家人被敌方抓住,恐怕他们也会极快地倒戈向敌军。
本来就近征兵,征来的就是六国旧民。结果本国的贵族起兵造反了,说不定都不用强行抓人,父老乡亲直接就跟着贵族一起反叛了。
敌军头领是故国的贵族,敌军士兵都是自家亲友,那还打什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梦溪诡谈 回村美食日常 快穿:拯救魔头什么的太难了 (红楼)芝兰逢珠玉 让你俩谈恋爱来了+番外 郁金堂 强迫症穿成反派洁癖男主果断卷走 末世女穿成七零女主的白莲花继姐 教主你的马甲掉了 谢邀,人在惊悚,刚刚成神 穿成炮灰的堂弟,奋斗在七十年代+番外 流放后,腹黑夫君跪着求贴贴+番外 仙门废材与鬼王师尊 签到诸天从港综开始 我在跑男和白露谈恋爱 炮灰誓要守护男主 苦情男二的穿越逆袭之路+番外 我法师加奶妈,用七把剑不过份吧 长安铜雀鸣 卿卿软云+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