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22翠翠传(第1页)

明朝那些事22翠翠传(第1页)

咱故事起头的地儿,是嘉靖年间胶州湾畔的小渔村。这村儿背靠着灰扑扑的山,面朝浪打浪的海,百来户人家挤在青石板路上,墙根底下晒着渔网,屋檐下挂着鱼干,海风里总飘着股咸腥气。村里老辈人都说,海龙王的闺女曾化作白海豚,救过落难的渔民,打那以后,这方水土便多了些灵秀劲儿——比如老周头家的闺女翠翠,生得就跟年画里走出来的似的。

翠翠刚满十五那年,鬓角才冒出点绒毛,爹就把她叫到礁石滩上。日头正毒,老周头的渔网在礁石上投下蛛网似的影子,他粗糙的手掌抹过翠翠晒得发红的胳膊,说:“妮儿,咱渔家女的手,该沾得了海水,握得住船桨。”那会儿翠翠正盯着远处归港的帆船发呆,船头上站着个穿青布衫的少年,正是同村的阿远。阿远比她大两岁,去年跟着爹出过远洋,晒得黝黑的脸上,眼睛亮得像淬了星子。

渔村的日子像涨潮落潮般规律,直到那年深秋。海面上突然飘来几艘漆着骷髅旗的船,村里的狗吠了整夜。老周头抄起渔叉要去村口护着,翠翠拽住他的衣角,手心全是汗:“爹,咱跟大伙躲到山里吧。”老周头摸了摸她的发顶,没说话,转身消失在夜色里。那夜的火光,把半边天都烧红了,翠翠躲在礁石缝里,听见倭寇的马蹄声碾过沙滩,听见妇女的哭嚎混着海浪声,直到黎明时分,才看见阿远背着浑身是血的老周头回来。

老周头咽气前,把翠翠的手按在阿远手心里,浑浊的眼睛望着海天交界处:“阿远,带妮儿去胶州城……找你舅舅……”血珠滴在礁石上,像开败的梅。翠翠没哭,只是盯着父亲手腕上那串贝壳手链——那是她娘临终前给他串的,贝壳边缘磨得发亮,如今却染了血。阿远的手掌很烫,把她的手指捏得生疼,可她感觉不到疼,只觉得心里空了个大洞,海风呼呼地灌进来。

胶州城比渔村热闹百倍,青石板路比海边的礁石平整,却硌得人脚底发慌。阿远的舅舅在城里开杂货铺,见了他们俩,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两个拖油瓶,店里哪养得活?”最后把他们安排在后院柴房,搭了两张木板床。翠翠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帮着搬货物,给掌柜的端茶倒水,晚上借着月光补渔网——那是从渔村带来的,网眼儿里还卡着细小的贝壳碎片。

阿远见不得她受委屈,有回掌柜的骂翠翠笨手笨脚摔了茶碗,阿远当场掀了柜台,瓷器碎在地上的声音跟当年礁石滩上的血珠声重叠在一起。舅舅骂他们是“野种”,赶他们出门。翠翠抱着装贝壳手链的陶罐,跟着阿远在城门口的破庙住了下来。夜里阿远说:“等我攒够钱,就租条船,带你回渔村。”翠翠望着庙顶漏下的星光,把贝壳手链套在阿远手腕上:“阿远哥,海龙王会保佑咱们的。”

日子虽苦,倒也有甜的时候。阿远去码头当搬运工,翠翠帮绣庄绣鞋面,赚的钱刚够买两张麦饼。有回翠翠绣了对戏水鸳鸯,绣庄老板娘多给了她十文钱,说:“小妮子手巧,赶明儿绣幅《海神像》,保准卖高价。”翠翠没敢接,她记得渔村的规矩,海龙王的脸不能轻易绣——怕冲撞了神灵。可阿远却说:“怕啥,咱又不卖给外人。”夜里他摸着翠翠冻得发红的手指,轻声说:“等咱攒够了钱,就盖间砖瓦房,墙上挂满你绣的画。”

变故来得毫无征兆。那天翠翠正在河边洗绣绷,远远看见一群官兵冲进破庙,接着就听见阿远的喊声:“翠翠快跑!”她攥着绣绷往回跑,只见阿远被官兵按在地上,鬓角流着血:“他们说我是倭寇奸细……”原来码头上有个搬运工偷了官银,栽赃给外来的阿远。翠翠扑过去拽官兵的袖子,被一脚踹倒在泥水里,眼睁睁看着阿远被拖上囚车。囚车驶过石板路,阿远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她手腕的贝壳手链上——那是她从他手腕上抢回来的,此刻沾着泥,硌得皮肤生疼。

