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153章 天津外海(第1页)

第153章 天津外海(第1页)

1919年3月初的天津外海,铅云低垂,海风湿冷,将浪头拍打得愈发汹涌。牛野站在一艘停泊于大沽口外几里的“大西洋二号”战舰上,眯眼望向雨幕中的海岸线。

那里,天津卫的海防要塞正沉默地矗立着,像一位披甲的老卒,坚守着满清京畿门户的最后尊严。

透过雨帘,牛野隐约辨认出大沽口两岸的轮廓。南岸与北岸,两座圆型炮台如双阙对峙,那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清廷紧急敕建的防御工事。炮台以青砖为表,内衬木料,白灰灌浆,虽不如后世砖石结构那般厚重,却在当时被视作“海门锁钥”。每座炮台不过一丈五尺高(约4.5米),宽九尺(约2.7米),进深六尺(约1.8米),内里安置着几门千斤级的铁铸火炮,炮口黑洞洞地指向海面,仿佛随时准备喷吐怒火。

更远处,海河入海口处,几座土垒与木寨零星分布,那是早年防备倭寇时留下的旧迹。此时雨势渐猛,土垒的夯土被冲刷得松软,几处寨门的旗帜蔫蔫地垂着,透着一股潦草的疲态。

牛野知道,天津自古便是“九河下梢”“海陆咽喉”。自金朝定都燕京(北京)后,大沽口便成了拱卫京师的门户。明朝嘉靖年间为防倭寇始设海防,至嘉庆朝,清廷虽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却也不得不正视西洋舰船的威胁,满清其实已经有一些西方战舰的资料。

于是,1816年,嘉庆帝下旨于大沽口正式筑炮台,两年后,又增修土炮台十二座、土垒十三座,勉强凑成一套“海防体系”。

可这体系究竟有多牢靠?

牛野望着雨中模糊的炮台,心中存疑。那些火炮多是前明遗物或仿制西洋的旧式铸铁炮,射程不过数里,装填缓慢;炮台墙体虽用白灰加固,却经不起西洋“船坚炮利”的轰击——更何况,此时的大沽口守军,多是轮流戍边的绿营兵,训练松懈,器械陈旧,甚至不少炮位上都没有全覆式炮位,大约大炮上还会落着鸟雀的粪便。

雨越下越大,海面上浪涛翻涌,几艘挂着商队旗号的商船正瑟缩在港湾内避风,总之满清的北方海港一路看来皆是满目萧条和广州十三行比起来,简直无比凄凉。

“这海防……终究是给‘天朝上国’撑面子的摆设罢了。”牛野低语。大沽口的炮台固然能震慑些许海盗,却挡不住工业革命后列强的坚船利炮。此刻的天津,看似有“威、镇、海、门”诸炮台拱卫,实则不过是靠着“天朝”的虚名与侥幸,在风雨中勉强支撑。

雨幕深处,大沽口的轮廓渐渐模糊,像极了这个时代清朝海防的缩影——看似坚固,实则脆弱;看似警觉,实则麻木。而牛野知道,如果马祖军不出来,这里不出三十年,这里将成为西洋舰队肆虐的战场,那些雨中的炮台,终将在隆隆炮声中,见证“天朝上国”幻梦的破碎。

姚大人也身披油布雨衣,头戴斗笠,站在牛野身边遥望那雨雾蒙蒙里的满清炮台。

他转身问牛野,“今日是否炮轰大沽口?”

牛野摇摇头,轻声说道:“明日派人先劝降,看看回应吧?”

姚大人苦笑,“这是徒劳,他们妻儿老小皆在大清治下,如何能不战而降?”

“再说这守军,我早年跟广州府水军来过这里。”姚耀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继续道,“大沽口驻着绿营兵,名义上是‘精锐’,实则大多是轮戍的懒散之辈。平日里,炮台上的兵丁不过百余人,轮流值守,剩下的不是蹲在营房里赌钱,就是偷偷跑去找窑姐儿。”

他指了指远处的土垒:“那些土垒和木寨,说是防备海盗,可连个像样的巡逻队都没有。雨下大了,土垒塌了一半,也没人管修。要是真来了战列船,这些玩意儿能顶什么用?”

姚耀祖压低声音:“更可笑的是,这里跟广州府水军那边一个吊样,朝廷虽然嘴上喊着‘海防要紧’,可实际上呢?兵部的饷银层层克扣,到了守军手里,连买火药的钱都不够。炮台上的火药常年受潮,引信潮湿,点都点不着!”

他叹了口气:“我们广州府水师还能查走私,死活能弄些银两,这破地方屁也没有。还有那些守将,多是八旗子弟或世袭的武官,平时只会骑马遛鸟、听戏听曲儿,真让他们指挥打仗?哼,能不瞎指挥就不错了!”

两人下达今日外海休整的命令,回到船舱热了一壶米酒暖暖身子,然后这两人极其无耻的严令,肖万里不得喝酒,暂时接替他们两个指挥舰队。

牛野其实没怎么关注过满清,他问姚耀祖,“到底啥叫绿营?这绿营和八旗到底啥关系?”

