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李世民立刻装出一副即将暴怒的样子:“程知节,连你也不信朕。”
“您说借粮,行!老臣我家里勒紧裤腰带,还能凑出些粮食,愿意借给朝廷应急!但是!”他猛地一顿,如同戏台上的名角,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咱们得立字据!白纸黑字写清楚了!这粮,是俺老程借给朝廷的!要是到时候…嘿嘿,陛下您说的那亩产二十石的祥瑞拿不出来,或者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怎么办?总不能让我们这些忠臣白白亏了血本吧?依老臣看,得加倍赔偿!借一石,还三石!这才公平!公道!”
他甚至还转过身,环视着那些目瞪口呆的世家大臣,蒲扇般的大手一挥,仿佛在寻找支持者:“要是陛下真能拿出那祥瑞,证明老程我今天是有眼无珠,错怪了陛下,那老程我借出去的粮食,一粒麦子都不要陛下还!全当给陛下贺喜,恭祝祥瑞降世!”
“可要是没有…嘿嘿,陛下,您可是天子,金口玉言,可不能赖账啊!得立下字据,用上玉玺!诸位同僚,你们给评评理,俺老程这话,在不在理?公不公道?!”
死寂!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所有人都被程咬金这胆大包天、近乎讹诈的“混账提议”惊呆了!借一还三?这简直是趁国之危,赤裸裸的敲竹杠!这程咬金是疯了不成?!
然而,极致的惊愕之后,那些原本打定主意一毛不拔的世家大臣们,心思却如同被投入滚油的冰块,瞬间炸开并活络起来。
程咬金这老匹夫,混账是混账,可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他是个人精?从不干赔本的买卖!他今天敢这么嚣张,敢压上全部身家跟皇帝对赌?甚至不惜背上大不敬的罪名?这背后…难道真有他们不知道的依仗?
难道陛下手里真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祥瑞?如果真有亩产二十石的粮种…那现在借点粮食出去,岂不是雪中送炭,天大的从龙之功?
将来优先得到种子,家族百年基业可保!就算万一…万一没有,借一还三,这利润也丰厚得足以让人眼红心跳!横竖都不亏!
就在众人心思电转之际,长孙无忌适时地出班,一副老成持重、出来打圆场的模样:“陛下息怒,程将军虽然言语鲁莽冲撞,但其担忧…唉,其担忧也并非全无道理。立字为凭,明算账目,倒也…倒也合乎常情,能安诸位臣工之心。”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在一旁面露“无奈”,微微颔首附和,仿佛虽然不赞成程咬金的方式,却也无法反驳其道理。
李世民脸上青红交错,胸膛起伏,仿佛被程咬金这番混账话顶到了南墙,骑虎难下。
他目光扫过程咬金,又扫过下面那些眼神闪烁、明显动了心思的世家大臣,最终像是耗尽了所有力气,又像是被逼到极点豁出去了一般。
猛地一咬牙,从牙缝里挤出声音:“好!好!程知节!朕就依你所言!立字据就立字据!诸卿!今日谁愿借粮于朝廷,皆按此例!白纸黑字,朕以玉玺为凭!朕…朕还怕了你们不成?!”
皇帝金口一开,字据成立,整个朝堂的气氛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陛下圣明!臣愿借粟米三千千五百石!”
“臣家中尚有存麦四千石,愿尽数借出,以解国难!”
“臣也借!五千石!即刻便可从洛阳调运!”……
“我博陵崔氏捐两万石,以解国难。”
“清河崔氏捐两万石,以解国难。”
“范阳卢氏捐两万石,以解国难。”
“陇西李氏捐两万石,以解国难。”
“赵郡李氏捐两万石,以解国难。”
“荥阳郑氏捐两万石,以解国难。”
“太原王氏捐两万石,以解国难。”
最后几条大鱼压轴入场,真个早朝59人,出去李世民、魏征(两袖清风,比谁都穷)总捐出粮食四十万石。完美解决灾情。
方才还一个个哭穷诉苦、仿佛家里都快揭不开锅的世家大臣们,此刻仿佛瞬间都变成了家资巨万、义薄云天的豪绅巨贾,争先恐后地报出数字,声音一个比一个响亮,生怕借晚了就错过了这场“千载难逢”、“稳赚不赔”的豪赌。
他们看向李世民的眼神,甚至带上了一丝怜悯和“陛下您还是太年轻气盛”的意味。
李世民努力维持着那副“被打压”、“被胁迫”、“打落牙齿和血吞”的憋屈与愤懑表情,看着眼前这戏剧性逆转的一幕,心中却对杜远那小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几乎要抑制不住仰天大笑的冲动。
这小子,简直是把人心那点算计,摸到了骨子里!
而始作俑者程咬金,看着那群争先恐后跳进坑里的“肥羊”们,得意地摸了摸钢针般的络腮胡,心里美得冒泡:“杜小子这鬼主意,真他娘的绝了!这演戏,可比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砍人…刺激多了!”
喜欢老李,你想屁吃了!请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拿着女配剧本和女主HE了[快穿] 健壮老太,掀翻一切 也许是免费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 强取豪夺了黑月光 死遁后冷淡师尊疯掉了 时空雷主 除我之外,全员恶人 木筏求生,天赋变身金蛇 洪荒之盘古后裔 子时将至 限制文女配每天都在捅娄子 “神明”咒灵想当人 铃中记:太建北伐 谁说女子不能称帝? 养西国大犬的日常 折玉衔珠 太初纪元:道起鸿蒙 带着全家去种田[九零] 鹿神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