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243章 杜远娶公主引发的连锁反应二(第2页)

第243章 杜远娶公主引发的连锁反应二(第2页)

这一夜,红绡帐内,被翻红浪,春光旖旎依旧,却远比往日更多了几分深入骨髓的疼惜、灵魂层面的理解与无声的誓言交融。

两人都在用最亲密的行动,小心翼翼地抚平着因外界变故而悄然产生的细微裂痕,将彼此的灵魂缠绕得更加紧密,难分彼此。

第二天,当初升的朝阳将第一缕金光洒向杜家村,驱散了晨雾,一个比之前任何关于战马、盐铁的消息都要劲爆、都要离奇荒诞的消息,如同被注入了魔力,插上了翅膀,以燎原之势,瞬间传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院落!

“喂!张老四!你听说了没?!天大的消息!咱们杜村长!咱们的金谷县公!要尚公主啦!!”一个早起去井边挑水的汉子,遇到同样睡眼惺忪的邻居,立刻扔下水桶,抓住对方的胳膊,激动得唾沫横飞,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巨大兴奋,仿佛要尚公主的是他自己。

“啥?尚公主?王老五你消息落伍了!”旁边一个正在河边石板上捶打衣物的妇人猛地抬起头,湿漉漉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脸上带着掌握了一手情报的优越感,声音拔高了好几度。

“我当家的昨儿个在村口亲耳听里正说的!是‘下嫁’!陛下把长乐公主‘下嫁’到咱们村了!是‘嫁’!不是‘尚’!懂这里头的天差地别不?意思是,以后公主就是咱杜家村的人了,得按咱们杜家的规矩来!”她刻意强调了“下嫁”和“嫁”字,仿佛这两个字蕴含着无上的荣光。

这看似细微实则意义重大的差别,在村民口中被反复咀嚼、争论、放大,迅速衍生出无数个充满乡村野趣和奇思妙想的版本。

村头那棵不知生长了几百年、枝繁叶茂的大槐树下,自然而然地成了消息集散地和民间“评话”大师们的露天舞台。男女老少端着饭碗、揣着瓜子,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拢过来。

“要我说啊,”一个头发花白、缺了颗门牙的老汉,吧嗒着早已熄火的旱烟袋,说得眉飞色舞,唾沫星子在晨光中飞舞,“这不明摆着嘛!肯定是咱们杜村长本事太大,功劳太高,连皇帝老子都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

没招儿了,只好把自家最金贵的闺女送过来,这叫什么?这叫……赔……哦不,是‘和亲’!对,就是和亲!跟咱们村长和亲来了!”

他这番高论,立刻引得周围众人一阵哄堂大笑,气氛热烈。恰在此时,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普通葛布衣衫、背着手像往常一样溜达过来听热闹兼晒太阳的太上皇李渊,踱着方步走到了人群外围。

有眼尖的村民瞧见他,立刻像是找到了权威认证,笑着高声打趣道:“李老丈!李老丈!您老可是从长安城那大地方来的,见识广!您给咱们评评理,老王叔说的在不在理?是不是陛下觉得赏赐咱村长啥都不够分量,这才把公主殿下给‘赔’……啊不,是‘嫁’过来了?”

李渊闻言,非但不恼,反而乐得见牙不见眼,花白的胡子都翘了起来。

他故意板起脸,摆出一副严肃模样,眼中却满是藏不住的笑意和近乎顽童般的得意,清了清嗓子,哼道:“哼!你们这群猢狲,懂得什么皇家大事?那叫天作之合!是丽质那丫头自己有眼光,杜小子有真本事!水到渠成!跟赏不赏的,压根不沾边!”

他这半真半假、差点说秃噜嘴的“朕”字,让他自己都愣了一下,村民们却爆发出一阵更响亮的笑声,只觉得这位从京城来的、脾气有点古怪却挺和气的李老丈越来越有趣,吹起牛来口气大得吓人。

另一个手里纳着鞋底、嘴皮子利索的中年婶子,挤眉弄眼地接口道:“要我说啊,甭管为啥,归根结底还是咱们杜村长厉害!您各位想想看,连‘老李’那样顶了天的人物……”

她说着,还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压低了些声音,尽管当今天子李世民绝不会出现在这里,“都得把他那宝贝得跟眼珠子似的公主,风风光光地给咱们送过来!这说明啥?说明在咱们杜家村面前,在咱们杜村长面前,是龙也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

她口中的“老李”,自然是村民们潜移默化中从杜远那里学来的、对当今天子那种半是亲切、半是玩笑、带着点“自家亲戚”意味的称呼。

“哈哈哈!没错没错!铁定是这么回事!肯定是‘老李’拗不过公主殿下非咱们村长不嫁,又实在架不住咱们村长太能干,功劳太大,只好顺水推舟,点头答应了!”

