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药材贵,偏方便宜,且东西更易得,灞桥的马道姑说了好些法子,在市井中很是被信服,比如出门前在人中那抹点胡麻油,每日吞服大豆十四粒、赤小豆七粒,我们那许多人就这样做的。”
田氏也在其中,还带着全家这么做。
“很多深信了这般做了,疫气就不能入体了,照样的出门与人说话,分食东西。”
这话一出,底下笑了一片,
“无稽之谈。”
“胡麻油,大豆赤小豆?这全是哄人的。”
“愚笨之人才会信以为真。”
只有太医令顾宏黑了脸,这些太医,分为两部分,归属少府的,则是替帝室号脉问诊;归属太常的,则是替百官看病。没有任何一个太医是为市井百姓瞧病的。
“照你这么说,就算辟疫药方张贴了,也是无用之举了?那我们也不必白忙了。”
有太医道,季胥说:
“还是该贴的,能用的起药的,自然会用药,不过胥想请教各位太医大人,辟疫,除了用药,日常生活中还应当怎么做?”
太医们七嘴八舌的卖弄了起来:
“每日黎明,洒扫庭除,内外整洁。”
“住房不论大小,必要开洞通气。”
“不共一具用食,不共一器洗手。”
“每日弃灰,饭后注意走动。”
“春夏湿霉之季,四壁宜用石灰刷新,杜绝湿毒之患。”
“蚊蝇最易传病,故食物必须遮盖,肉中有朱点,发酸发臭而不食。”
……
“听君一言,胥受教了,只是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日常应当做到这些,嗯,我想,若是能将这些汇编成一份简明易懂的《卫生志》,传播到各处,也许能少一些染疫的人。”
听了季胥的话,这样的口气,他们也不像最初似的排斥她了,反觉得才识得到了欣赏,有些沾沾自喜,当真讨论起这法子究竟可不可行起来。
太医令顾宏最先道:
“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照你说的,许多百姓不能识字,他们如何能读懂这份《卫生志》?”
“在我老家,这种事情一般会由德高望重的乡三老来宣教,大家也就能信服了,我想这法子在五陵也适用,各乡请乡三老敲锣宣教,市井之地,便找灞桥的马道姑将这些细则说给各人,
久而久之,也就人尽皆知了,这不仅是对于这次瘟疫,也是对我们长久有益的一件事。”
“马道姑?不成不成,那分明是个江湖骗子,和那样的人来往,岂不毁了咱们太医署的名声?”
“就是啊。”
“你们倒说说,我们太医之中谁的话能比马道姑更令百姓们信服?”
顾宏的话将他们问住了,底下变得鸦雀无声,听了顾宏说道:
“我看这法子可行,《卫生志》若能帮百姓养成好习惯,才是更为长久的辟疫之计。”
太医令顾宏说是要将这法子与中郎将商议,上奏施行,这里在分哪个太医做哪件事,编写誊抄、去灞桥找马道姑……
是他们内部的划分,季胥取了药便出去了,只见庄盖邑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皂服马靴,倚在门壁那里,嘴角好像有笑意,做了个拊掌的手势。
“中郎将!中郎将!里面请!”
里头太医令唤他,两人短短看了一眼,有些重逢之意便传达了,他向里,季胥向外去了。
后来,收容所当真减缓了人数的增长,连里头住久了的人都察觉了,分羹时纳罕道:
“这两日怎么没人来了?”
“外头的瘟疫止住了?”
有的后进来的,还说起外头流传的《卫生志》,
“一金女娘,那卫生志上也有你的名号呢。”
“我的名号?”
这日季胥去取药,遇见了太医令顾宏,他夸道:
“女娘真是个见微知著,心细如发的人。”
还将这编写好的卫生志,拿了一卷给季胥,说:
“这也有你的功劳,中郎将与我商量,将你的名号,与太医署一起标注在上面了。”
话说这《卫生志》,马道姑得了银钱,和小吏在一些市井之地走街串巷的,一面敲锣,一面讲了细则,一连数日都是如此。
田氏听说了,使唤丫头到书肆去买一卷如今卖的正火的《卫生志》。
金豆买回来了说:
“连太学生们,官员家的小僮,也买这书来看呢,据说是百官朝会的时候,大将军提到了这书,因此不仅在咱们市井小巷,连文武百官那里也是出名的,这是最后一卷了,被我买了回来。”
“哪里是我女儿的名号?”田氏心急道。
季珠拿起来认了,逐字指给她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为什么要靠近我的向导 风雪新传 恶雌娇又欲,五个兽夫缠欢上瘾 修仙界来了个大学生 一家人的秘密 甲方的春天 我真的是反派 风筝奇案 清穿:宫斗从皇后开始 午夜凶播:我在怪谈世界横着走 暖园 村花每天都在给自己披马甲 断亲后,我带全村悠哉度荒年 一锅乱炖 异蝶碎雨剑 总会撩倒你 凤凰男的宠妻之路穿书 真实经历,凌辱微博网红凌馨妲己 离轨 强势总裁的宠妻365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