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九州民间志 > 元朝那些事40黄道婆(第1页)

元朝那些事40黄道婆(第1页)

元至元年间的松江府乌泥泾,入秋的风总带着棉絮般的涩意。黄道婆蹲在河边搓洗着粗布衣裳,指甲缝里还嵌着未净的棉籽壳,抬头望时,对岸的芦苇正被夕阳染成暖金,像极了阿娘临终前盖的那床旧被——不过那被子早被阿爹典给了镇上的布庄,换了半斗糙米。

她记不清自己几岁了,只知道打记事起,阿娘就总说“女娃家,学做女红才是正路”。可还没等她学会绣完一朵完整的木棉花,阿娘就跟着一场秋痢去了,临终前把她的手按在木棉纺车上:“囡囡,手巧了,日子才不会漏风。”后来阿爹再娶,后娘的笤帚疙瘩成了她的“家常饭”,十二岁那年被塞进朱家做童养媳,说是“换口饱饭”,却不想进了座活阎王殿。

朱家男人脾气暴躁,稍有不顺就摔碗砸盆,后婆婆更是把她当牲口使:天不亮就得去棉田摘棉,回来要连夜轧籽、弹花,纺车转得慢了,笤帚柄就重重落在背上。有回她实在困得打盹,棉线断了好几茬,婆婆揪着她的头发往纺车上撞,额角磕出的血珠滴在青布衫上,像朵开败的梅——那是她人生中第一回觉得,这整日和棉麻打交道的日子,竟比棉籽壳还扎人。

夜里蜷在柴房的草堆里,她摸着墙上不知哪年哪月的纺车刻痕,听着窗外北风卷着棉絮打在竹篱上的“簌簌”声,忽然想起阿娘说过,南海那边有个崖州,遍地种着白生生的木棉,黎族姐妹织的布像云朵一样软,连天上的织女见了都要夸。“要是能去那样的地方……”她把冻僵的手指塞进袖口,睫毛上凝着的霜花随眼皮颤动,恍惚间,柴房的破窗缝里漏进一缕月光,在纺车的木轴上镀了层银边,像条隐约的路,通向看不见的远方。

至元二十一年的暮春,乌泥泾的棉田刚冒出新绿,黄道婆却揣着半块硬饼,躲在运棉的木船上发着抖。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逃出朱家的——只记得那天夜里,男人又喝了酒,拳头雨点般落下来时,她抓起桌上的剪子胡乱挥了一下,趁着混乱撞开后门,光着脚在棉田里跑了整夜,直到看见江上泊着艘去泉州的商船,咬咬牙就爬了上去。

船过琼州海峡时,海浪把她颠得五脏六腑都要翻出来,可当第一眼看见崖州的红土地,看见漫山遍野开得像火一样的木棉花,她忽然觉得胸口的闷气散了些。崖州的黎族姐妹心软,见她衣裳破烂、头发乱得像团麻,便把她带回了黎寨。老阿妈用椰油擦她背上的伤疤,阿妹们拉着她的手去看棉田:“你看这‘吉贝’,咱们黎人从种到织,样样有讲究呢。”

黎寨的棉田和乌泥泾不同,这里的木棉长得很好,花开时红得像晚霞,收了棉桃后,黎族姐妹教她用“赶弓”弹花——那是根缠着牛筋的大竹弓,用木榔头敲打时,棉絮便像雪花般飞起来,比乌泥泾那根短木弓省力十倍。纺车也不一样,崖州的“脚踏三锭纺车”能同时纺三根线,阿妹踩着踏板,双手灵巧地翻动,棉线就像流水般从指尖淌出来,看得黄道婆眼睛都直了:“原来纺线还能这样……”

她像块干透的海绵扎进织染堆里。黎寨的阿姐们教她认染料:苏木煮出的红是“夕阳红”,蓝靛染的青是“海水青”,连树皮和野花都能调出好看的颜色。织机前,老阿妈把木梭塞到她手里:“阿妹,织锦不是死功夫,要把心里的景儿织进去,风怎么吹,云怎么飘,花儿怎么开,线跟着心走,布才会活。”她跟着学织“黎锦”上的蛙纹、鹿纹、天上的星子、地上的溪流,手指磨出了茧子,却觉得前所未有的踏实——在这里,没人骂她“贱骨头”,没人拿笤帚打她,姐妹们会把热乎的椰香饭团塞给她,老阿妈会在她熬夜学织时,往她肩头披件绣着木棉花的黎布衫。

