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168章 泄密和真正的技术保护(第2页)

第168章 泄密和真正的技术保护(第2页)

风掠过厂房,卷起一片金属的铿锵声。雨儿望着牛野背影,终于点了点头。是的,在这个时代,唯有让工业的洪流奔腾不息,才能让窃取者望尘莫及。

牛野转身对三人说道:“军火的利润是可怕的,让他们买,不用偷,正大光明的买回去慢慢研究。我们扩大产能,让他们造不如买,慢慢搞死他们的工业!”

雨儿明白了,“军费是有限的,如果购买我们的枪械和火炮,流向他们工业的资金就必然会减少。长此以往,我们的工业会越来越强壮,而他们的工业会越来越衰弱。”

牛野转身带着三人往工业区里面走,继续说道:“军火不同于其他商品,军火是最高工业产品,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集大成者。军火销售本身还带着政治和军事保护费的属性,我们只对友好国家销售,强大他们削弱对手,我们将用军火贸易来影响整个世界。”

雨儿补充道,“让我哥整理一份名单,确认哪些国家可以销售。”

牛野对王杜两位工业系统大佬说道:“你们安排人,整理一份工业安全保密守则,要安排所有大型工业管理层培训,同时加强工业部门的安全管理。工厂要继续开,但资料安全和人员管理也要加强。”

牛野的建议,被海船带到长江口,正在规划长江口建设和工业规划的陈阿生和李海潮都看到了这份建议书,两人也都认可这个大方向。

晨光初露,中华国的工业心脏已然苏醒。广州府的纺织机械厂、坤甸港的造船坞、铁矿港的冶炼高炉,乃至的铁矿港身后山区里的精密仪器作坊,都收到了同一道指令:所有技术骨干与研究带头人,必须接受最严格的安全保密守则培训。

妈祖水手学校的操场上,黑板前挂着“技术即命脉,泄密即战败”的标语。校长拍着讲台,声音如钟:“诸位!我们的齿轮咬合着国运,每一张图纸都重若千钧!从今天起,轮训开始,不仅要学保密条例,更要刻进脑子里!”

广州府的工厂里,老工程师陈伯扶了扶眼镜,对着新发的《保密守则》逐条讲解:“一张设计图,能让敌国省去十年研发!一个参数泄露,可能让我们的优势荡然无存!甚至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到底饭碗。”

工人们神情肃穆,有人甚至用红笔在手册上圈出“严禁私自讨论技术细节”“外来人员不得靠近核心车间”等条款。

坤甸港的造船厂更严。总工程师亲自带队,带着技术骨干们在码头列队,庄严宣誓:“宁为国为民为工厂,不可泄密分毫!”

铁矿港的实验室里,研究员们围坐讨论,甚至细化到“废纸必须碎成无法复原的颗粒”“实验数据入保险柜,钥匙三把,三人聚齐,才能开锁”。连食堂的闲聊都被提醒:“多吃饭,少说话,技术细节回办公室讲!”

这场培训不是形式,而是一场无声的战争。从车间到课堂,从港口到实验室,中华国的工业脊梁们正用最严格的纪律,铸就一道无形的长城。因为所有人都明白——技术的壁垒,不仅在于创新,更在于守护。

保密守则的最后一条被反复强调:

“泄密者,诛;守密者,荣。”

诛字是红色的,这一次不是仅仅只是说说。

中华国的工业洪流滚滚向前,绝不会因为一次泄密而断流。

1819年的欧洲,硝烟尚未散尽,战争的阴影却已再次笼罩。这一年,中华国的枪械与子弹设计图,如同野火般席卷了整个大陆。

无论是曼彻斯特的皇家兵工厂,还是巴黎的塞纳河畔军械所,亦或是普鲁士的柯尼斯堡铸炮厂,工程师、军官、学者们都在疯狂地研究着那些来自东方的图纸。他们惊叹于中华国枪械的精准结构、可靠闭锁、高效装填系统,更震惊于其子弹设计的稳定性与穿透力。

“他们怎么做到的?”普鲁士陆军大臣冯·布吕歇尔捏着一张中华国燧发枪的剖面图,眉头紧锁。“装填更快?精度更高?甚至……比我们的还可靠?”

很快,欧洲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抄袭。他们开始拆解、分析、改进,甚至反向推演中华国的武器思想。英国的枪械设计师托马斯·布莱克本在曼彻斯特的实验室里日夜钻研,试图将中华国的“三段式闭锁机构”融入自己的设计;法国的军工巨头昂纳西则在研究如何生产中华国的铜壳弹;而俄国的圣彼得堡兵工厂,则疯狂试验中华国图纸上标注的“五发子弹夹”,试图让士兵能在战场上以更快的速度射击。

一场新的武器竞赛,就此爆发。

欧洲各国政府疯狂砸下资金,军火商们竞相推出“改进型中华式步枪”“超级中华弹”“欧式高速后装填燧发枪”。战乱频仍的欧洲,军队渴望更致命的武器,贵族渴望更强大的武力,商人渴望更暴利的订单。

瑞典的军官在演习后咬牙切齿:“我们必须比法国人更快!比英国人更准!比俄国人更强!”

奥地利的军火商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最新中华式改进步枪——射速提升30%!”

而拿破仑的军事参谋团甚至在会议上讨论:“如果我们的军队装备这种武器,欧洲谁还能挡?”

中华国的设计图,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演变成惊涛骇浪。欧洲人或许窃取了图纸,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华国的武器思想,只是刚刚开始影响这个世界。

牛野已经给妈祖水手学校的武器研究小组提出了火箭弹的思路,接下来看看他们的能力,直径非常传统,107毫米。。。

拿到这个课题的研究组查阅资料,发现了“神火飞鸦”,这是明代早期的火箭武器,采用黑火药推进,其飞行距离约为2公里,弹体质量约10公斤,装药量约3公斤。可见明代的火药武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107毫米火箭弹的质量更大(约18公斤),但黑火药的能量密度并未显着提升,但这一次的战斗部将更大。

真正的技术难度是,107火箭弹并没有尾翼,它的尾部装有8个倾斜喷口(部分改进型号为6个),每个喷口与弹体中心线呈固定偏转角度(通常为5°-15°)。火箭点火后,发动机内的推进剂燃烧产生高压燃气,通过这些偏转喷口向切向喷射。燃气的反作用力不仅推动火箭弹向前飞行,同时产生一个绕弹轴的扭矩,使弹体以每分钟数千转的高速旋转(如107mm火箭弹转速约为2000-3000转秒)。

是的,这就是一枚自己带动力的超大型子弹,唯一不同的是,子弹旋转依靠枪管里面的膛线,而107火箭弹的旋转靠自身火药爆燃的喷力来推动。

牛野给这个武器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暴雨梨花107”。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  恶霸小姑日常缺德  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  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  傻柱重生只为傻娥  灵墟创世录  RE,归途从追忆开始  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灵异短篇故事集  葬天碑主  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  从萤  我的海员男友  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  其实你可知  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  夫人今日可展颜  假千金回山村后  物种不同也能成为朋友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