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里到四河村路途过于遥远,不像大妮二妮就去隔壁村,人抬着轿子走过去就行,三妮是坐船过去的。婚礼,昏礼,这边的传统规矩本来就是夜里迎亲,男女双方安排好迎亲人员名单,按分工写在红纸上,并贴在墙上公示。有与新郎新娘生肖冲突的,不能进入迎亲名单。迎亲队伍里会有伴娘、老嫚,就是喜婆;太公,即有子有孙有威望的长辈,职责是拎“子孙灯”;抬轿、举手把、敲对锣者,少则16人,多则28名,统称为行郎。迎亲队伍大都是在正日前一天的晚餐后出行,若距离有数十里之遥,那午饭后就得出发了,到达对方家已是黄昏,于是便在对家就餐,称为“行郎酒”。行郎酒结束后,行郎敲锣打鼓催新娘上轿,待催锣三通,行郎吃汤团,意为新娘可以上轿了。吃完后,新娘在老嫚的搀扶下,由送舅爷、伴娘、亲朋好友等共同送入花轿。4个轿夫大摇大摆地抬起花轿迈向河埠,将花轿稳妥地停放在轿船中舱,行郎与岸上人员挥手告别。迎亲轿船一路稳行,鼓手一路吹打,嘀嘀哒哒的唢呐吹着喜庆曲调,轿船途经桥梁都要放铳鸣炮,以示辟邪。嗯,就是回到出发地点,大概也是半夜了。大半夜的男方还要鸣炮奏乐,所有亲朋好友还要到岸边迎接新娘。花轿抬到客厅后,还要一直等着,等到做亲时辰到了,两个小孩手捧蜡烛台,点燃红蜡烛迎接新娘出轿,再进行一系列的拜堂流程。而且拜完堂,送入洞房后也不是就结束了。新郎新娘在洞房新床上并排坐着吃完汤团后,新郎就得出新房,这一晚上是新娘和伴娘还有老嫚一起睡的新房,新郎另外单睡。等天亮了,男方再举行婚宴,新娘新郎一起为长辈、亲朋好友敬酒。散席后,再做一些整理工作,在这一天结束的晚饭后,新娘新郎才可以同房入睡。等于结个婚,得熬差不多两天一夜,着实有点过于折磨人了。以前人结婚专挑农闲,因为这样第二天就算直接回家睡觉也没事,而现在,很多人都是要去上班的,无论是谁都不能陪着这么熬。再者,齐进舟家里就他一个人,就算厂里的那些叔叔家里一起帮他操办,在那70平的小屋里开席也是件十分麻烦的事情。于是三妮便要求把这规矩改动一下,她直接正日凌晨出发接人,路上来回加起来估计5个小时左右,就算在齐进舟家里的待一会儿算它7个小时后回到四河村,那也就是10点左右。这天是周四,除了接亲送亲的人都请了假以外,很多来喝喜酒的人都是要上班的,那中午就简单吃一点,晚上再摆酒,吃完酒后,新郎新娘入洞房,其他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本来她们就是迎婿,和普通嫁娶会有些出入,这个提议被很好的接受采纳了。主要可能是大家也苦传统太久了。凌晨三点,三妮带着人和船,从四河村这边的河埠出发。五妮专门请假回来参加她三姐的婚礼,顺便和四妮一起给她做了伴娘。老嫚则让蔡银玲和老石媳妇儿代替。太公是贾师傅和陈金水,抬轿的人一般都是哥哥弟弟辈的,本来是可以让林书赶上,但今天抬的是新郎不是新娘,十四五岁的小少年都被pass了。抬轿的就变成了三妮的两个姐夫,还有齐进舟那边,张师傅的儿子和另一个厂里叔叔的儿子。他们跟老石媳妇儿都是前一天晚饭后一起过来。另外举手把的、敲对锣的,也都是村里的年轻人,加上船夫和新娘,加起来一共是22人。越市是水网地带,90年代前,城乡迎亲的交通工具主要就是船,一般把新娘乘坐的船叫做“轿船”,另一只是“鼓手船”,专门为吹打奏乐的人所乘,这两艘迎亲船都需要有船篷,并在船篷上贴上数副双数的红绿对联。后面再跟着6艘接亲的小船,一共8艘,都得是双数。梁生娣本来也想贡献出自己的小船,结果被一众商量亲事的人都嫌弃小了点,轿船起码得站下6个人,而接亲的船不仅要站人,到时候还要放新郎的嫁妆的!船篷最好都拆掉。梁生娣这船实在是不够看,还是一边玩去吧。最后都是问喜行租的船,只要钱到位,喜行完全可以鼓手轿船一条龙服务。而那边,齐进舟也都准备好了,就等她媳妇儿来接人。厂里一些小年轻本来还有点放不开,因为齐进舟是上门女婿,多少有点那什么,父母都叮嘱过让他们别瞎说话,怕刺激到齐进舟的自尊心。结果小齐同志好像根本没这玩意儿,自己张口闭口就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快穿:疯批大魔王她不走寻常路 阴间升级法 真少爷被假少爷缠上了+番外 女皇的狐仙 成为我的玩物吧 不做备胎,乔小 姐跟别人官宣了 揍敌客家不存在的女儿 掳走男主他哥后 女配心有不甘[快穿] 求夫人疼我 有事跪下说(女尊) 末世女只想种田 我推为什么不买我的谷 疯批暴虐帝王的柔媚女人+番外 系统,宿主总想走捷径 俺的骚逼女友与淫荡修罗场 柯学补全光之种的可行性+番外 诺斯特姆生存手札+番外 说好的攻略男主呢 红裙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