官兵走后,破庙里只剩下翠翠的陶罐,里面装着她攒的二十七个铜钱,还有半块硬饼。她抱着陶罐蹲在墙角,忽然想起渔村的老人们说,海龙王的眼泪会变成珍珠,藏在最深的海底。可她的眼泪掉在破庙的砖地上,只砸出小小的坑,连个响声都没有。

为了救阿远,翠翠去求绣庄老板娘,老板娘叹着气:“官府要的是五十两银子,你个小丫头片子,上哪儿弄这么多钱?”说着往她手里塞了块桂花糖,“要不……去城西找找周大善人?他常施舍穷人。”翠翠攥着糖,糖纸在掌心发出细碎的响,像阿远从前折海草编小动物时的声音。

城西的周府气派得很,朱漆大门前蹲着石狮子。翠翠在门口等了三天,才见着周大善人。那是个五十来岁的胖子,穿着锦缎长袍,指甲上套着金护指,听她说完来意,摸着胡子笑了:“五十两银子不难,只是……”他盯着翠翠手腕的贝壳手链,“你可愿留在府里,给我家小姐当绣娘?”翠翠想起阿远被拖走时的眼神,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托付,咬了咬牙:“我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府的绣房很宽敞,窗台上摆着水仙,屋里飘着檀香。翠翠每天要绣三幅花鸟,绣线是江南来的蚕丝,比她从前用的渔线柔软百倍,却也磨得指尖生疼。周小姐常来看她绣花,十五岁的姑娘,梳着双螺髻,腕上戴着翡翠镯子,总问:“翠翠,你手腕上的贝壳手链真好看,是哪儿来的?”翠翠低头盯着绣绷上的锦鲤,说:“是我爹给的。”没敢说,这贝壳是她和阿远小时候在礁石滩捡的,挑了最光滑的串成手链,一人戴一条。

三个月后,翠翠终于攒够了五十两银子,可当她拿着银票去官府时,却被告知阿远已经被发配到蓟州充军。公差把银票往桌上一摔:“早干嘛去了?人犯前天就走了。”翠翠的指甲掐进掌心,忽然想起阿远曾说,蓟州靠近边关,冬天冷得能把人冻成冰雕。她摸着袖口藏着的贝壳手链,突然问:“去蓟州,怎么走?”

从胶州到蓟州,要走一个月的旱路。翠翠把绣庄给的赏钱缝在衣襟里,背着装贝壳手链的陶罐,跟着商队往北走。深秋的风像刀子,刮得脸生疼,路过驿站时,听见几个兵卒闲聊:“蓟州大营最近招了批壮丁,听说有个山东来的小子,能徒手举起石锁,被千总老爷看上了。”翠翠的心跳得厉害,攥紧了陶罐,罐口的贝壳硌得掌心发麻——那是她特意留了个缺口的,为的是能随时摸到里面的贝壳,就像摸着阿远的手。

蓟州大营的围墙有两人高,门口的卫兵不让她进,说“妇人不得入军营”。翠翠就蹲在营门口等,从日出等到日落,直到看见个穿盔甲的身影走过。她站起来,腿麻得差点摔倒,喊了声:“阿远哥!”那身影猛地转身,正是晒得更黑、却比从前壮实的阿远。他的盔甲上沾着泥,腰间挂着长刀,看见翠翠时,眼睛亮得像火把:“你咋来了?”

两人在营外的小树林里说话,阿远说他在路上救了个受伤的千总,被提拔为什长,“再熬几年,说不定能当个百户”。翠翠摸着他盔甲上的铁锈,问:“那……能回家吗?”阿远望着北方的山,说:“等北边的鞑子安分了,咱就回渔村,盖间砖瓦房,屋前种上你喜欢的月季。”翠翠没说周府的事,没说自己攒钱又丢了钱,只是把贝壳手链重新套在他手腕上:“带着这个,就像我在你身边。”

离别时,阿远把随身的玉佩塞给她:“拿着,要是遇到难处,就去城里的当铺换钱。”翠翠握着玉佩,玉佩上刻着朵浪花,跟渔村礁石上的花纹很像。她看着阿远转身走进大营,盔甲碰撞的声音像海浪拍岸,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眼神——原来人在害怕的时候,心里不是空的,是涨满了水,每走一步,都能听见水响。

回到胶州后,翠翠没再去周府,而是在城南租了间小屋,继续靠绣花为生。她绣得最多的是《海神像》,笔下的海龙王戴着贝壳冠,衣袂间翻卷着浪花,眼角似乎挂着颗珍珠。绣庄老板娘说:“你这海龙王跟活的似的,好像下一秒就会从画上走下来。”翠翠笑了笑,没说话,只有她知道,海龙王的眼角,是照着阿远的眼睛画的——那天在蓟州小树林,他转身时,眼角也闪着光。

