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乐妮的每一句话都条理清晰,即便如今在场的大部分人最初都与太学学生持有同样观点,可到了这时,也不禁开始思考起来。
那些原本抱着轻蔑之态的人此时也不由得微微变了脸色。
至于对面那些学生,如今的神态被沈乐妮驳斥到已然不复最初时的轻松。他们面面相觑着,神色有了一丝慌乱——
作者有话说:食货:和经济一词意思相近。‘食’指农业生产,‘货’指货币和商业活动。古代没有经济一词,所以用‘食货’代替。
前面关于丞相公孙弘病逝的地方已做修改,记错了,公孙弘还有两三年活头……抱歉啊啊啊!
第123章好诗
“可谁敢用国家安危,去赌那些商人的品性?商人重利是本性!”对面站出来另一个学生,高声反驳道。
沈乐妮道:“你说错了。重利乃是人之本性,难道就因为此,就畏畏缩缩不敢迈出一步?若国人皆如此,谈何让家国更繁荣昌盛?”
对方还要再驳论,可时间已至。接下来,便是双方的总结时间。
沈乐妮扬声道:“食货发展的根本因素,和生产力、钱财流通有关。而生产力与钱财流通,又与商业的发展紧密相关。所以若想要一个国家的食货方面变得更好,商业繁不繁荣便尤为重要。商业交流比联姻和亲更能使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保持时间更久,因为人是无法轻易放弃触手可得的庞大利益。”
“这,才是人之本性。”
“除此之外,商业还能带动更多的新事物出现,能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可养家糊口之路,例如运输一事,这其中包含陆运、河运乃至海运,包含甚广。又比如会出现许多种作坊,作坊越多,意味着所需的技艺便越多,这又可以为百姓提供各类学习及赚钱之道。若天下百姓皆有所事,从古至今的流民问题便能引刃而解。”
“再者,发展商业还可以促进各地道路的完善。而完善完备的道路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想必不用我多说。”
沈乐妮继续侃侃而谈:“所以,诸位不要光看表面,商业背后所涉及的,乃是一整个链条,牵涉到的事物非常复杂且全面。若商业发展好,便可带动许多方面的进步。诸位都担心商
业的发展会危急农业,乃至国本,但究其原因,是因为律法的不完善及监管的不到位。凡事皆需与时俱进,正如古时商鞅变法,不可否定的是商鞅改进了律法,很长一段时间使得秦成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之一。”
她顿了下,最后道:“我之所以举此例,是想告诉诸位,只要律法与时俱进,那么商对于一国,只会是利大于弊。一种事物究竟是害人还是利人,端看如何使用,以及如何把握一个‘度’字。”
沈乐妮言辞有力的声音回响在阁内阁外,虽然放眼四下皆是人,却都沉浸在她洋洋洒洒的这大段话里,安静到只剩阁外的蝉鸣之声。
坐于上首的刘彻低着眸,似有所思。
对面的儒生高声道:“总之,我方认为,国师说的都是空谈。自古商人误国之例不在少数,同样,古时对于管理商的律法不算多但也不算少,可依旧避免不了商人的逐利性。所以我方认为不能轻易改变商的地位,否则一旦出了事,就很可能危急国本。望诸位谨慎、深思!”
阁外的围观人群里瞬间嗡嗡议论起来。
“我怎么觉得,国师好像说的有道理??”
“是啊,以前从没想过,商业还能涉及到如此多的方面……”
“嘶!要是这么说的话,或可以扶商试一试?”
“尔等休要胡言乱语!”
“绝不可扶商!”
“扶商便是伤农!怎可行如此伤国本之事?!”
“妇人也懂国事?!”
“我看就是胡诌!”
“……”
阁外的争论声逐渐变大,或许有觉得沈乐妮说的有理之人,但大多数人支持的都是太学儒生。
而阁内人群也在小声议论,前面的五位评委也都拧着两条眉毛,内心的许多观点在相互碰撞。
本轮辩论比试到这里只剩下最后一个提问环节了,几位评委还没开口,上首的刘彻就忽然问沈乐妮道:“为何说,商业交流比联姻和亲更能使国与国之间保持时间更久?”
沈乐妮浅浅扬着唇道:“那臣有一问,若陛下眼前有两条路,一条是与异国进行商业买卖,双方除了各取所需,每年还可为国库进账几千万两。这条路既看得见好处,同时也因异国有自己所需之物,不会轻易与对方开战,对方亦是如此。那陛下是会选择这条踏在实处的路,还是会选择虚无缥缈的联姻来期盼两国之间经不起敲打的和平?”
刘彻没说话,但默然不语何尝不是一种态度。
“商业背后涉及的,除了国师方才所说,还有什么?”石庆问。
沈乐妮道:“商业包罗万象,人有什么样的需求,商业便可涉及到什么。凡你眼睛所见、你所能想到的,都可以和商挂钩。”
接下来的一刻钟,几个评委分别向两方问了一些问题,得到回答之后,各自思索了会儿,便开始为两方进行打分。
看见几位大人开始动笔,围观人群纷纷把脑袋朝那边伸过去。外面的人群因为有护卫拦着无法进来,更是急得抓耳挠腮。
终于没一会儿,几位评委放下笔,相互看一眼,然后举起了手里的布帛。
第一轮,沈乐妮以只比对方多六分的分数险胜。
得知结果,太学的学生登时就一脸不可置信,想要当场质问,可瞥见上首坐着的刘彻以后,只能把气往肚子里憋,憋的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听到传报结果的人说完,纵然围观的大部分人都很失望,却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在心里骂,有人骂评委纯属讨好沈乐妮,有人骂那些学生统统是废物。
第二轮比的,乃是作诗。
规则为由裁判出题,双方在两刻钟之内各作一首,最后进行打分。
几位评委正在讨论,这时刘彻开口道:“不如这一轮,便由朕来出题。”
君王既然开口了,几人也只好起身拱手道:“请陛下出题。”
刘彻想了会儿,然后开口道:“太学初建,在场学子居多,那便以‘志’为题吧。”
题既出,接下来便是两方的创作时间。太学诸学生立马开始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一堆人围在一起嗡嗡不停,可反观另一方的沈乐妮,却一副气定神闲之态。
明明看上去是寡不敌众,可倒让围观人群有种反之的错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读档重来 亡灵法师说他无法拒绝 我哥是Omega[GB] 沈警官的二婚老婆 别和前任谈恋爱 彭格列的致命特等资产 社畜炮灰他只想摸鱼 穿书文女主不想要后宫 当甲乙方一见钟情后 三个女儿,三个前任,三倍高额抚养费 玉腰藏春 再见塞纳河 安助理他没想谈恋爱 病美人被宿敌巧取豪夺后GB 闭嘴,赐婚 纲吉今天也在改变历史 女配靠画符续命[穿书] 我在星际捡垃圾造神装 沉睡夏日 系统她玩的花(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