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对照组在大杂院吃瓜 > 第44章(第1页)

第44章(第1页)

说到这里,林颖忽然想到一件并不相关的事情,家里的自行车都是她在用,邵明远虽然也要上班,但是都是走路半小时到医院,从来没有骑自行车上班。

而苏贝贝家里,自行车倒是钟旭用的多一点,苏贝贝想用自行车,还得问她借。平时上班,她都是走路去的。

苏贝贝在的机械厂比钟旭的厂子要近,其实钟旭完全可以带着苏贝贝绕一点路,带着她去上班的,可他却从来没这样做过。

邵明远和钟旭相比,果然还是邵明远好一点。

听到林颖说的话,邵明远有些失望,他接过信,拆开来一看,道:“这信我是写给我老师的,大学时的老师,上次我多方打听,知道了一种手术叫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这种手术,或许可以救的了李大爷。

这种手术于196o年第一次在外国实施,去年在华国也有了先例,我老师认识做手术的郭教授,我请求他帮我找一些资料,看看适不适合李大爷,或许李大爷就有救了。这封信里装着的就是老师为我找到的资料。”1

而此时林颖的关注点却在另外一件事上,刚刚病房里吵架的那几个人,有一个同病房的大爷管他们的父亲叫老李头,这个老李头,和李大爷会不会有关系呢?

“这个李大爷,就是刚刚吵架那几个人的父亲吗?”

邵明远点了点头:“是,就是他。我之前没见到这个大儿子,还以为他们家里挺好的,结果等大儿子一来,才知道原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李大爷家里也不是人人都好的。

他的大儿子,就是刚刚躺子地上耍无赖那个,就特别不赞同做手术,当然最开始的时候他没有像现在这样直接说没钱。

刚开始的时候他说的是害怕老人年纪大了下不了手术台,也害怕老人手术完之后有后遗症什么的。

这种手术毕竟在国内还没有几年,手术的危险性比较大,需要的医药费也多,后续的治疗结果也不能保障,后续的维护、护理也是问题。没有人敢给这个保证,我也一样。

我的老师,也就是科主任,他虽然去学习过,也旁观过,但是真正自己做,却没有过。

李大爷本来是想做手术的,毕竟李大爷觉得自己还年轻,才五十六岁,起码还有十几年可活,但是他大儿子这么一说,他也比较犹豫,我就说可以再想想。

后来就是其他几个儿子女儿都知道了,也都支持做手术,只是大儿子一直不支持,坚决反对。

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在医院吵架了,起先还避着人,现在就直接在走廊吵了,越吵越厉害,最后反正大儿子就是不想出钱。”

林颖有点好奇:“那老人现在是怎么想的呢?”

第51章

林颖是觉得,这家里的不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儿子嚣张无赖至此,其他几个兄弟姐妹闷不做声忍了这么多年,肯定是有父母的原因在的。

或许因为父母偏心,所以大儿子就养成了习惯,认为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只要自己哭,父母就会给自己想要的。

而其他不被偏爱的孩子却要不断地通过自己的懂事来向父母证明,自己也是有价值的,以此来祈求父母的关心与爱。

但是最开始,肯定是有原因的,父母也不可能就是毫无理由的就偏心其中一个孩子。

哪怕是因为最大的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所有的第一次都给了老大,又或者是因为自古以来重视长子的行为,也不会纵容大儿子到这种地步。

邵明远叹了口气:“老人当然是后悔,其实李大爷也和我说过,他当年偏心大儿子是因为大儿子小时候贪玩,从墙上摔了下来,摔到了头,在医院住了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

虽然医生给李大爷说是大概率没事,但是李大爷和他老伴儿总是觉得这摔到头了怎么能没事呢?总是不放心他。

哪怕之后老二出生,他听人家说家里老大因为父母对小的太过关注,忽略了老大,导致子女之间关系不高,也觉得说不能偏心小儿子,要对老大好点,尽可能一碗水端平。

但是他本身就关心老大,这下补偿过头,一碗水又没端平,实际上还是偏心老大的。

而后九岁大的时候,父母一个上班,一个在家看顾老二以及刚刚出生还要被人抱着的老三,没空管他,也觉得这个年级的小男孩一会儿儿不管没什么事。

这个老大就自己出去玩儿,就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老大又差点被人贩子抱走,李大爷和他老伴儿找了三天三夜,才在火车站找到了,差一点儿子就这么没了。