某个月圆的夜晚,她坐在黎寨的竹楼里,借着椰油灯的光穿针引线,窗外的海风裹着木棉花的絮子飘进来,落在她新织的布面上。忽然想起乌泥泾的阿娘,想起那架破纺车,想起自己逃出来时踩过的带露的棉叶——原来人真的能在别处找到暖,像棉絮裹住阳光那样,把日子过得软软和和的。她低头看着木梭在经纬间穿梭,忽然觉得这手里的线,织的何止是布,分明是从前不敢想的、透亮的日子。

在崖州一待就是三十年。黄道婆学会了黎寨所有的织染技艺,从种棉到纺线,从配色到提花,样样精通。她成了寨子里有名的“织娘”,阿妹们出嫁的嫁衣上,大多有她绣的花纹;老阿妈总说:“咱们的汉家阿妹,把黎人的手巧劲儿全吃透了。”可随着年岁渐长,她夜里望着月亮时,心里总像缺了块——乌泥泾的影子越来越清晰,那里有阿娘的坟,有童年的河,还有无数个在纺车前掉眼泪的夜。“阿娘说手巧了日子不漏风,可乌泥泾的姐妹们,还在使那笨拙的轧花车吧?”

元贞年间的春天,黄道婆跟着一艘北上的商船踏上归途。临行前,黎族姐妹往她的包袱里塞了新纺的棉线、染好的花布,还有那架陪了她多年的脚踏纺车:“阿姐,把咱们的手艺带给北边的姐妹吧,让她们也知道,棉布衣能做得多软和。”船离崖州时,她站在船头,看着岸上的木棉花渐渐变成红点,忽然想起第一次看见崖州时的自己,像只折断翅膀的鸟,如今却带着满肚子的技艺,要回那片生她养她却苦了她半生的土地。

回到乌泥泾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里发酸:田还是那片田,可乡亲们穿的衣裳依旧粗硬,棉桃收了堆在墙角,轧籽全靠手工掰,弹花用的还是短弓,“嘭嘭”敲半天,才出一点点净棉。有阿婶看见她,拉着她的手叹气:“道婆啊,你走这些年,咱们还是老样子,这棉絮处理起来太累,织出的布糙得刮人,卖也卖不上价……”她摸着阿婶手里的粗布,指尖触到那些没轧净的棉籽壳,忽然想起崖州的“轧花机”——用两根木辊子,一人摇一人送棉,棉籽壳能利落分开,比手工快十倍。

说干就干。她带着乡亲们砍来木料,照着崖州的样子做轧花机,刚开始总卡壳,她就蹲在机器旁一点点调,手被木刺扎出血也顾不上擦。弹花弓太长不好使,她想起黎寨的“大弓”,改成用绳子弹击,配上木榔头,棉絮飞起来像下雪,阿婶们围着看,直念叨:“乖乖,这哪是弹花,分明是把云揉进棉里了!”最费劲的是纺车——乌泥泾原来的单锭纺车一次只能纺一根线,她琢磨着崖州的三锭纺车,试着把木轴改良,加了脚踏板,让双手解放出来,第一次成功纺出三根细棉线时,围着的姑娘们尖叫着拍手,把她团团抱住,她闻着姑娘们身上淡淡的棉香,忽然想起崖州阿妹们的笑,眼泪差点掉下来:“这下好了,咱们的手,能织出比黎锦还软的布了。”

乌泥泾的织房里,纺车声和着轧花机的“吱呀”声,成了新的乡音。黄道婆挨家挨户教乡亲们用新工具:轧花怎么掌握力道,纺线怎么让棉条更匀,染布时怎么看火候——有的阿嫂记性不好,她就手把手地教,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十遍,直到阿嫂们能笑着举起纺好的细棉线:“道婆你看,这线跟崖州的一样细乎!”