姚耀祖抱着一个暖手炭炉,抿了一口酒,放下酒碗,慢悠悠地说道:“牛野,你没在满清军中混过。其实这满清的天下,靠的就是两支军队——八旗和绿营。可别看他们都是打仗的,骨子里却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先说八旗。”姚耀祖往后靠,翘起二郎腿,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这八旗兵,那可是满人的老本。当年老罕王努尔哈赤起兵,就是靠着这八旗铁骑,硬是把明朝打得屁滚尿流。八旗兵全是满人、蒙古人和汉军旗人,从小骑马射箭,打仗是他们的饭碗。”

“八旗兵待遇高得吓人。”这贪财的货首先就说银子,他掰着手指头数,“每人每月四两银子,一石五斗米,家里还能分地。打仗时,冲锋在前,抢来的金银财宝,那都是优先分给八旗的。就连他们的家属,朝廷都养着,不用种地,不用做工,就靠朝廷的饷银过日子。”

“可如今呢?”姚耀祖冷笑一声,“广州府里的那帮八旗子弟,打小锦衣玉食,骑马遛鸟的本事高绝,骑马射箭的本事早她娘丢光了。现在你再去广州府看看,那些八旗兵,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打仗?拉出去能跑得比兔子还快!可朝廷还是得养着他们,为啥?因为这是‘国之根本’,是满人的脸面!”

“再说说绿营。”姚耀祖抿了口酒,语气更低沉了些,“绿营是汉人的军队,最开始全是明朝投降过来的兵,还有后来招募的汉人。朝廷为了防止汉人造反,故意把他们分成‘绿营’,用绿色旗帜区别于八旗的黄色。”

“绿营兵待遇差得要命。”他撇撇嘴,“每月饷银不到二两,能真的领到手一两就不错了,米也只有一石,还不够家里人填饱肚子的。装备更是破烂,刀剑钝得砍不动柴,火枪经常打不响。以前打仗时,八旗兵在前面冲,绿营兵就得在后面摇旗,戏称“绿摇旗”。现在,绿摇旗还是绿摇旗,八旗也在摇旗,打个毛线战!这天下要是乱了,这群货全他娘没一个能打的,肯定一个跑的比一个快!”

“绿营兵地位极低。”姚耀祖叹了口气,“八旗兵瞧不起他们,觉得他们是‘二等兵’。朝廷也防着他们,怕绿营兵造反,所以绿营兵不能驻扎在京城附近,只能分散在全国各地,镇压老百姓的造反。”

“这两支军队,表面上是朝廷的左右手,实际上呢?”姚耀祖冷笑,“八旗兵看不起绿营兵,觉得他们是‘粗鄙的汉人’;绿营兵恨透了八旗兵,觉得他们只会享福,打仗全靠我们卖命。”

“现在打仗的时候,八旗兵和绿营兵一起出征,可八旗兵总是抢功劳,修营寨,扛包的全是绿营兵,全她娘是干脏活累活。”他举例道,“比如打准噶尔的时候,八旗兵冲在前面,绿营兵负责运粮草、挖战壕。等仗打完了,朝廷论功行赏,八旗兵封官进爵,绿营兵顶多赏点银子,还得被八旗兵嘲笑。”

“更可笑的是,现在八旗兵同样腐朽成这样,打仗根本指望不上,可朝廷还是得靠他们撑场面。”姚耀祖摇头,“绿营兵虽然有些汉人将领能打,可朝廷却防着他们,不敢重用。结果呢?军官越能打,士兵越没银子,军队越打越废,打仗全靠运气!”

“现在的大清军队,八旗兵是老爷,绿营兵是苦力,就她娘没一个真的士兵,大家都在混日子。”姚耀祖灌了最后一口酒,总结道,“八旗兵吃空饷、混日子,绿营兵拿低饷、干重活。打仗的时候,我打赌八旗兵跑得比谁都快,八旗都跑了,后面的绿营打个毛线,大家比赛跑吧。这样的军队,能打什么仗?”

牛野听得沉默,半晌才叹了口气:“难怪这大清的天下,看着风光,实际上……”

姚耀祖摆摆手:“这八旗和绿营,就是朝廷的两条腿,可现在一条腿瘸了,另一条腿烂了。这天下,能撑到现在,也是烧了高香了,有一日就过一日吧!”

姚耀祖最后抬头,看着牛野说道:“打归打,莫要多杀人了。这班人其实也就是混吃等死的一班穷鬼和一群混混,占了天津把他们打包带着家小全送去海外吧,有地就饿不死这群混球!人活着,其实都他娘的不容易!”

牛野点点头,也抿了一口米酒。

窗外雨下的又大了些,肖万里在外面骂骂咧咧,看来有怨气啊!

郑一娘推门进来,脱掉斗笠,拿出一封信递给牛野,“美洲舰队送来的,他们在攻打山海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灵异短篇故事集  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  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  葬天碑主  夫人今日可展颜  我的海员男友  物种不同也能成为朋友  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  傻柱重生只为傻娥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  RE,归途从追忆开始  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  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  从萤  恶霸小姑日常缺德  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  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其实你可知  假千金回山村后  灵墟创世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