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牧,他要军功干什么?这事甚至不能上报,一旦被上面发现异常,云中的守将庞煖就会被迁怒。云中的将士收拢着同袍的遗体,面露哀色,李牧静静地凝望他们,有些愧疚,但没有说出口。有些事总得有人来做,若是不把匈奴两万主力拖在这里,那端老巢的行动就不会那么顺利。草原上的胡人就像蝗虫和蟑螂一样,繁衍得太快,杀了一茬还有一茬,只要草原还在,总会有游牧民族在草原上放牧,而因为他们的生存方式扛不住天灾,没有任何躲避与应对风险的能力,只要牛羊死得多,就会萌生去抢掠农耕人民的想法。李牧的应对方法,就是把胡人杀光,都死绝了,北地的黔首就安全了。李世民的方法其实很多,但他也非常欣赏李牧这样的做法,干脆果决,不留祸患。“将军有没有考虑过去我们秦国?”两辈子都有人才收集癖的李世民很自然地开口。“去秦国?”李牧觉得很荒谬。“对呀,秦国。天下纷战数百年,将军们在各国跳来跳去也是寻常的事。譬如吴起,先在鲁国为将,后投魏国,创建了魏武卒,又因被猜忌前往楚国变法;“乐毅将军,起先也是赵国的,和将军你一样,赵武灵王死后,他去了燕国,很受重用,被拜为上将军,联合五国攻齐,差点灭了齐国;“远的不说,近的还有你们赵国的廉颇将军。李将军不仅认识廉颇将军,同朝为将,还联手作战打过燕军,也算有些交情吧?廉颇将军后来因不满被乐乘接替,得不到赵王重用,离赵就魏,后又去楚,抱憾而终我算算,廉颇将军去世时八十来岁,距今不过才十三年。“赵国从来不缺优秀的将领,只可惜,缺优秀的国君。这一点,没有人比李牧将军你,体会更深刻吧?”李牧:“”这人真的不是纵横家吗?口舌锋利如刀,苏秦张仪也不过如此了。发动嘴炮李牧沉重而疲惫地摇摇头:“我不会去秦国。”“为什么?”李世民直白地问。“我是赵人。”很简短的四个字。“可是秦国现在的朝堂上,有很多很多他国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更别提还有以前的。”他一个一个数给李牧听,生怕对方对秦国的历史和现状不够了解。“卫国来的商君,奠定了我大秦变法强国的基础,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魏国的张仪,张子,瓦解六国合纵,首创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亲秦;在魏国受到迫害的范雎,官至大秦丞相,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至今还在沿用;齐国奔秦的蒙骜将军,为我大秦立下赫赫战功,其子与其孙皆在秦国为将”李世民指指身边护卫的蒙恬,目光明亮坦然:“这位,就是蒙骜将军的孙子蒙恬,不知李将军听说过没有?”李牧还真听说过。他虽没打算奔秦,但话到这里,还是下意识看了一眼几步之外的蒙恬。真是好硬挺稳重一将领,跟李牧一比,也年轻,三十出头的样子,虎背熊腰,气质沉凝,看着就觉得前途远大、可堪重用。秦国的年轻将领,未免也太多了。李牧忍不住感慨,又忍不住抱怨,如果赵王能像秦王一样任用贤才,也不至于不能这么比,一比起来,以李牧的心志都会觉得秦王比赵王好一百倍。他不能被这个巧舌如簧的小秦将给带偏。“秦赵有仇,我不会事秦。”李牧回归正题,果断拒绝了。“哦,那将军知道郑国渠吗”李世民好整以暇,不紧不慢地游说。可恨的是,李牧偏偏知道,他甚至猜得到这小子下一句要说什么。“秦赵的仇,比秦韩大吗?韩国,都快被秦国吃光了,就剩最后一口了。可是郑国入秦,本是为了‘疲秦’,却兢兢业业修了十年的河渠。我们王上后来知晓他是间谍了,却不忍杀他,不仅留他继续为水工,还把修好的渠命名为‘郑国渠’,举世闻名,千古不朽。”李世民越说越起劲,乐呵呵道,“这样开明的君主,李将军从来没见过吧?”李牧深呼吸,努力告诉自己不要陷入对方的语言陷阱。但事实就是,这样的君主他确实没见过,连着两任赵王,都找不到优点来夸。君主与君主的差距,怎么能这么大?他自认绝不比王翦差在哪,怎么偏偏沦落到这种下场?“赵国容不下李将军,将军就只能离开。既然本就要走,那去我们秦国,有何不可呢?”能言善辩到得到儒法两家一致认可的小李将军,发动嘴炮,biubiubiu,一个没有打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足球]我说说而已 妃要出墙:太子今天绿了吗 觊觎难安CP 万界心机炮灰,我想上位很合理吧 农家俏媳:种地养崽养汉子 快穿之给我妈跪了 清纯圣女,怎么成病娇了? 黑心莲被始乱终弃了 大佬宠妻有点甜 再见,赵冬生 招惹CP 瞳性恋CP 逆时而来的恋人 提瓦特新执行官又走丢了+番外 有美清扬婉兮 萤火时代 猫,侦探,少女 综影视之女配的另一种人生 从此星辰不及你 替身王妃:冥夫,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