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 第161章 治国札记明君修炼(第1页)

第161章 治国札记明君修炼(第1页)

王守仁深以为然:"陛下所言极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民间智慧确实值得重视。"

朱雄英当即下达三道旨意:一、命各地官员定期向当地能工巧匠学习,编纂《民间技艺集》,广为传播;二、在明德学堂增设"匠艺课",邀请民间艺人授课,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三、特别重视女性的民间智慧,设立"巧娘奖",表彰在织染、医护、育儿等领域有独特技艺的女性。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朕以为,天下之大,处处皆可学,人人皆可为师。"朱雄英语气坚定,"唯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我大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举措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尊重民间智慧的热潮。各地官员纷纷走出衙门,深入民间,寻访能工巧匠;明德学堂的学生们惊喜地发现,除了经史子集,他们还能向织女、农夫、工匠学习实用技能;而"巧娘奖"的设立,更是激励了无数女性展示自己的才能。

一年后,第一部《民间技艺集》编纂完成,共收录各行各业民间技艺三百余种。朱雄英亲自为书作序:"智慧之花,开遍民间;技艺之树,根植人心。此书所载,乃天下百姓之智慧结晶,较之经史子集,同样珍贵。"

沈璧的水稻种植法、王铁柱的煤质辨别法、张巧云的丝绸评判技巧、陆木匠的节材工艺……这些原本可能失传的民间智慧,如今都被系统记录并广为传播,造福后世。

朱雄英站在皇宫的高台上,望着京城内外忙碌的身影,心中升起一种满足感。他知道,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不仅要重视精英文化,更要珍视普通百姓的智慧。

"天下英才,何止士大夫?"这句话,已成为明仁宗朝的重要理念。

冬,京城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夜已深沉,宫中大部分灯火早已熄灭,唯有御书房内烛光依旧明亮。

朱雄英伏案疾书,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桌案上摊开的是一本厚重的册子,封面上"治国札记"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格外醒目。这是他登基后坚持七年的习惯——每日记录自己的治国思考、决策与反思。

"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雪。"朱雄英先写下日期,然后继续道:"蒸汽铁路建设遇重大阻碍。今日工部尚书来报,杭州至苏州段铁轨多处断裂,究其原因,乃是初期选材不当。我国钢铁冶炼技术虽有长足进步,但与西方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大型铁轨的一致性难以保证。"

他停笔沉思片刻,又继续写道:"应采取双管齐下之策:一方面向英国购买部分核心技术及设备,以确保铁路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本土钢铁工艺的研发投入,重点突破均质钢材的冶炼技术。万国阁中有关西方冶金术的典籍应组织专人研读,转化为我所用。切记,技术引进必须与自主创新并行,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写完铁路问题,朱雄英翻到札记的另一部分,题为"官员选拔制度改革构想"。

"科举制选才虽有方,但过于注重文辞,缺乏实务考核。观近年来选拔的官员,虽满腹经纶,但遇实际问题常手足无措。拟增设实践考环节,重点考察应用能力。可选取治水、救灾、调解纠纷等实际案例,让考生提出解决方案并现场答辩。此外,各级政府可设立见习制度,新科进士需先在基层实习一年,了解民情后方可正式任职。"

写到这里,朱雄英停下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他起身来到窗前,推开窗扇。寒气扑面而来,院中积雪在月光下泛着银光。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朱雄英的思绪回到了七年前。

那是他刚登基不久,面对纷繁复杂的国事,常感力不从心。一次深夜独坐,他忽然想到古人"日省吾身"的教诲,便提笔记下当日的决策和思考。没想到隔日再读,竟发现了不少疏漏。从那时起,他便养成了每日写"治国札记"的习惯。

七年过去,这本札记已厚达数千页,成为朱雄英治国思想的结晶。他将个人经历、古代典籍、西方理论和实践反思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治国体系。

御书房内的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七本装帧一致的札记,每本约五百页,记录了这位年轻皇帝的治国历程和思想演变。翻开第一本,字迹稚嫩,思考简单直接;到了最新这本,笔法老练,思路清晰缜密,分析问题更加系统全面,处理国事的手法也更加成熟。

朱雄英回到案前,继续他的札记。他在下一个标题"文化政策反思"下写道:

"万国阁建成两年,效果显着,但也存在问题。西方典籍汗牛充栋,译者有限,进度缓慢。应增设翻译学院,专门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此外,典籍收集过于注重欧洲,对东亚、中亚、西亚等地关注不足,应予以平衡。文化交流贵在多元互鉴,不可偏废。"

每逢重大决策前,朱雄英必定翻阅札记,查找类似情况的处理经验,避免重蹈覆辙。一次,大臣们就南方水患治理方案争论不休,有人主张速战速决,大兴水利;有人则倡导循序渐进,以免劳民伤财。

朱雄英从札记中找出十年前类似争论的记录,向大臣们展示了当时决策的后果——仓促上马的大型水利工程因考虑不周,不仅没能解决水患,反而因地形改变导致新的灾害。这一历史教训让争论迅速聚焦到实质问题上,最终制定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己为鉴,可知得失。"朱雄英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也要求朝中大臣们反思总结。他还命人将札记中成熟的部分整理成册,题为《明仁宗治道》,作为皇子教育的材料,希望子孙后代能从中汲取教训和智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武侠:从魔教护法开始  夫妻俩双重生,他提交了离婚申请  华娱:贴脸开大,众导演集体破防  灵渊九相  魂穿兽世,美娇娘要反推  诸天至高星神转生成为书店老板  我以文气铸长生  我是诡异之主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八零二嫁硬汉队长,渣父子悔断肠  时衍灵柩  她复仇掀翻豪门,三个大佬红眼争宠  诱哄!小狐狸回归,大佬被撩红温  失业日志  空间灵泉:穿越大佬独宠小夫郎  出宫第四年,清冷摄政王夜夜求复合  从暗恋到撩夫,清冷校花不装了  九州民间志  鬼族修仙传  穿越倚天:唯一真神镇压诸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