她还把黎锦的提花技艺融进土布里,在布面上织出木棉花、水波纹、连枝纹,原本粗笨的土布变得像绣品一样精致。镇上的布庄老板第一次看见她织的布,眼睛都亮了:“这布纹路清爽,手感软和,拿去杭州卖,准能抢破头!”渐渐的,乌泥泾的布名声传了出去,周边村镇的姑娘媳妇们背着包袱来学艺,织房里坐满了人,黄道婆看着满屋翻飞的木梭,听着此起彼伏的纺车声,忽然觉得这些年吃过的苦,都化成了手里的线,织进了乡亲们的日子里。

最让她暖心的是冬至那天。阿婶们端着刚蒸好的糯米团涌进织房,把热乎的饭团塞给她:“道婆啊,今年家里织了十匹好布,卖了换了米,孩子终于能穿新衣裳了!”有个姑娘红着脸捧来件新做的棉布衣,衣襟上绣着朵木棉花:“这是照您教的‘错纱配色’绣的,您试试合不合身。”她摸着柔软的布料,看着衣襟上针脚细密的花,忽然想起崖州老阿妈给她披的那件黎布衫——原来善意真的会像棉絮一样,被纺成线,织成布,再把温暖传给更多的人。

那年冬天,乌泥泾的棉田盖上了雪被,可织房里却暖烘烘的。黄道婆坐在新改良的织机前,看着木梭在经纬间来回穿梭,窗外的北风卷着棉絮掠过窗棂,却再也带不走她心里的热。她忽然明白,自己这辈子兜兜转转,从苦命的童养媳到崖州的织娘,再回到乌泥泾,手里的这团棉麻,从来不是死物——它是阿娘的叮嘱,是黎寨的月光,是乡亲们眼里的盼头,是把日子织得密实温暖的底气

黄道婆去世那年,乌泥泾的木棉花开得格外盛。乡亲们自发为她送葬,棉田边的小路上,挤满了穿戴着她教织的棉布衣的人,有人捧着新织的花布盖在她的棺木上,有人把木棉花瓣撒在路两旁,连黎族赶来的阿妹们都带着织锦,哭着说:“阿姐把我们的手艺带回了北边,却没再回崖州看看……”

她被葬在乌泥泾的棉田旁,坟头种满了木棉花。没过几年,松江府的棉纺织业竟成了气候,“乌泥泾布”名满天下,家家户户“衣被天下”,连元人王逢都写下“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的句子。人们都说,是黄道婆把崖州的“云”织进了松江的棉麻里,可在乡亲们心里,她是那个蹲在织机前改木梭的阿婆,是把热饭团分给姑娘们的长辈,是让粗棉变成软缎、让苦日子长出花来的“棉神娘娘”。

后世的人翻开《辍耕录》,会看见“黄道婆,松江乌泥泾人,少沦落崖州,元贞间附海舶归……”的记载,却不知道在民间的口耳相传里,她的故事早已经长出了棉絮般的温柔细节:比如她教阿嫂们织锦时,总会说“线要像过日子,紧了松了都不行”;比如她改轧花机时,手上的老茧比棉籽壳还硬;比如她临终前,还摸着织机上的木梭说“要是阿娘能看见现在的乌泥泾,该多好”。

如今乌泥泾的木棉树还在开花,每年春天,红的白的花落在棉田边的小路上,像极了当年乡亲们撒在她坟前的花瓣。有人说,黄道婆的魂儿就附在那些棉絮里,跟着纺车的转动,跟着木梭的穿梭,跟着每一匹软和的棉布,走进了无数人的寒夜,织就了千年未散的温暖——那是属于一个苦命女子的传奇,却也是属于所有普通人的、用双手把苦日子织成甜的、最朴素的英雄梦想。

晚风掠过棉田时,恍惚间还能听见纺车的“吱呀”声,像在轻声念叨着那些藏在经纬里的故事:关于逃离,关于遇见,关于把异乡的温暖酿成故乡的烟火,关于一个女人用一生的时光,在棉麻之间,织就了比云更软、比岁月更久的——人间温情。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越倚天:唯一真神镇压诸天  鬼族修仙传  末日进化:我靠吞噬基因弑神  寒域灵启:冰魂破魔录  魂穿兽世,美娇娘要反推  灵渊九相  空间灵泉:穿越大佬独宠小夫郎  时衍灵柩  九狱镇天:逆世传奇  诸天至高星神转生成为书店老板  我是诡异之主  她复仇掀翻豪门,三个大佬红眼争宠  我以文气铸长生  全家抢我工作,我送他们农场改造  从暗恋到撩夫,清冷校花不装了  武侠:从魔教护法开始  出宫第四年,清冷摄政王夜夜求复合  八零二嫁硬汉队长,渣父子悔断肠  华娱:贴脸开大,众导演集体破防  诱哄!小狐狸回归,大佬被撩红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