从这之后,李大爷和他老伴儿就更是觉得是自己对不起大儿子,因为小的忽视了大的,之后对他更好了。

随后哪怕是再生了四个,李大爷和老伴儿也都是对老大最好。只是没想到,这样养着,到最后居然是这个老大对父母最不好。”

林颖也大致明白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愧疚,李大爷和老伴儿一直都在给儿子付出,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儿子也习惯了索取,这一下子变成了他们索取,儿子付出,儿子自然不愿意了。

而其他的孩子觉得,不患寡而患不均,爸妈都能给大哥那么好,为什么就不能对自己这么好呢?

就算因为孩子天生对父母的孺慕,以及父母养大自己的恩情,孩子很难怨恨父母,就算是对他们不公平,父母老了,仍旧会对父母好,但是对于占尽了便宜的大哥,就很难有好感了。

尤其那个老二好像和他哥也就差三四岁的样子,小的不知道,一出生就是这样,他可是知道差距的,五六岁大,也已经有了记忆了。

不知怎的,林颖就想起了前世自己的一个同学,最开始的时候,林颖还以为这个同学特别穷。

每次看她都是在食堂打一碗米饭,然后挑食堂一块钱的特价菜,点两个素菜,最后再去拿食堂的免费汤,这样两块五就能解决掉一顿午饭。

特价菜之所以成为特价菜,是有道理的,夏天的土豆丝那都不是炒熟的,而是煮熟的,一点也不脆,蚝油包菜也就是加了点盐,加了点酱油,最后一大锅菜可能就来一点点的耗油,软趴趴的,一点也不好吃。

所以哪怕便宜,也很少会有人去买,一般的素菜也就两块五,即使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不会为了省这么三块钱去打特价菜,可就是这样的菜,她吃了三年。

一个夏天就三件短袖换着穿,穿的领口变形,坠成v字,也不会换,春秋就是劣质的校服外套,冬天的棉衣穿了三年,早就不不暖和了,还在继续穿。

等到高三时,林颖才知道,这个同学的弟弟就比她低了一级,就在高二,名牌鞋穿着,果子手机拿着,才高中生而已,一身衣服决不下于三千块。

周末也是和朋友各处去浪,去游泳、冲浪、滑雪,想看演唱会,没抢上门票,加价从黄牛那里买,一下子几千块就出去了,过的十分潇洒。

等到林颖上了大学,那位同学和她和她上的一所重点大学,至于她弟弟,则是上了个非常普通的本地二本。

可就算是这样,等到她爸生病手术,他宁可把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女儿叫回去照顾,也不把打车就半个小时的儿子叫回去。

那个同学生在新时代,长在新时代,怨恨父母,怨恨弟弟,不想休学回家照顾父母,但是父母威胁她,不回去就不给她交学费,她最后还是回去了。

这个故事的结局最终还是好的,她爸病情展迅,一个没抢救过来,死了,她妈在开车去看儿子的时候听到了这个消息,一个没注意,撞树墩子上了,出了车祸,也没了。

因为两个孩子均已成年,又没有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姑姑婶婶,按法律规定,遗产平分,就这样,林颖的同学拿了一套房子、五十万存款回去上学去了。

等林颖第二次听到她的消息时,已经是她放弃都学校的保研名额,申请到了国外一所顶尖院校,出去读书去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贵族学院的F3突然消失后+番外  蓝色漩涡CP  康熙后宫生存手札(清穿)  尾冬CP  佞相夫人要守寡  纯阳圣体  攻二和攻一喜结连理后  蒙眬的快穿文  我,榜眼,打钱  下一个雨季+番外  农家娘子好种田  和熹传奇  强撩!  年少不知宿敌好  末世来临,我靠文物打卡系统成神  大理寺打工人(美食)  春分见你[先婚后爱]+番外  第一领主  丑妃京华:宁负江山不负卿,番外  将军被我强娶豪夺了(女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