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满新麦凝酪香,古瓮暗纹现奇光
小满时节的京城裹挟着麦香,西市街口的老槐树枝叶间垂着串串槐米,风一吹,细碎的黄色花粒落在"晚星酪铺"的青石板上。林晚星正用石磨碾着新收的"京西麦粉",磨盘转动时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乳白的粉粒落在竹筛里,与案上那只柳氏传下的老陶瓮形成奇妙的呼应——自上次造假案后,这陶瓮便被当作镇店之物,瓮口常年插着束新鲜的艾草。
"这麦香酪得用头茬新麦才够糯。"苏砚将智能发酵机的温度调至38度,玻璃容器里的鲜牛奶正冒着细密的热气,"按沈念瑾的批注,新麦粉要先蒸成糕,捣成泥后再和酪浆混合。"他刚把蒸好的麦糕放进陶瓮,店门的风铃"叮铃"作响,穿灰布长衫的老先生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黄铜匣子,匣面刻着繁复的云纹,边角的铜绿里透着温润的光。
老先生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颔下留着三缕花白的胡须,他将黄铜匣放在案上时,指腹在云纹上轻轻摩挲:"我是柳氏的曾孙,姓柳名守义。"他掀开匣盖的刹那,林晚星手里的石磨杆"哐当"落地——匣子里铺着层深蓝色的粗布,布上摆着块月牙形的陶片,陶片的纹路与老陶瓮的内壁分毫不差,边缘还粘着些暗红色的蜜渍。
"这是1938年陶瓮裂损时取下的残片。"柳守义的指尖拂过陶片上的蜜渍,"我曾祖母说,瓮里藏着救命的方子,得等麦香最浓时才能示人。"苏砚端来刚做好的"麦香凝酪",酪体里悬浮着细小的麦麸颗粒,"您尝尝这个?用的是今年的头茬新麦。"
柳守义用银勺舀了口,突然眯起眼睛:"少了样东西。"他从长衫内袋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些深褐色的碎末,"这是焦麦芽,当年曾祖母说,新麦性寒,得用炒焦的麦芽中和。"林晚星往玻璃碗里加了勺焦麦芽碎,酪体瞬间散发出股醇厚的焦香,麦味里多了层温润的烟火气。
二、陶片纹路藏密码,旧瓮新验露破绽
苏砚正用放大镜观察陶片的纹路,突然道:"这纹路的走向不对。"他将陶片与陶瓮内壁对齐,屏幕上显示出细微的偏差——陶片的暗纹里藏着个极小的"仿"字,与之前造假团伙的手法如出一辙。林晚星的心猛地一沉,她拿起黄铜匣仔细查看,匣底的暗格中藏着张极小的芯片,与假碗里的微型摄像头芯片一模一样。
"柳先生,您这陶片......"林晚星话未说完,柳守义突然抓起案上的老陶瓮就往外跑。苏砚早有准备,伸手按住他的肩膀——柳守义长衫的领口处,别着枚极细的金属别针,针尖闪着微弱的红光,正是录音设备的指示灯。
"你们以为抓了谱爷就完了?"柳守义的声音突然变得沙哑,他猛地扯开长衫,露出里面的黑色马甲,"我是文物回购团的人!这陶瓮里的方子,我们老板出三百万收购!"林晚星想起文物局的通报,近期有团伙专门伪装成后人,回购有历史价值的老物件,再倒卖牟利。
这时,全息投影仪突然自动开机,投射出段监控影像——柳守义正在一间仓库里伪造陶片,桌上摆着十几块刻着相似纹路的陶片,而他身边站着的女人,正是之前伪装成"周奶奶"的造假头目"谱爷"。"你们以为这陶瓮只是装酪的?"柳守义冷笑一声,"瓮底的夹层里藏着沈念瑾的酪方总诀,我们早就用X光扫到了!"
三、真酪方显真章,古瓮新味藏温情
"你错了,瓮底根本没有什么总诀。"林晚星往陶瓮里倒着新麦粉,"沈念瑾当年在瓮口的布幔上绣了句话:酪方在人心,不在瓮底。"她抓起一把焦麦芽,"这麦香酪的真方子,是用头茬新麦磨粉,蒸成糕后捣成泥,与鲜牛奶按1:4的比例混合,发酵时加三勺焦麦芽和少许蜂蜜——蜂蜜要选密云的荆条蜜,这是柳氏当年亲手写在瓮内壁的,只有用手摸才能感觉到。"
苏砚戴着手套,轻轻抚摸陶瓮内壁,指尖在一处微凸的纹路处停顿:"你伪造的陶片上,只刻了表面的纹路,却没复刻这处荆条蜜的批注。"他刚把发酵好的"麦香麦芽酪"盛进碗里,店门的风铃突然"叮铃"大作——沈思酪带着柳氏的嫡系后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本泛黄的日记,"我们在柳氏的旧宅里找到了这本日记!"
日记的最后一页,用蓝布包着张极薄的桑皮纸,纸上用毛笔写着几行小字:"1938年瓮裂,取残片时留字于壁:新麦酪需加荆条蜜,孙辈若见,勿忘此味。"柳守义看着桑皮纸上的字迹,突然瘫坐在地上,眼泪顺着皱纹滑落:"我只是想赚点钱......没想到真的有祖训......"
四、新酪续旧约,麦香酪香绕梁间
傍晚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在"晚星酪铺"的案上,林晚星往新做的"麦香荆条酪"里撒着麦麸碎——这是用头茬新麦磨粉,蒸成糕后捣成泥,与鲜牛奶、荆条蜜按1:4:1的比例混合,发酵后撒上烤香的麦麸碎做成的。"明天做小满双酪吧。"苏砚把刚烤好的"麦香酥"放在竹盘里,"用麦香酪做馅,包上酥皮,再烤六分钟就行,酥皮要选河套的面粉,才能起九层酥。"
沈思酪用全息相机拍着陶瓮,影像里的柳氏正在往瓮里装新麦,与现实里林晚星的动作渐渐重叠。林晚星看着墙上的影像,突然明白:所谓的秘方,从来不是藏在器物里的文字,而是一代代人对味道的坚守和对传承的敬畏——就像这碗酪,不管是新麦还是陈瓮,只要用心去做,那份麦香就永远不会变。
店门的风铃被晚风拂得轻响,新麦的香气混着酪的甜香,飘出老远。林晚星拿起柳氏的日记,轻轻翻到最后一页,那里贴着片干枯的荆条花,旁边写着句话:"酪香如旧,人心如昨,此乃传承也。"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修真世家,废柴小姐的灵田系统 异源问道 驯服恶犬 我的爸爸是琴酒 不要在幻影旅团认错哥哥 太子妃今天揍人了吗 在姜府做奶娘的日子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我中情蛊后 我妈是大佬[快穿] 卧底,但是大佬情人 被迫与前任成婚 天生演员[娱乐圈] 开发游戏,竟被全网称作神! 贝丽 崩坏:救世黎明 穿越之:相公你醒了! 妹妹死后的第七年 多谢款待[快穿] 十里街小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