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 > 第862章 烟火气里的时代叩问(第1页)

第862章 烟火气里的时代叩问(第1页)

《得闲饮茶哈》(粤语诗)

文树科

唔该!唔好意思!

添日飞长安,返中原

今日要买啲湿碎

冇时间应酬你先啦:

等我返咗嚟,得闲喇

请你饮茶哈……

又飞?成日咁飞

你攰定唔攰?!

你咁鬼好嘅精力

点解唔飞飞番国

多多周游周游咪仲正?

真嘅喺越嚟越唔知你……

你知嘅,查实到处去过

之前嘟喺蜻蜓点水

脱时唔脱日嘟喺度频频扑扑

身噈唔攰噈喺搞到心攰

呢阵百年一遇嘅大变样!

行行睇睇,得闲饮茶哈……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8.6.粤北韶城沙湖畔

烟火气里的时代叩问

——树科粤语诗《得闲饮茶哈》诗学赏析

文阿蛋

在当代粤语诗歌创作版图中,树科的《得闲饮茶哈》以其质朴的口语质感、鲜活的生活场景与深沉的时代隐喻,构建起一道独特的文学风景线。这首收录于《诗国行》(2025.8.6.粤北韶城沙湖畔)的诗作,以日常对话为载体,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奔波与怅惘、承诺与无奈熔铸其中,既延续了粤语文学“接地气”的传统基因,又赋予其现代性的思想深度。本文将从语言诗学、叙事结构、情感意蕴与时代镜像四个维度,结合古典诗学传统与现代文学理论,对这首诗作进行细致剖析,并通过多轮复盘深化对其诗学价值的认知。

一、语言诗学:粤语口语的文学转化与诗性激活

粤语诗歌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对方言口语的创造性运用——既保留方言的鲜活质感,又通过文学提炼赋予其韵律美与表现力。《得闲饮茶哈》在这一点上堪称典范,诗人以“唔该”“湿碎”“攰唔攰”“鬼好”等极具粤地特色的口语词汇为基石,构建起真实可感的语言场域,却又绝非简单的口语堆砌,而是经过了精心的诗性转化。

从语言学角度看,粤语作为古汉语的“活化石”,保留了大量中古汉语的语音、词汇与语法特征,这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资源。诗中“添日飞长安,返中原”一句,“添日”即“他日”,“返”即“返回”,用词简约却带着古汉语的凝练之美;而“啲湿碎”(些许琐碎事物)、“频频扑扑”(忙碌奔波的样子)等词汇,则是粤地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带着浓郁的烟火气。这种“古雅”与“俚俗”的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张力——正如清代诗论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言:“诗有真性情,斯有真格律。”方言口语的运用,正是为了传递“真性情”,让诗歌摆脱文辞的束缚,直抵情感的核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对粤语语气词的运用堪称精妙。诗尾“得闲饮茶哈”中的“哈”,并非简单的语气助词,而是带着多重情感意蕴:既是对对方的委婉安抚,又暗含着对“得闲”的不确定——这种语气词的“留白”,让诗句有了余味。类似的例子在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叠词运用,以语气的递进传递情感的深化;而《得闲饮茶哈》中的“哈”,虽仅一字,却如盐溶于水,让情感表达更显细腻。此外,“你攰定唔攰?!”中的“?”,带着关切的诘问语气,“真嘅喺越嚟越唔知你……”中的“喺”(即“是”)与省略号的结合,既符合粤语口语中“话未说完”的表达习惯,又为情感留下了想象空间——这种“以方言语气词塑情感节奏”的手法,正是粤语诗歌区别于普通话诗歌的重要特征。

从现代诗学理论来看,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提出“诗性功能”理论,认为诗歌的核心在于“把选择轴的等价原则投射到组合轴上”,即通过词汇、语法的选择与组合,构建诗性语境。《得闲饮茶哈》中,“又飞?成日咁飞”的重复设问,以“飞”为核心意象,通过“又”“成日”的时间限定,强化了“奔波”的频率;而“点解唔飞飞番国”中的“飞飞”,则是粤语中“重叠动词表轻微语气”的语法特征,既带着调侃的意味,又暗含着对对方“过度奔波”的不解——这种词汇与语法的“诗性组合”,让口语突破了日常交流的功能,具备了文学的表现力。

二、叙事结构:对话体中的张力构建与情感递进

《得闲饮茶哈》采用对话体结构,以甲乙双方的问答展开叙事,这种结构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精妙的张力设计。整首诗分为三个部分:开篇是甲方(“我”)的匆忙致歉与承诺(“等我返咗嚟,得闲喇,请你饮茶哈”);中间是乙方(“你”)的关切与诘问(“又飞?成日咁飞,你攰定唔攰?!”“点解唔飞飞番国,多多周游周游咪仲正?”);结尾是甲方的回应与感慨(“身噈唔脱日嘟喺度频频扑扑,身噈唔攰噈喺搞到心攰”“呢阵百年一遇嘅大变样!行行睇睇,得闲饮茶哈”)。这种“承诺—诘问—回应”的叙事链条,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更构建起情感的递进与思想的深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叙事学角度看,对话体诗歌的优势在于“多声部”的呈现——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情感态度形成对比,进而凸显主题。诗中甲方的语言多为短句,且频繁出现“飞长安”“返中原”“买啲湿碎”等行动性表述,带着一种“停不下来”的匆忙感;而乙方的语言则更显舒缓,“你攰定唔攰?!”“真嘅喺越嚟越唔知你……”等句子,充满了关切与困惑,与甲方的“忙”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忙”与“闲”的对立,并非简单的生活状态差异,而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甲方眼中的“百年一遇嘅大变样”,是需要抓住的机遇;而乙方眼中的“周游列国”,则是对生活本真的追求。