嘉靖三十七年,倭寇又犯胶州湾。翠翠正在绣架前描线,听见远处传来炮声,想起渔村的方向,手一抖,绣针扎破了指尖。血珠滴在海龙王的衣袂上,像朵新开的红梅。她攥着未完成的画,跟着逃难的人群往山里跑,却在半山腰看见几个倭寇正追着个小孩。那小孩穿着蓝布衫,像极了当年的自己,她没多想,抄起路边的木棍就冲了上去。

木棍打断了倭寇的刀,却也让她挨了一脚。倒在地上时,她看见倭寇腰间挂着串贝壳手链——跟父亲和阿远的那串很像,贝壳边缘磨得发亮,分明是常年戴在手腕上的。她突然想起,那年在礁石滩,父亲说过:“倭寇里有咱汉人的败类,帮着他们抢乡亲。”眼前的倭寇咧嘴笑了,露出焦黄的牙,用山东话骂道:“臭娘们,找死!”

千钧一发之际,一支箭射穿了倭寇的喉咙。翠翠抬头,看见山路上跑来几个官兵,领头的正是戴着贝壳手链的阿远。他的盔甲上染着血,刀还滴着水,看见她躺在地上,瞳孔猛地收缩:“翠翠!”冲过来抱起她时,她听见他心跳得厉害,像擂鼓,又像海浪。原来阿远随大军调防胶州,听说倭寇来犯,带着弟兄们赶来护乡亲。

那晚在临时搭建的营地里,阿远解开她的衣襟查看伤口,看见她胸前戴着自己给的玉佩,用红绳穿了,贴着心口。他的手指轻轻划过玉佩,说:“我在蓟州时,每天摸着贝壳手链,就觉得你在身边,海浪声都成了你的绣绷声。”翠翠摸着他手腕的贝壳,发现边缘多了道小缺口——想必是打仗时磕的,就像她在周府绣坏的那幅鸳鸯,虽不完美,却更显真实。

倭寇退了后,阿远带着翠翠回了渔村。破落的渔村只剩下断壁残垣,却还有几棵老槐树活着。他们在老宅基地上搭了间草棚,夜里躺在草席上,听着熟悉的海浪声。阿远说:“等春天来了,咱就盖砖瓦房,屋前挖个小池,养你绣过的锦鲤。”翠翠望着棚顶的星星,把两人的贝壳手链系在一起,挂在草棚的梁上,海风一吹,贝壳相撞发出细碎的响,像父亲的渔歌,像母亲的摇篮曲,像他们这些年吃过的苦、受过的累,都化作了天上的星,海里的浪,温柔地包裹着彼此。

后来,渔村的人渐渐回来,看见翠翠和阿远盖起了青砖房,墙上挂满了绣品,最显眼的是那幅《海神像》,海龙王脚下踩着倭寇的船,手里捧着颗珍珠,珍珠里映着个小渔村。有人说,那珍珠是海龙王的眼泪,也是翠翠的眼泪,每一颗都藏着她对阿远的思念,对父亲的怀念,对家乡的眷恋。

翠翠活到七十八岁,临终前把贝壳手链传给了孙女,说:“这贝壳里藏着海的声音,藏着咱渔家女的坚韧,藏着等一个人、守一个家的心意。”如今胶州湾畔的老人们说起翠翠,总说她是海龙王派来的使者,用绣花针和贝壳,缝补了岁月的裂痕,让等待与坚守,成了比海浪更长久的传说。

至于那幅《海神像》,后来被收进了胶州的县志,县志里写:“渔女翠翠,以针为刃,以线为甲,绣得海晏河清,护得一方安宁。”而在渔村的礁石滩上,至今还能看见两块相靠的礁石,像极了一男一女在眺望大海——老辈人说,那是翠翠和阿远化的,他们守着这片海,守着彼此,守着那些在苦难中开花的日子。

海浪日复一日地拍打着沙滩,贝壳手链在阳光下闪着光,就像那些不会被岁月冲淡的故事,永远在人们的口耳间流传,带着咸涩的海风,带着温暖的星光,带着一个渔女用一生书写的,关于爱与勇气的传奇。

喜欢九州民间志请大家收藏:()九州民间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空间灵泉:穿越大佬独宠小夫郎  诱哄!小狐狸回归,大佬被撩红温  末日进化:我靠吞噬基因弑神  我是诡异之主  穿越倚天:唯一真神镇压诸天  诸天至高星神转生成为书店老板  灵渊九相  八零二嫁硬汉队长,渣父子悔断肠  全家抢我工作,我送他们农场改造  华娱:贴脸开大,众导演集体破防  魂穿兽世,美娇娘要反推  武侠:从魔教护法开始  出宫第四年,清冷摄政王夜夜求复合  寒域灵启:冰魂破魔录  时衍灵柩  鬼族修仙传  从暗恋到撩夫,清冷校花不装了  九狱镇天:逆世传奇  她复仇掀翻豪门,三个大佬红眼争宠  我以文气铸长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