众人纷纷拍腿附和,言语间充满了对杜远近乎盲目的崇拜与无比坚实的自信,甚至带着点“咱们杜家村就是这么牛气”的集体自豪感。

连带着对那远在长安、执掌乾坤的“老李”,也少了几分天威难测的敬畏,多了几分如同议论邻村长辈般的熟稔与调侃。

更有那平日里就喜欢插科打诨、活泼促狭的半大小子,学着不知从哪个草台班子听来的戏文腔调,跺着脚,怪模怪样地拉长了声音喊道。

“嘿!这就叫——‘金谷县公妙计安天下,赔了公主又折……折啥来着?哦对,反正咱们杜家村,这回可是赚大发了!光宗耀祖啊!”他这半通不通的唱词,又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和叫好。

当然,也有那心思朴实、关注点比较实际的,比如村东头铁匠铺膀大腰圆的王大锤,一边用汗巾擦着黝黑发亮的胸膛,一边洪亮地笑道:“这下可好了!等公主殿下凤驾嫁到咱们村,咱们这杜家村的喜气、福气就更足了!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沾沾皇家的光,求村长跟‘老李’说道说道,把咱村口到官道那段土路,也给铺上那水泥!修得又宽又平整!李老丈,您老见识多,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他又自然而然地把话头引向了笑眯眯旁观的李渊。

李渊此刻心情极好,捋着胡须,连连点头,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场景,豪气干云地应和道:“修!必须修!还得修得比长安城的朱雀大街还宽敞、还气派!到时候,让所有人都瞧瞧,咱们杜家村的风光!”他这“咱们杜家村”说得无比顺口,俨然已将自己视为了村里的一份子。

喧嚣热闹之中,自然也少不了些窃窃私语,话题绕不开那位温柔贤惠的萱娘子。

“唉,只是……苦了萱娘子了,多好的人儿,知书达理,对咱们也好……”

“怕啥?你把心放回肚子里!咱们村长是啥人?最重情义!你看他对咱们这些乡亲都如此,还能亏待了共患难的萱娘子?没准儿啊,以后咱们村就有两位女主人了,一位是萱娘子,一位是公主殿下,都是顶顶好的人,咱们一样敬着!”

“对对对!我听说啊,萱娘子是正妻,公主是平妻,名分上萱娘子还高半头呢!咱们心里得有数!”

各种或夸张、或质朴、或戏谑、或真挚的议论、猜测、调侃,如同烧开了的滚水,在杜家村的每一个角落热烈地翻滚、沸腾。

但无论是哪个版本,何种言辞,其核心都充满了对杜远近乎神化的敬佩与无条件的崇拜,对公主下嫁这一旷古奇闻的震惊与集体荣誉感,以及对未来更加红火兴旺生活的美好憧憬。

李渊乐呵呵地穿梭在人群中,听着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甚至有些“放肆”的玩笑,丝毫不觉得被冒犯,反而觉得这杜家村越发鲜活、亲切、充满了勃勃生机。

这份独属于乡村的、质朴而喧嚣的狂欢,极大地冲淡了昨日圣旨所带来的、笼罩在杜远家中的那一丝阴霾与不安,将这件足以震动整个大唐帝国朝野的大事,化为了杜家村全体村民集体参与、共同骄傲的盛事。

他们用这种最直接、最热烈、甚至略带“僭越”的方式,表达着对带领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神奇村长”杜远最坚定、最狂热的支持与祝福。

无形之中,也将那原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皇权天威,拉近到了这片充满生机与烟火气的乡野土地之上,变得可亲甚至可“调侃”起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除我之外,全员恶人  折玉衔珠  拿着女配剧本和女主HE了[快穿]  时空雷主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  洪荒之盘古后裔  子时将至  铃中记:太建北伐  鹿神长歌  也许是免费  健壮老太,掀翻一切  木筏求生,天赋变身金蛇  谁说女子不能称帝?  带着全家去种田[九零]  养西国大犬的日常  死遁后冷淡师尊疯掉了  “神明”咒灵想当人  太初纪元:道起鸿蒙  限制文女配每天都在捅娄子  强取豪夺了黑月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