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王熙凤便给平儿又找了个敦厚人家做终身归宿。十年后,王熙凤把巧姐儿留在家里,招赘了一个脾气好、嘴儿巧、心思活、能吃苦能撑场面、却就不爱考试的女婿。巧姐儿生了一儿一女。贾琮起了贪心,极力在姑爷面前说儿子要认祖归宗之类的话。姑爷回来提醒岳母:“这个叔叔孩子接近不得。”王熙凤却心平气和地真让孙儿跟了女婿姓,但自己的所有家产却都给了孙女儿:“你爹就很好,你也招赘一个这样儿的回来!”守寡到四十年的时候,朝廷想给王熙凤发一座贞节牌坊。王熙凤那时已经有些糊涂了,手里的产业都交给了女婿打理,听见牌坊这个话,强睁开眼睛问:“要钱吗?“不要钱就给我弄一座。“要钱的话……我明儿就能再嫁,真的!”圣昭仁孝宪安太后薨逝于昭明二十年夏末。老人家临终时,看了昭明帝半晌,眼神复杂,最后只留了一句:“别太任性,你父亲吃过这个亏……”昭明帝号啕痛哭。太后娘娘一生无儿无女,便拿他当亲儿子、拿黛玉探春当亲女儿,悉心教导、用心呵护,甚至比亲娘还要周全。昭明帝下令,举国服丧三月,有品级的人家须为太后守孝一年,不得宴乐、不得嫁娶。还待再苛时,皇后出面劝阻,昭明帝勃然变色,指着皇后的脸大骂不孝,又挖苦裴家教养。皇后委屈得大哭。陶行简见势不妙,忙把黛玉和探春都请了来。两个人正是伤心欲绝的时候,哪会对昭明帝好言相劝?一个连一个的大怒,阴阳怪气,几句话便把昭明帝顶到了墙上:“古往今来的皇帝都没有您孝顺!“先帝自是不如您的,别说先帝,便是太祖圣祖,哪一个在孝字上越得过您去呢?!“快让人传扬出去!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知道!“翰林院呢!?快去编了话本子出来!让普天下那不识字的人也得颂扬咱们陛下的一片孝心感天动地!”昭明帝被噎得干瞪眼。之前的旨意是礼部帮着参谋的,已经算是本朝丧仪的顶格儿了——便是太上故去,也不曾禁过民间的婚丧嫁娶。若他真的再往前走一步,更加苛刻地要求天下,只怕一转脸,这帮文人便会变着花样嘲讽此事。即便不敢直说自己,说不准便会迁怒太后她老人家。看着他沉默下去,黛玉这才平了气,又劝:“要不怎么说知子莫若母呢!“母后临终,最怕的就是您会由着性子哀悼,所以特特留下‘不要任性’的话给您!“我知道陛下从来不畏人言,可总该敬畏千秋史书。“皇后娘娘是为了您好,您别不领情。”昭明帝有了台阶,这才叹了口气,自己低着头又擦泪。探春便去劝皇后:“娘娘受委屈了。“皇兄这时候伤心难抑,一腔愤懑无处发泄,可不就冲着最亲的人来了?“您是他的妻子,万般委屈,也只得忍着。“我们当妹妹的,替他给您赔礼,请您多担待他罢?”说着又要行礼,黛玉这边也点着头屈膝下去。皇后脸上有了光,这才止了泪,又来跟昭明帝说话:“都是臣妾不会说话,才没让陛下领会到臣妾的苦心。”探春讶然,看了她的背影一眼,又看一眼已经目光冰冷的黛玉,自己也闭上了嘴。昭明帝将这一番官司看了个清楚明白,却不欲在此时横生枝节,摆手道:“你的确不会说话,朕领教过多次了。“好在也不用你多说话。“太后丧仪隆重,内外命妇都看着你,你不宜离开太久,回灵堂罢。”皇后又要哭时,黛玉和探春却抢在她前头开口:“既如此,臣妹先告退了。”昭明帝颔首。二人抢先离开。无人在侧缓颊,皇后看着昭明帝的冷脸不敢再闹,略说了两句“保重身体”之类的客套话,悻悻退下。昭明帝恨恨地指着窗外,对陶行简发牢骚:“我对她们还不够好?倒帮着外人来骂我!”“若不是为了您和太后的名声,您当她两个愿意来蹚这趟浑水呢?还饶上皇后一顿指桑骂槐!”陶行简也不高兴。他叫他心爱的世侄女过来,是为了救皇后。皇后倒好,转过头来挑拨皇帝和两个帮忙的人的关系。陶行简越想越生气,忍不住抱怨:“您娶皇后怎么越娶越蠢?“这个除了比先皇后胆子小些、家里知分寸些,其他的可跟先皇后没差什么!”昭明帝白了他一眼:“你懂个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带崽跑路后,前夫他疯了 时光温暖你,番外 锦医春色 快穿,疯批大魔王她大杀四方 快穿修罗场:路人甲她娇软可人 战神王爷的重生小王妃 清穿:狐媚子的独宠日常 恶毒点好,男主们都跑不了 完蛋!我穿成了万人迷对照组 被调包后,重生大小 姐风生水起,番外 天王 快穿万人迷:各路大佬齐聚火葬场 穿为未来女皇的炮灰渣A+番外 万人迷她不是合格黑化女配 王爷跪好,王妃她是玄学大佬 快穿之祸水一滴泪,男配酥断腿 世界不允许我撒娇,我发疯当颠婆 快穿:满级大佬她独宠反派 首席老公溺宠狂野娇妻,番外 风露立中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