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膨胀,助长了智伯独吞晋国之心。
前455年,智伯假借晋侯之命,巧以恢复晋国霸业为由,向赵、韩、魏三卿各家索取一个万户之邑。
韩康子、魏桓子明知这是智伯意在削弱别家,但不敢与之争锋,如数交出。
而赵襄子却不愿俯首任智伯摆布,加之往日与智伯有隙,便非常坚决地回绝智伯使者:“土地是先人的产业,哪能随意送与他人?”
智伯见韩、魏两卿拱手献地,而赵襄子竟敢抗命,勃然大怒,加上新仇旧恨的催化,遂自己亲任元帅,挟韩、魏两家出兵攻赵。
襄子只有拼力抗击别无他途。
但是,襄子也清醒地知道,以赵氏之力与三家对抗,众寡悬殊,独木难支,遂按父亲临终之嘱,退守晋阳,以地利之险,克敌疲之短,相机再战。
晋阳之战
智伯率三家之军兵困晋阳后,襄子凭地险与人和的优势,与敌周旋一年有余。
这年夏季智伯借山洪来临,掘晋水汾河之坝,水灌晋阳,城中军民“悬釜而炊,易子而食”,晋阳虽“民无叛意”,但群臣却有动摇之心。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襄子估计到晋阳城愈是危在旦夕,而韩、魏两家将愈无战心。
因为赵氏的灭亡虽在眼下,但韩、魏亦知赵氏的灭亡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遂命家臣张孟谈趁夜黑风高潜入韩、魏两营,晓之以“唇亡齿寒”的利害,说服他们与赵氏结盟,趁智伯胜骄不备之机,内外夹攻消灭智氏,共分其地。
最后,智伯功亏一篑。
在襄子的精心策划下,同盟反戈,腹背受敌,落了个身败名裂、祸及九族的下场,连自己的颅骨都沦为别人的酒器。
由此,晋国四卿之争,变为三卿鼎足之势,赵氏则在赵襄子的领导下,力挽狂澜,消灭了必欲灭己的智伯,壮大了自家的势力,为后来的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参见晋阳之战)。
心胸宽广
智瑶失败被杀后,他的门客豫让欲为主报仇,意图刺杀赵毋恤。
被赵毋恤发现,放过了他。
豫让又以漆涂身、吞炭为哑,趁赵毋恤过桥时欲刺杀他,赵毋恤马惊,豫让又被发现。
赵毋恤问:“你以前也曾效力范氏、中行氏,智瑶攻灭他们,你为什么不为他们效死,偏偏为智瑶效力,为他刺杀我?”
豫让说:“范、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以众人报之;智瑶以国士待我,我就以国士报之。”
赵毋恤很感动,但仍命士兵包围豫让。
豫让请求赵毋恤把衣服给他刺杀,以致报仇之意。
赵毋恤更加感动,将衣服送给他,他三次跳起刺之,随后被杀了。
赵国人听说此事,无不为豫让落泪。
赵襄子还十分注意维护自己的权威。
在晋阳被围时期,群臣惶恐不安,都想寻找个人的出路,对赵襄子不怎么恭敬,只有高共一个人不敢失礼。
胜利以后,赵襄子论功行赏,以高共为首。
其实高共并没有什么功劳,对此有人提出异议。
赵襄子说:“方晋阳急,群臣皆懈,惟共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
在他看来,恭谨驯顺的臣子比建功立业的干将更重要,因为后者固然有用,但若没有前者,就无法维持他自己及其家族的统治。
传位风波
他封哥哥伯鲁儿子赵起于代国,称代成君,早死,孙子为赵献子赵浣,赵襄子死后,儿子赵桓子就驱逐赵浣,自立为国君,继位一年也死了。
大家一起杀死了赵桓子的儿子,再迎回赵浣,拥立为国君,这就是赵献子。
赵献子生子名赵籍,就是赵烈侯。
在晋国六卿攫夺政权的残酷斗争中,赵襄子注意团结内部,向外扩张,又能把握时机,转化矛盾,败中取胜,终于使赵氏具备了位列诸侯的势力,成为瓜分晋国的三家之一。
趣闻轶事
豫让刺赵襄子
赵、韩、魏三家瓜分智家的田土,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骨涂上漆,作为饮具。
智伯的家臣豫让想为主公报仇,就化装为罪人,怀揣匕首,混到赵襄子的宫室中打扫厕所。
赵襄子上厕所时,忽然心动不安,令人搜索,抓获了豫让。
左右随从要将他杀死,赵襄子说:“智伯已死无后人,而此人还要为他报仇,真是一个义士,我小心躲避他好了。”
于是释放豫让。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紫袍钗 从烧火丫头到钦差夫人 魔女猎人 听障,但是旅游综艺 斗罗2:霍雨浩与冬儿现代生活 穿成乱世寡嫂,靠空间南迁搞基建 吾好梦中御兽 用华夏大肉棒将相亲相爱的东洋和西洋美少女彻底征服 日常的谜面[快穿] 吴哥窟 招惹阴郁太子后她死遁了 张一的熟女盛宴(美熟女薛春芳) 被死对头发现是假太监后 我妻晚吟(重生) 人间颜色 美艳未婚妻在健身房沉沦 不会死的我该怎么在米花町生存 藤井雪云的露出日记 什么?我的合法萝莉妻子居然认识大科学家 博士的事后谈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