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那罗行舟就是太小心眼,自己看不开,似乎是非要找个人来怪罪一番,可能心中才能稍稍过得去。心中暗骂了会对方后,她端起茶碗正待喝口茶解解火气,突然察觉她对面之人异常安静。诧异抬眸,就见他正半阖着眼皮坐着,指腹有一搭没一搭抚着茶盖,脸上看不出多少表情来。“殿下?”她不明所以,迟疑唤了声。姬寅礼撩起眼皮看她,莫名轻笑了笑,“无事,就是想起了一事。喝会茶罢,待会困了就去歇着,好好养足精神。”陈今昭便也不多怀疑,端起茶碗来吹了吹就小口喝着。姬寅礼眸光柔情的看着她,她的一举一动,当真是如何都看不够。刚才他只是在想,若他置于那罗行舟的处境,会如何做?他眸里隐现抹晦暗。还能如何,要他认命是不可能的,他会去争去抢,就算上天注定不给他这份圆满,他也会拼命硬生生争夺出圆满出来。否则,要他此生能如何甘心。隔着茶桌,他伸手给她拭去唇边的水迹,屈指在她颊边轻点下,嗓音柔软的打趣,“花脸猫。”“当今天子,十三继位,韬光养晦,二十二岁诛嫪毐,平昌平君之乱,执掌秦国,厉兵秣马,夙兴夜寐,一日所批奏疏多达百斤,如今堪堪三十有六,便已一统六国,怎能不值得惊叹?”太子神采飞扬,抑扬顿挫地夸夸他父亲,言语之间的骄傲,表露无遗。“但这依然只是功。”头铁的淳于越强调。“那诸位听说过茅焦劝谏的故事吗?”太子言笑晏晏。当年他可劲劝嬴政,就是为了打造一个好的名声啊。这不就用上了?儒生那边静默了几秒,伏胜应道:“我曾经听往咸阳游学的友人提起过。太后参与谋反,秦王甚怒,迁宫而离之。茅焦劝谏秦王要事亲以孝,以君王之尊,为天下表率,彰显孝义。“秦王知错就改,即刻启程,带着太子亲自去迎接太后回来。母子俩和好如初,茅焦受封加赏,甚赞秦王。”“既如此,天子孝义有加,善于纳谏,竟不算厚德载物吗?”太子讶异道。淳于越一时语塞。“我以为是算的。”伏胜的语气越加和缓,“听闻太子当年尚幼,长伴君侧,从头至尾见证了此事。”“这可是我亲眼所见。”李世民对这人的好感也是噌噌上涨,笑意更浓,“如君所言,天子爱惜人才,不论国家,招贤之心,四海皆知。“文有我们丞相李斯,武有国尉僚,水利有韩国送来的间者郑国,甚至赵国的降将庞煖李牧,都能在大秦得到重用。不论出身,一视同仁。这等胸怀,六国之主谁人能比?”“封禅,与六国之主有何关系?”有儒生插话道,“当比的是先贤圣君。”“儒家讲究仁德,推崇王道。平心而论,任人唯贤,虚心纳谏,孝敬亲长,哪一项还不够王道?”李世民从容相问,“何况,还有太学。太学亦有许多儒生,他们可不像某些人一样,只知道‘尊古’,除了‘复兴周礼’,好像就没别的可说了。儒家之精义,难道不是仁义、礼治、王道与德化吗?”伏胜与叔孙通同时点头,点了又点,可见是非常赞成了。散装儒家,瞬间分崩离析。伏胜和颜悦色道:“我对天子有所偏见,只见其鞭策天下,未见其兼修德行。来的路上听闻新的政令,明年起赋税由泰半降至五分一,请问是真的吗?”“是真的。”李世民心花怒放,知道这局已经嬴了。果然,伏胜礼貌地作揖俯首,笑着倒戈:“吾观太子,有如日月,允迪厥德,谟明弼谐,[1]鄙人不才,封禅之行,欲求随往,不知太子可否允准?”“贤者随行,焉能推却?”太子乐了,“诸位但凡有意,皆可同行。只是这封禅的礼仪嘛……”叔孙通积极道:“封禅之礼,极为繁琐。上一次封禅,还是在八百年前。时移世易,周不用商礼,那秦又何必非得循周礼呢?”伏胜咳嗽了一声,显然对这句话有不同看法,但是欲言又止,没有跳出来反对。李斯激赏道:“正是!秦自有秦礼。”“周礼之中,适用的部分还是可取的。”伏胜低声。“这个可以慢慢讨论。”李世民神清气爽,“诸位有什么建议,都可以写下来,与我们丞相和奉常,一一沟通。哪天上山,用什么车,着什么衣,牺牲何物,祭词如何,是刻碑还是燔柴,先燃香还是倒酒……都可以议。”除了某些脸成猪肝色的激进分子,两边都勉强达成了共识,开始商讨各种流程和细节。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招惹CP 替身王妃:冥夫,求放过 清纯圣女,怎么成病娇了? [足球]我说说而已 大佬宠妻有点甜 猫,侦探,少女 从此星辰不及你 再见,赵冬生 逆时而来的恋人 万界心机炮灰,我想上位很合理吧 综影视之女配的另一种人生 快穿之给我妈跪了 觊觎难安CP 瞳性恋CP 黑心莲被始乱终弃了 提瓦特新执行官又走丢了+番外 妃要出墙:太子今天绿了吗 萤火时代 农家俏媳:种地养崽养汉子 有美清扬婉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