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道帝王的态度以后,池云亭就避免在帝王面前提起这个话题,毕竟还不是明面反抗对方的时候。
好在朝堂事多,帝王日理万机,也没多余功夫操心池云亭的琐事。
没过几日,就有三皇子一派的官员站出来,向帝王凑请,请封太子一事。
“陛下,太子之位事关江山社稷稳固,还望陛下早日立下太子。”三皇子一派的官员慷慨激昂道。
一看自己人出列,三皇子不由微咳一声,无声的挺直腰板。
四皇子一派的官员脸色大变,帝王真要册封太子,也只会在三皇子和五皇子挑,四皇子在朝堂上的势力还是太单薄了,对他们来说,现在凑请帝王册封太子,对四皇子处境着实不妙。
至于池云亭这个宁王,在三皇子一脉的官员话落后,不少人都隐晦的看向池云亭,池云亭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池云亭一脉的官员心里急得不行,可还是强行按耐住,他们不明白宁王为什么不让他们跟上,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现在整个朝堂,就池云亭这个宁王风头正盛,三皇子和四皇子都还没有封王,池云亭已经远超他们一大截,帝王真要册封太子,舍宁王其谁?
他们都身处局中,并没有注意到龙椅上的帝王脸色微变。
池云亭则微垂着头没有抬眸,不过纵使他看不见,也清楚帝王心里并不乐意提起这个话题。
说句难听的,帝王真要有心,只会比朝臣们更操心江山社稷的稳固,帝王真要想立太子,还用得着朝臣们催?
帝王之所以没主动提过立太子一事,无非就是他本人不想立太子,而那些选择站队皇子的官员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帝王看着下方心思各异的朝臣和儿子们想到。
无论他愿不愿意,从当年池云亭几个入朝堂之初,帝王对今天的一幕就有所预料。
只是帝王本来还以为最先跳出来的会是池云亭阵营的官员,却没想到是三皇子,这倒也符合三皇子性格,毕竟这些年他最疼爱的就是他和池云亭,太子之位也只会在他们两人中产生。
帝王不动声色,“不知诸位爱卿可有太子人选?”
“回陛下,臣举荐三皇子,三皇子为长,陛下当立三皇子为太子。”三皇子一派的官员道。
池云亭身后的官员上前一步,道:“身为太子,自然是能力更重要,要不然立长,三皇子也不是最长的皇子。”
帝王真要决心立长,那年龄最小的池云亭无疑优势很小,他们身为宁王的人,自然要为宁王争取。
“回陛下,臣推荐四皇子。”兵部尚书心一横,上前一步道。
只可惜朝臣支持四皇子的人太少,兵部尚书的声音被淹没,这着实让兵部尚书尴尬。
帝王不由看向向来安静的四皇子,心里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按理来说,要想平衡朝堂势力,立势弱的四皇子最好。
可是朝臣们也不是傻子,他要真立四皇子,难免会被朝臣们看透心思。
再说他心里也从没考虑过四皇子这个儿子,心里的人选也的确只有三皇子和宁王。
如果是在他弥留之际,帝王可能很快就会抉择出来,可问题他现在不是啊。
帝王膝下最大的儿子也不过二十多,还不到三十,这说明帝王年纪还不到五十岁,正值壮年。
这时候提议帝王册封太子,就跟直接往帝王心上捅刀子差不多。
要知道太子和一般的王爷皇子不同,皇子和王爷入朝堂,也只是臣子,为帝王办差,可是太子不同,太子是半君,是能在帝王活着就能分帝王权柄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蛊巫能包食堂吗[星际]+番外 来个奥运冠军吧[田径]+番外 重生后死对头天天宠我[娱乐圈]+番外 穿成农门恶妇后,我努力洗白 二嫁夫+番外 大将军的读书郎 寒门之士[科举]+番外 末日重生,反派大佬是我掌中娇+番外 朕有耳疾 梦十夜+番外 3S雄虫的契约婚姻 我寄人间+番外 夜阳鸟 让我如何不恋他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番外 咸鱼病弱过家家[穿书] 千金令:嫡欢+番外 在原始社会假冒神灵+番外 在古代做田舍郎的日子+番外 春潮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