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府学周围,禁止大声吆喝扰学。
相比在这儿,对于小贩来说,岂不是阊门和娄河那儿的市集人更多,生意更好。
但对于卫锦云来说,这可是放学门口。
在现代,去放学门口摆摊,卖火腿肠,辣炒火鸡面和寿司,那都是要先占位置的。
眼下平江府的读书人不一样,大多都喜欢文雅的东西,爱吃油炸是一回事,对她的东西感不感兴趣,是另一回事。
这是她的目标客户们。
卫锦云将推车停在了府学大门斜对面的一株大香樟下,默默收拾她的摊位。
两只包了湿布的陶壶先放在最底下,其上的水沫蒸吸热制冷,不会让陶壶里她一早煮好,浸在井里的薄荷水晒热。
“嚯,好别致的推车。”
一旁卖煎饼的钱娘子特地围着卫锦云的摊位转了一圈,“瞧你年纪轻轻,怎么将摊子府学门口来了......这儿的生意可不好做。”
“想卖些自家点心,补贴家用。”
卫锦云打开上头遮盖的一层布,“娘子要来块尝尝不。”
钱娘子盯着台面上摆着样式极好的糕点,有些吃惊,“这样好看,相比茶楼里的都毫不逊色,这些都是娘子自己做的?”
“正是。”
“若有这手艺,去些有名的茶楼里应聘个点心师傅,每月得好几贯钱呢,人也轻松,何苦来摆摊受累。”
钱娘子熟练地调制手中的面糊,“我就不吃了,我这人不爱吃甜的。娘子不必客气,唤我钱娘子就好。”
正巧下午得空,还未到放学时间,二人闲谈了一会。
原是这钱娘子的儿子就在府学里读书,每日在这儿摆摊的同时,还能顺道瞧瞧他。
平江府学招平民和招商户子,收纳贫寒子弟,只要他足够优秀。学校将学田租给农民,将田租作为学费,非常人性化。
到了申时初,府学内传来悠扬浑厚的钟声,紧闭的大门慢慢打开。安静的街道被涌出的学子填满,笑语喧哗。
“娘,我午时说下学要的十二个鸡蛋饼,做完了吗?”
吴生呼朋引伴,挤到钱娘子摊位前,将在府学里就收好的银钱一股脑儿全灌进钱娘子的钱罐,“拢共三十六文,我都数好了。”
“那是自然,我都给你装好了。”
钱娘子笑眯眯地将灌着鸡蛋饼的油纸递给吴生,“晚食要吃些什么?”
“娘做的我都爱吃。”
吴生一个一个按照人头纷给同窗,一抬眼,见到了一旁的卫锦云。
她穿一身月白襦裙,套了件青褙子。双螺髻旁簪着支木钗,鬓边别朵盛开的茉莉,周遭混着糕饼甜气,在风里轻轻荡开。
推车上刻着梅兰竹菊,摆着的花瓶里插了几簇茉莉,一旁招幡上潇洒着写着“云来香”。
这儿什么时候多出个造型独特雅致的摊位,还有位茉莉娘子?
“哟,茉莉花糕呢,我瞧瞧,还唤作‘玲珑雪’,名字取得真好听。”
吴生身后一位扇着折扇的同窗瞧了桌案和卫锦云一眼,浅笑一声,“吴兄,我们买块尝尝?这位娘子,多少钱一块?”
浅碧色的花糕被摆在素白的屉布上,精致如玉,清香袭人。
“六文一块,配一碗茶。”
“六文就能吃糕喝茶了?”
那同窗将手中折扇“啪”的一声,利落收好,“来一块。”
作者有话说:
----------------------
卫小娘子一笑,心里蔫“坏”。
收手吧,张公子。[猫头]
“生徒必出簪缨”,就是一般官学招的都是富家子,官家子,苏州府学真是范仲淹办的,哈哈。
第14章赚到钱了
卫锦云用竹夹夹了一块放置在巧手王娘子做的竹编碗中,又取了陶罐砌一杯薄荷茶,夹了一朵茉莉放在其上。
“不过是个街边小摊。”
那学子端过竹编碗,细看一番,“你准备得这样妥帖,倒有几分正经茶楼的味道了。”
竹碗配花糕,瓷杯浸清茶。
茉莉花香的味道萦绕在他周遭,让他忍不住立刻拿起来尝。
不似卫锦云与妹妹们试吃时囫囵吞枣,他只是轻轻呡了一小口,优雅得体。
入口糕体绵软,而后是绿豆沙的细腻回甘,轻轻在舌尖一点点化开,微甜却并不腻口,温润生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说愿意 无终之旅 黄泉杂货店 青春的课后题 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 她是白月光 婚深意浓 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 兽灵武士 被搁浅的遗憾 邂逅 多雨时节 缘分再次相遇。 安全屋生存指南 烈爱千年 难过快乐都有你 归属之地 那些年我们的心 拥有男频待遇后她爽翻了 因为是Beta,所以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