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玲耸耸肩,指尖划过那行加粗的字:“理由充分,逻辑自洽,符合流程。行吧。”她翻到报告的最后一页,签名页。在“专家小组意见”栏下,需要两位负责人的签名:组长(主管市领导):李副市长副组长(具体协调人):冯明元(市政府副秘书长)下面才是专家小组组长(杜涛)签字盖章的位置。杜涛指着那两个空位,语气平和却不容商量:“这份报告,以及我们小组的最终评审意见,需要李副市长和冯明元副秘书长共同签署确认后,小组才会正式签发通过意见并加盖公章。”艾玲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杜涛的用意。这是将责任更明确地上移,也是为小组设立了一道缓冲。她看着杜涛,嘴角勾起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双签确认?杜组长,你这流程……走得真是滴水不漏,让人无法反驳。行,我去协调。”她合上文件夹,动作依旧利落。七、散场:走廊灯下的和解与期许走出冰冷得有些过分的会议室,外面已是夕阳西下。金红色的余晖透过长长的走廊窗户洒进来,将人影拉得很长。秦老独自走在前面,微驼的背影在光影里显得格外单薄,像一张被岁月和现实拉满了的弓,带着一种无声的疲惫和倔强。杜涛快走几步追了上去,递过去一瓶常温的矿泉水:“秦老,喝口水。”老人摆摆手,没有接。他停下脚步,转过身,夕阳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投下深深浅浅的阴影。他看着杜涛,浑浊的眼睛里没有了会议室里的激动,只剩下一种深沉的困惑和近乎天真的疑问:“小杜啊,你说……那些神仙老爷们,戴着那树脂做的面具,闻着那塑料味……他们能习惯吗?”杜涛看着老人认真的神情,心中百感交集。他认真想了想,给出了一个诚实的、带着点无奈的答案:“秦老,神……或许能习惯万千变化。但是……戏里请来的那些老祖宗,那些一代代看着桃木面具、听着咱们锣鼓点传下来的先人……他们,可能真得花点时间,才能适应这树脂的味道和新锣鼓的调门。”出乎意料地,秦老听了这话,咧开嘴笑了,露出了缺了一颗门牙的豁口,笑容里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达和淡淡的苦涩:“嘿!那就让老祖宗们先慢慢适应着吧!咱们……也慢慢等着。兴许,等着等着,路就通了呢?”昏黄的走廊灯光亮了起来,将两人一高一矮的身影投在光滑的地面上。影子被拉得很长,一长一短,像是两根尚未对准、针脚凌乱的线头。它们笨拙地、试探性地靠近着,努力想要将断裂的“传统”与奔涌的“现代”,重新缝合在一起。这过程注定艰难,但至少,针线还在手中,希望,也未曾完全熄灭。静水深流,桃木微澜,博弈仍在继续。作者的话蜀北布衣作者07-25这一章有许多科技术语与射箭提阳戏的特定表达,不知道大家看起来晕不晕,我是尽力把他们写的清晰和简单了。下一章,我们去看看青川薅草锣鼓的老朋友们,再让杜涛跟王姐增进增进感情,最后埋个伏笔:白龙花灯,既是当地非遗,也是王姐心中之痛,怎么的,也去传承守护一下。击鼓传薪,蓝途共生一、选址日:细雨润新芽初夏的青川镇,雨水格外丰沛。细密如丝的雨点,不急不缓地从青灰色的瓦檐滑落,织成一道朦胧的水帘。雨丝轻柔地冲刷着老戏台残留的基石和几根倔强未倒的梁柱,洗去经年的尘埃,也洗出一股淡淡的、带着岁月沉淀的松脂清香。空气湿润而清新,仿佛大地也在为新生的希望做着洗礼。今天并非动工的日子,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青川薅草锣鼓传习所重建选址与设计方案评审会。金鼎地产将工地旁一处临时指挥棚精心布置成了评审室。棚内简洁明亮,一块大白板立在中央,几把折叠椅围成一圈,中央小桌上放着一壶热气腾腾、姜香四溢的红枣姜茶,驱散着雨天的微寒。骆峰本人没有露面,代表公司的是项目部王副总。他脱下了平日一丝不苟的西装外套,白衬衫的袖口高高卷起,露出结实的小臂,少了几分商人的精干,倒显出几分实干家的利落。他手里端着纸杯,笑容可掬地为陆续到来的评审组成员——杜涛、王秀芬、镇文化站代表、以及市非遗中心派来的技术员——添上热茶,姿态放得很低。“各位老师辛苦了,雨天还劳烦大家跑一趟。”王副总将一台平板电脑推到桌子中央,屏幕亮起,清晰展示着三套精心修改的设计方案。“这是根据上次专家意见和杜科、王姐提的要求,我们团队加班加点赶出来的最终稿。核心思路是:“尊重历史、功能融合、面向未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昭昭知意 死遁后黑莲花他炸了+番外 霸宠100分:重生萌妻狠不乖,番外 成了阴暗比死对头的宝贝猪 高甜!爹系男友不背单词就要打手 怪物们都被我训成小狗 雨夜归灯前 长途夜车+番外 野兽神明+番外 沙雕女A,秀翻星际 赊月色+番外 群星归位之后[无限流]+番外 无限地狱:被拘捕的灵魂 谜题 脉脉至遥迢+番外 我靠反复死遁让男主走虐文剧本+番外 我在网上拍了个男朋友[刑侦] 被读心后兄弟们学会了演戏(清穿) 豪门对照组太太咸鱼了+番外 河狸豆包的冒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