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孤岛电台+番外 > 第26章(第1页)

第26章(第1页)

徐卓呆年纪比范烟桥和李肖白都要大,做过演员,演过话剧,也演电影,在影艺界积累了不少人脉。后来专攻编剧,脑子活,写稿快,拍一部红一部,运气不是一般的好。“汤小姐,你要我讲哪一篇?你点。”老徐把桌上的《古文观止》翻了翻,敢情是把书当成点歌单了。“前两天老师讲了《滕王阁序》和《归去来辞》,我念一遍给老师听?”“好。”汤小姐认真念了起来。这几天下了节目,她手不释卷,一直在琢磨。这古文可不好念,有韵脚,有对仗,气在哪里断,哪里连,都有讲究。读错了意思就破掉了。两篇文章念完,老徐评价颇高,说小汤年纪轻轻,把意思理解准确已经不易,读得抑扬顿挫,引人入胜,那就是功夫了。小汤翻出了《上梅直讲书》,请先生指点。老徐看了一遍文章,“你喜欢苏轼?”“是,他为人洒脱,不怨天,不尤人。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我以前,认识个人,叫汪优游。我和他合办过一家电影公司,就叫开心。只拍喜剧片,专治不开心。”说着老徐自己笑了起来,“苏轼这一篇,很对我胃口。做人呢,遇到懂你的人,最快乐。”“可是我还没遇到懂我的人。”“不急,你还年轻。苏东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才25岁。他中进士时候,梅尧臣是考官。你看苏东坡多会夸人,先夸欧阳修,为人如孟轲、韩愈,然后夸梅尧臣,‘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就是说能和欧阳修做朋友的人,也不是一般人。接着说‘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自己得长大几岁,才读得懂先生们的文章。梅尧臣很喜欢苏轼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文风,而欧阳公也因为苏轼不做流于世俗的文章而录取他。之前十几年只听过名声而从未谋面的人,有朝一日居然成为了知己。”“一场考试改变了苏轼一生呢!”“是的,重要的是遇到懂他的人,惺惺相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汤小姐见徐先生茶快喝完了,忙续上水。“‘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梅的官衔不高,人品怎么样呢?‘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神态温和,文章宽厚,文如其人。‘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一定有乐于此道的原因,苏轼愿意向他请教。你看,他是把及分析完了,小汤转换了个话题:“先生,拍电影比我们广播有趣多了吧?”“电影周期比较长,光是剧本阶段就要磨很久,拍起来也是个大工程,各个工种都要配合。别看我拍的是喜剧,拍的过程可不轻松。广播和电影不一样,广播靠听为主,说话的分寸和层次就很重要了,你的节目,你就是女王,控制一切。”“哟,那我也愿与闻焉。”☆、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徐卓呆面授机宜:“节目以你的名字冠名,你的声音实际上成了节目的商标,就像大世界门口亮出的‘沈筱英’三个霓虹灯大字。你的风格也是栏目的风格。你现在规划了几个小栏目?”“有国文欣赏、爱心行动、正点新闻、鸿雁传书、我听侬讲,目前就五个。”“鸿雁传书就是回复听众来信吧?”“对。还有我听侬讲就是接电话。”“三友的广告,尽量淡化、软化。如果它有什么新品促销,你就当作社会新闻来做,放在正点里播掉。老百姓讲好过你来讲。你的爱心行动就很好,帮企业做形象,也树立你的形象。”“说到形象,秦老板说要拍宣传照呢。让我去烫一个电影明星那样的发型。”小汤翻了翻手头的《良友》画报,从几款发型中反复比较,“胡蝶这个?”“你和她有点像的,面架子小,比较上镜。看镜头的时候,身体不要正对着,侧45度,记得下巴收一点,显得脸瘦。”“我看沈筱英最近也换了发型。她之前就是做我这个时段的。”“她年初才刚刚生了小孩,是个男孩。”“她的节目那么多,真是家庭事业两不误。大美、大中华、金鹰、鹤鸣……好几个电台请她上节目。”“对,最近她都不是自己上节目,而是安排她们剧团的人轮番唱,从中午12点到晚上十一点多。”“整个剧团倚仗她的名声。”“申曲四大名旦,都不是浪得虚名。”“听说她是嫁给黄金荣?”“我听说的是黄老板送她一枚三克拉的钻戒,向她求婚,但是她没答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在另一棵树上的花  焚心之证  潮水漫过警戒线+番外  月满西楼  野兽神明+番外  赊月色+番外  苍州守火人  霸宠100分:重生萌妻狠不乖,番外  我的普通女友  长途夜车+番外  玩笑沦陷+番外  拆迁风波+番外  望岭路29号+番外  河狸豆包的冒险之旅  雨夜归灯前  晚风家园  热烈如野  有风初霁+番外  谜题  高甜!爹系男友不背单词就要打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