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113章 国力和凑钱买阿拉斯加(第2页)

第113章 国力和凑钱买阿拉斯加(第2页)

甘薯(红薯):扦插即可成活,生长周期4-5个月,藤蔓和块根都能吃(块根蒸煮、藤蔓嫩叶当蔬菜),耐湿热也耐轻度干旱,适合新手种植。

玉米:虽算粮食,但可“粮饲兼用”,生长周期3-6个月(早熟品种3个月),嫩玉米可煮食,成熟后脱粒磨粉或做干粮,秸秆还能喂牲畜,适应性极强。

特别是后面两种作物,红薯和玉米,如果农户产量太大,政府会统一收购,用于大型牲畜养殖。

按照西海城的统计数据,100亩土地的粮食总产量(1816年澳洲西海城数据),就这个城市喜欢疯狂的统计农业数据,这里的城市老大,他一生的梦想就是做一个超级农民!

这里一个五口之家,拥有一百亩土地,其中50亩种植主粮(水稻小麦,传统种植)

如果,全种植水稻,用传统品种,籼稻老品种,亩产300-400斤(脱粒后精粮),取中间值350斤亩,50亩总产量约1.75万斤。

如果种植小麦,传统冬小麦亩产约200-300斤,取250斤亩,50亩总产量约1.25万斤。

如果农户按照30亩水稻+20亩小麦混种,总产量约1.55万斤。

澳洲的老百姓大多都是两种粮食混种,用来调配自家的口味。

然后,他们的50亩杂粮(红薯、土豆、玉米)

红薯在1816年已经种植多年,但传统种植下鲜薯亩产约2000-3000斤,中间值取2500斤亩,15亩总产量约3.75万斤(鲜重,折算主粮:10斤鲜红薯≈1斤主粮,约合3750斤)。

土豆是欧洲传入后品种改良有限,鲜薯亩产约1000-1500斤,取1200斤亩,15亩总产量约1.8万斤(鲜重,折算主粮:5斤鲜土豆≈1斤主粮,约合3600斤)。

玉米是南美的传统老品种(如硬粒玉米)亩产约200-300斤(籽粒),取250斤亩,20亩总产量约0.5万斤(可直接作粮食)。

杂粮折算后主粮总量:3750+3600+5000=1.235万斤。

总产汇总:主粮1.5万斤+杂粮折算1.235万斤=约2.735万斤(按主粮折算)

那么,5口之家的年消耗量(1816年生活水平)

当时人均口粮需求更高(无其他副食补充,粮食是主要热量来源):

成年人每天需1.5-2斤主粮(或等量杂粮),儿童老人每天需1-1.2斤,按5口之家(2大2小1老)平均每人每天1.3斤算,全年消耗:5人x1.3斤天x365天≈2372斤(约0.237万斤)。

1816年中等年景下,这个五口之家总收成约2.735万斤主粮当量,年消耗约0.237万斤,余粮约2.5万斤,足够应对次年种植、灾年储备,还能出售换物资;若遇灾年,余量骤减但仍可自保,整体符合当时“靠天吃饭,中等户略有盈余”的农业常态。

澳洲的移民家庭,在那个时代居然可以一日三餐,简直就是奇迹!

余粮多了,却没有大量的粮食储存设备,于是粮食加工业(红薯粉,土豆粉,玉米淀粉)和家养大牲口慢慢成为澳洲的两个重要的农业产业。

澳洲的整体经济,由于拖拉机开荒,让移民在第一年依靠种植(虽然产量不高,可完全能解决家庭口粮问题和略微有盈余用于小动物饲养,例如鸡和小兔子)就能完全自给自足,现在开始进入全面正向循环。

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可政府却在1817年遇到了钱荒,因为陈阿生和李海潮决定购买阿拉斯加。

1817年4月15日,坤甸港

晨雾未散,坤甸港的锚地上,中华国海军旗舰“冬潮号”静静停泊。这艘两千吨级风帆蒸汽混合动力战舰,银色的舰体线条刚硬,六条高耸的桅杆上帆索如网,烟囱里还残留着昨夜值守的淡淡煤烟。她的复合动力系统,风帆提供经济续航,蒸汽机则能在紧急时刻爆发出惊人速度,使她成为大洋上最敏捷的重型战舰之一。

上午八时,港口信号台突然升起三面红旗与一枚黑旗——最高级紧急军令。冬潮号的舰桥上,舰长林毅迅速展开刚刚收到的命令,眉头紧锁:

“坤甸港紧急任务:加急联络加尔各答与开普敦,接回牛野、李海二位大人,务必于四十日内返航!”

没有多余的解释,只有军令如山。

第一程:坤甸到加尔各答(11天,平均航速21节)

冬潮号的锅炉轰鸣,蒸汽机全功率运转,推动这艘两千吨的巨舰在海面上划出三道白色尾流。她的三台蒸汽机,配合逆风时的辅助风帆,使得她即便在不利气象条件下,仍能保持21节的惊人速度。

舰桥上,航海长不断修正航线,避开季风带的不稳定气流。冬潮号如一把利刃,切开印度洋的碧浪,仅用11天便抵达加尔各答港。

外海之上,第一舰队军官目瞪口呆,看着这艘挂着中华国妈祖旗的战舰,以他们两倍速的速度航行。

李海站在码头边,身着蓝色海军官服,他展开信件,神情凝重。匆匆登上冬潮号,只留下一句:“去开普敦!”

第二程:加尔各答到开普敦(14天,横跨印度洋与好望角风暴)

冬潮号没有停歇,补充煤炭和淡水后,立刻再度拔锚。

这一次,她面临的挑战更严峻——好望角的狂风巨浪。

南大西洋的冬季风暴正在酝酿,但冬潮号的蒸汽动力让她无需依赖风向,硬生生顶着侧风以19节的速度破浪前行。舰体在巨浪中起伏,仿佛一片倔强的树叶,但她的三舰体与水密隔舱让她稳如磐石。

14天后,冬潮号抵达开普敦。

牛野展开信件,整个人跳起来,冲上战舰时只说了一句话:“姚耀祖给老子把黄金全部留下来,老子回坤甸,有大事。”

终程:开普敦返回坤甸(13天,全速返航)

冬潮号的锅炉再次咆哮,蒸汽机以极限功率运转,维持21节的高速冲刺。舰长林毅下令:“所有锅炉满负荷,风帆辅助,不惜煤量!”

归途中,冬潮号穿越赤道无风带,但她的蒸汽动力弥补了风力的不足,始终保持着惊人的航速。

4月15日出发,5月28日返航——仅用43天,跨越两大洋,往返近两万海里,接回两位封疆大吏!

当冬潮号的桅杆再次出现在坤甸港的视野中时,港口的军号齐鸣。

舰桥上,牛野与李海并肩而立,望着熟悉的港口,两人低声在交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物种不同也能成为朋友  灵异短篇故事集  假千金回山村后  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  傻柱重生只为傻娥  从萤  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  恶霸小姑日常缺德  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  灵墟创世录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  夫人今日可展颜  其实你可知  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  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  葬天碑主  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  RE,归途从追忆开始  我的海员男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