这种对话体的张力构建,让人联想到杜甫的《石壕吏》——以官吏与老妇的对话展开叙事,通过双方的语言冲突揭示社会现实;而《得闲饮茶哈》虽无《石壕吏》的沉痛,却同样以对话为镜,映照出当代人的生存困境。不同的是,杜甫以第三方视角叙事,而树科则让“我”直接进入对话,以第一人称的“频频扑扑”与“心攰”,让读者更易代入情感。此外,诗中两次出现“得闲饮茶哈”,形成首尾呼应——开篇的“得闲饮茶”是匆忙中的承诺,带着敷衍的意味;结尾的“得闲饮茶”则是感慨后的重申,带着无奈与期许。这种重复并非简单的叠用,而是情感的递进:从“应付”到“怅惘”,让“得闲”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景,也让“饮茶”这一粤地最具代表性的社交方式,成为对“慢生活”的向往。

从结构美学来看,这首诗的对话并非线性展开,而是充满了“打断”与“留白”。乙方的话未说完(“真嘅喺越嚟越唔知你……”),便被甲方的回应打断;而甲方的“身噈唔攰噈喺搞到心攰”,也未进一步解释“心攰”的原因——这种“未完成性”的叙事,恰恰符合现代生活的碎片化特征。正如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所写:“我们语言的沟通,不过是言语的偶然碰撞。”《得闲饮茶哈》中的对话,正是这种“偶然碰撞”的体现——双方虽在对话,却未必真正理解彼此,这种“理解的鸿沟”,恰恰是当代人情感疏离的真实写照。

三、情感意蕴:个体生存的怅惘与时代洪流的叩问

如果说语言与结构是诗歌的“形”,那么情感与思想便是诗歌的“神”。《得闲饮茶哈》的深层魅力,在于其以小见大——通过一对普通人的对话,折射出个体在时代变革中的生存状态与情感怅惘,既有个人化的情感表达,又有对时代的深刻叩问。

诗中甲方的“频频扑扑”与“心攰”,是当代人“内卷”生活的真实写照。“添日飞长安,返中原”“今日要买啲湿碎”,看似琐碎的行动,却勾勒出一个在地域间奔波、被事务裹挟的个体形象。“身噈唔攰噈喺搞到心攰”一句,更是点睛之笔——身体的疲惫尚可缓解,心灵的疲惫却难以消解。这种“心攰”,并非单纯的劳累,而是对“奔波意义”的困惑:“之前嘟喺蜻蜓点水,脱时唔脱日嘟喺度频频扑扑”,看似在“抓住机遇”,实则是在时代洪流中随波逐流,找不到停靠的港湾。这种情感,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向往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陶渊明以“樊笼”喻官场,而树科则以“频频扑扑”喻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二者虽时代不同,却同样表达了对“心灵自由”的渴望。

乙方的角色同样值得玩味。她的“你攰定唔攰?!”带着真切的关切,“点解唔飞飞番国,多多周游周游咪仲正?”则是对甲方生活方式的质疑——在她看来,“飞”不应是为了“应酬”与“湿碎”,而应是为了“周游”与“体验”。这种质疑,并非对甲方的否定,而是对“生活本质”的追问:我们究竟为何而忙?这种追问,让诗歌超越了个人情感的范畴,触及了现代社会的核心命题。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诗中的甲方,显然偏离了“诗意栖居”的轨道,陷入了“为忙而忙”的困境。乙方的诘问,正是对这种困境的唤醒——可惜的是,甲方并未回应这种诘问,而是以“呢阵百年一遇嘅大变样!行行睇睇”搪塞过去,这种“回避”,更凸显了个体在时代面前的无力感。

更深刻的是,诗中的“得闲饮茶”成为一个象征性的意象——“饮茶”是粤地文化中“慢”与“闲”的代表,是亲友相聚、畅聊心事的温馨场景;而“得闲”则成为一种奢望。这种“渴望”与“无法实现”的矛盾,正是当代人情感缺失的体现。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饮茶”作为一种仪式性的社交行为,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而诗中“得闲饮茶”的承诺屡屡落空,暗示着现代社会中“情感联结”的断裂——人们忙于奔波,却无暇顾及身边的人,无暇享受生活的美好。这种断裂,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思虽内涵不同,却同样带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七零咸鱼继母的养娃日常  用柯学的方式阻止发刀  法老的宠妃3终结篇  阴鸷男主成了我寡嫂  太子的外室美人  11处特工皇妃(特工皇妃楚乔传)  深眠  阴湿男鬼觊觎的脸盲美人  在电竞文里又封神了  法老的宠妃2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清穿)  她谋  万人迷[快穿]  社恐雄虫被强制匹配后[虫族]  法老的宠妃1  造反大师  嫁给一个老皇帝  末世捡到前妻后  穿越之我家有男媳  开局开出蛊罐,叮,开出无线寿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