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213章 样板路通车盛况和记者的出现(第2页)

第213章 样板路通车盛况和记者的出现(第2页)

文章生动再现了李世民陛下亲履新路时的欣喜赞叹、对帝国未来的殷切期许,以及他对排水设计等细节的赞赏;原汁原味地引用了房玄龄高屋建瓴的战略分析;记录了李泰、房遗爱两位负责人真情流露的感慨与自豪。

更难得的是,文章还巧妙穿插了对参与筑路的普通民夫、以及首批体验新路的车夫、商旅的简短采访,从多个层面、不同视角,立体地展现了这条新路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深远影响。

整篇文章,既保持了朝廷官报应有的庄重气度,又融入了通讯体裁特有的鲜活与贴近感,文笔流畅,细节饱满,极具可读性与感染力。

这期特刊一经面世,立刻在长安城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与议论狂潮!

“快看报上说的!陛下金口玉言,说这新路是咱大唐的‘筋骨’和‘血脉’呢!”

“魏王和房驸马这次真是立下大功了!瞧瞧这路修的,又平又直,看着就气派!”

“原来修一条好路,里头有这么多学问!排水、栽树,桩桩件件都考虑到了,真是利在千秋!”

“以后咱们贩货去洛阳,路上时间能省下一大半!听说车轮、马蹄的损耗也小得多,这真是朝廷给咱们商人、给天下百姓办的大实事、大好事啊!”

民众的赞誉之声,如同积蓄已久的春潮,汹涌地扑向李泰、房遗爱等修路功臣。

然而,随着报道被反复阅读、细节被不断挖掘,越来越多心思缜密的读者,注意到了文章中那句含糊的“新技术之功”。

再加上一些来自工部、杜家村或与工程相关的知情人士有意无意的透露,一个更深层次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在坊间悄然流传开来:

“我听我在将作监当差的表侄说,修这路用的那种叫‘水泥’的神物,根本不是工部的方子,是杜家村那位杜财神……哦不,杜县公拿出来的!”

“何止是水泥!我二舅在户部听人说,修这第一期路的钱,大半都是杜县公自个儿掏的腰包,或者是他名下的产业支持的!”

“这么说,魏王和房驸马是出了力,跑了腿,可这出钱、出技术、出主意的,其实是那位深居简出的杜县公啊!”

“怪不得这路修得又快又好,原来用的是杜县公的仙法!真是神了!”

一时间,“修路三杰”的名号不胫而走,杜远那“活财神”、“巧匠鲁班”的形象在民间变得更加高大神秘,而李泰和房遗爱也因为在此事中展现出的实干精神与在报纸上不居功、感念下属和民力的态度,赢得了民众广泛的认可与好感。

然而,最大的赢家,或许并非是某个人,而是《长安报》本身。通过这次对重大事件的详实、生动、及时的全程报道,《长安报》在长安百姓乃至更远地方听闻此事的民众心中,树立起了空前高大、可信的形象。

它不再是那份起初带着“搅局”色彩、或是高高在上、只会发布冰冷政令的朝廷公告,而是变成了能带来真实消息、讲述有趣故事、提供有用信息、甚至能为百姓发声的“自己人”。

民众惊喜地发现,通过这份薄薄的报纸,他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朝廷的大政方针,能够仿佛亲耳听到皇帝和重臣那些肺腑之言,能够看清楚哪些官员是在真正为民做事,也同样能够监督、警惕那些可能的蠹虫和恶行。

“这《长安报》,办得地道!说的是咱能听懂的大实话,讲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事!”

“以后朝廷有啥动向,天下有啥新鲜事,咱就指着这报纸了!”

“盼着这报纸能一直这么办下去,可千万别变了味儿!”

信任,这种最珍贵也最难以获取的东西,一旦通过真实与诚意播下种子,便能以惊人的速度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长安报》凭借其在此次事件中展现出的公正、真实、及时与贴近民生的特质,成功地赢得了民心,稳稳地架起了一座连接森严庙堂与鲜活江湖、沟通上天意志与下民情愫的坚固桥梁。

而杜子腾和他麾下那群初露锋芒的记者们,也用他们的专业素养、满腔热忱与不畏艰难的投入,为这个注定要影响深远的新生事物,夯下了第一块,也是最至关重要的一块基石。

一股清新、真实、充满活力的气息,正随着这油墨的芬芳与文字的传播,在帝国的肌理间,悄然弥漫,无声却深刻地改变着许多东西。

喜欢老李,你想屁吃了!请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除我之外,全员恶人  限制文女配每天都在捅娄子  死遁后冷淡师尊疯掉了  折玉衔珠  铃中记:太建北伐  带着全家去种田[九零]  健壮老太,掀翻一切  谁说女子不能称帝?  子时将至  拿着女配剧本和女主HE了[快穿]  也许是免费  强取豪夺了黑月光  时空雷主  养西国大犬的日常  洪荒之盘古后裔  太初纪元:道起鸿蒙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  “神明”咒灵想当人  木筏求生,天赋变身金蛇  鹿神长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