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 第80章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第2页)

第80章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第2页)

最后就是道家了,在道家看来,你们这些中原人也太想不开了吧?人世间就这么点事,有什么好争的?道家的态度非常超脱,非常超然。

道家这种超然物外的思想,通过其代表人物庄子和惠施的一个故事就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庄子和惠施是好朋友,惠施当时在魏国任宰相。有一天,庄子路过魏国,就想去见见好朋友惠施。有人跟惠施打小报告说:“庄子到魏国来,其实不是为了看你,而是想取代你宰相的位置。”惠施一听特别紧张,因为庄子很牛逼、很厉害。

所以惠施赶紧下令全城大肆搜捕庄子,搜了三天三夜,目的就是想把庄子搜到后赶出魏国。

庄子听说了这个事情之后,主动跑去见惠施,并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凤凰。凤凰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就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了一只腐臭的老鼠。凤凰正好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想用你魏国的相位来恐吓我吗?”

说完,庄子飘然而去。

庄子用这个隐喻,暗指自己是凤凰,惠施是猫头鹰。而惠施眼中的官位,就是庄子眼中的死老鼠肉。庄子是凤凰,才不会在意那些臭老鼠肉呢!可见,庄子的心胸多广、气度多高。

你看,道家思想多超然脱俗呀!要知道惠施也不是简单人物,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学过的一个成语‘学富五车’最初就是用于形容惠施的。

所以,对于‘人世间的事情该怎样才能搞好呢’?以及‘国家应该怎么样治理才算合理’?这样的命题,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老子一定会反问你:‘搞什么搞?最糟糕的就是你们儒家、法家这帮非要搞事情的人,你们以为这样乱搞能把社会搞好吗?大自然几千上亿年,从来没人去管过,它不也挺好的吗’?

道家认为社会就是被那些非要搞点事情的人搞坏的,为今之计,就是要杜绝那种非要搞点事情的想法;顺其自然,让社会、老百姓自由自主地活动,事情自然就会好了。

这就是道家所说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但是,理论总归是理论,总归是要为现实服务的,历史还在继续。

齐、楚、赵、燕、韩、魏、秦七雄并踞,互相争霸,当时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对各国君主来讲,提升国家的战争效率成为了国家的重要战略。自然哪家思想能提升战争效率,君主就会采用哪家。

通过前面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到,儒家显得太迂腐,道家又追求出世,只有法家在提升战争效率最有优势。法家认为,传统已经失去了作用,要想富国强兵就得变法,必须革新。

当时的国家在没变法之前,一个人的身份高低和阶层是世袭的,贵族世世代代都是贵族,穷苦百姓世世代代都是穷苦百姓,甭管你咋折腾,都不可能会调换身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诚然,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就没办法刺激人们打仗的欲望,尤其是没办法刺激底层老百姓的欲望。而一个国家老百姓占大多数,在那个冷兵器的年代,如果没有办法刺激老百姓,这个国家的战斗力就难以被激发;

法家提出,传统的血统论、世袭论应该靠边站,一个人的身份高低应该改成由其从战场上拎回来的人头数量决定。这个机制实在太牛逼了,极大地刺激人们争先恐后地去打仗,尤其能刺激底层老百姓,战争效率自然大幅度地提升。

本质上,法家的法治是让人们去私利,趋公利,将私利的方向引导到公利上,为公即为私,所以人人都热衷于为公,为国家出力。

法家的这套逻辑一出,厉害得不得了,魏国是第一个变法的国家,这就是着名的李悝变法,魏国变法之后,立刻变成了超级强国,把当时还没有变法的秦国打到函谷关以外去了,后来,各国都开始效仿,纷纷进行变法,慢慢地魏国的优势就没有了。

除了外部因素导致魏国衰败,还有一个原因是魏惠王干了一件蠢事,拒绝了当时来魏国找工作的商鞅,遭拒的商鞅跑去了秦国上班,便有了后来着名的商鞅变法。

商鞅在秦国把法家的逻辑运用到了极致,秦国是最晚变法的国家,却后来者居上,最终完成了天下的大一统。

百家争鸣,最后都输给了法家;七雄争霸,最后都归于了秦国。

秦国统一天下后,继续沿用法家思想管理国家。可奇怪的是,战争年代牛得不行的法家思想,却在短短十几年后,使得秦朝到秦二代就挂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法家变法的目的,说得好听一点是提升战争效率,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靠打砸抢掠其它国家来滋养自己的国家。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朝廷需要开支,将士需要军功,别的国家都被灭干净了,那还能抢谁呢?这时还沿用法家思想治国的秦朝,愚蠢地通过掠夺百姓来滋养朝廷。

这种内卷的统治注定不能长久,很快就发生了由陈胜、吴广领导的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因为迟到要砍头,造反也要砍头,那为何不搏一搏呢,所谓‘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两人于是就带领老百姓反抗。

陈胜、吴广带领老百姓反抗的口号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很类似于法家关于血统论的措辞?

最后,秦帝国在第二世就亡国了。所以才有了后世那句名言,叫‘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所以啊,历史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秦帝国一灭,历史进入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夺得天下,对天下进行了分封,对天下进行分封后,又出现了各路诸侯。

然后就是历史在重演,只要战乱,那就是法家逻辑的天下,但天下最终却落入了刘邦手里。

刘邦统一天下后,摆在他面前的还是这三条路:儒家,法家和道家。

在当时的帝王眼中,习惯性地认为儒家过于迂腐,更何况再加上刘邦的出身对吧,那更是这么看儒家了;但同时,他也很清楚如果按照法家的路线,走秦国的老路,也必死无疑。

思来想去,无奈的刘邦,最终选择了用道家思想治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治愈系小萌崽的团宠人生[快穿]  凡人修仙魔仙韩立  覆水可收  恰似梨花又香风  携剑之言  一个人赏樱  无路可走,请君入瓮(1V2)  雪落下就吃掉他  文豪龙套  快穿之病娇大佬不能撩  无限  齐神补天,法力无边  穿进全息游戏搞基建  欲望同人小说—唐晶,乐乐,杜丽的故事  剑宫情事  入赘小少爷(女强 憋尿)  冷感  朝辞白帝  穿成团宠,大佬们抢着给我送别墅  一个人赏樱(H 短篇合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