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540章 华夏修仙学院招生纪实3 港澳五关考核启幕(第1页)

第540章 华夏修仙学院招生纪实3 港澳五关考核启幕(第1页)

华夏修仙学院招生纪实(第三章):港澳特别行政区五关考核启幕

灵气潮覆盖华夏第三年的初秋,维多利亚港上空的灵韵如细碎的金箔,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香港会展中心的玻璃幕墙反射着灵韵微光;与此同时,澳门大三巴牌坊前的石板路上,灵韵与香火气息交织,议事亭前地的喷泉溅起的水珠,都裹着淡淡的金色灵韵。这一天,港澳两地同步启动华夏修仙学院首批招生考核——作为华夏的特别行政区,两地虽地域面积小,却因“国际化程度高、灵韵融合基础好”,成为招生体系中极具特色的一环。

柳若雪与吴莲分别驻守香港、澳门,通过灵韵通讯实时联动。柳若雪手中的“名额分配表”清晰标注:香港以747万常住人口、1106平方公里地域面积、96%灵韵覆盖达标率,分配100个名额;澳门以67万常住人口、32.9平方公里地域面积、95%灵韵覆盖达标率,分配50个名额。两地共150个名额,采用“协同考核、标准统一、特色适配”的模式,既保证公平,又贴合港澳的地域与人文特点。

“若雪姐,香港报名人数已达1.8万,其中40%是跨境通勤者,20%是外籍居民;澳门报名人数6000人,以本地居民为主,还有不少从珠海过来的考生。”吴莲的声音通过灵韵通讯传来,背景里能听到澳门考核点的引导广播(粤语、普通话、英语三语播报)。

柳若雪站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的考核指挥台,目光扫过台下排队的考生——既有穿着西装的金融从业者,也有推着餐车赶来的茶餐厅老板,甚至有戴着斗笠的渔船船长。“按协同方案启动第一关,记住两个核心:一是语言协同,港澳考核全程提供粤、普、英三语服务;二是地域协同,香港侧重跨境灵韵场景,澳门侧重文旅灵韵场景,确保考核贴合两地生活。”

随着两地同时敲响灵韵铜钟,华夏修仙学院港澳特别行政区招生考核,在珠江口东西两岸同步启幕。

第一关:报名登记关——跨境信息互联+多语智能核验

港澳的报名登记关最大难点,在于香港的跨境通勤人群与澳门的珠澳跨境考生。为此,两地考核系统与粤港澳大湾区灵韵监测网络互联,考生无论在港澳还是珠海、深圳,都能通过“跨境灵韵信息平台”完成预审,线下仅需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澳门威尼斯人会议中心两个主考点完成核验。

香港考点的登记区,来自深圳的跨境通勤者陈健明正用粤语操作“多语智能终端”。他提前在平台上填报了信息,系统自动同步了他在香港写字楼、深圳家中的灵韵监测记录。“请将手掌放在感应区,选择您熟悉的语言界面。”终端语音播报后,陈健明选择粤语,15秒后,淡绿色的“灵韵信息卡”弹出,卡面同时印着繁体中文与英文:“香港-跨境考生--00821”,背面标注“下午15:30第二关香港2号测试场”。

“以前跨境办事总怕信息不通,没想到修仙学院的系统这么方便,深圳的灵韵记录都能调出来。”陈健明拿着信息卡,笑着对工作人员说(工作人员同时会粤、普、英三语)。

澳门考点的登记区,设置了“珠澳跨境通道”。来自珠海的考生李萌萌,凭港澳通行证和灵韵流动记录,顺利完成核验。“我在澳门读大学,灵韵覆盖后,经常在澳门练习吐纳,这次特意来报考,没想到通道这么便捷。”李萌萌的信息卡上,还标注着“澳门-珠海跨境考生”的特殊标识,方便后续优先安排考核。

两地登记区共设50台多语智能终端(香港30台、澳门20台),每台每小时可完成200人核验,截至当天下午5点,香港1.8万、澳门6000名考生全部完成第一关,通过率100%——这一关通过跨境信息互联,解决了港澳考生的地域流动问题,多语服务则消除了语言障碍,体现了特别行政区的包容特性。

第二关:灵韵感知关——香港跨境场景+澳门文旅场景

两地的灵韵感知关,分别设计了贴合本地生活的特色场景。香港作为跨境都市,测试场分为“跨境通勤场景”(模拟港铁东铁线、深圳湾口岸的流动灵韵)、“写字楼场景”(模拟中环写字楼的密闭灵韵环境);澳门作为文旅城市,测试场分为“文旅服务场景”(模拟大三巴、澳门塔的人流密集灵韵)、“社区生活场景”(模拟澳门老街的居民灵韵环境)。

香港考点的“跨境通勤场景”测试场,陈健明正站在模拟港铁车厢的平台上。灵韵像列车进站时的气流,时而快时而慢,还夹杂着深圳方向的灵韵波动(模拟跨境灵韵交汇)。他闭上眼睛,回忆每天通勤时的灵韵感知——在港铁上,他习惯靠窗坐,感受窗外掠过的灵韵;过海关时,灵韵会因两地浓度差异产生轻微波动。2分30秒后,他清晰感受到灵韵从香港方向流入,经丹田后与深圳方向的灵韵形成小循环,举手示意通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澳门考点的“文旅服务场景”测试场,本地茶餐厅老板梁姨正应对人流密集的灵韵环境。测试场模拟大三巴前的游客高峰,灵韵杂乱且流动快。梁姨每天在茶餐厅接待大量游客,早已习惯在嘈杂中感知灵韵。她深吸一口气,过滤掉杂乱的灵韵干扰,专注捕捉来自地面的稳定灵韵,3分钟内完成感知,顺利通过。

香港3个测试场、澳门2个测试场,每个场可同时容纳50人,每小时共完成2500人考核。截至第二天中午,香港1.8万考生中1.1万人通过,澳门6000人中3600人通过,两地平均通过率61%——这个比例既符合港澳的灵韵覆盖基础,也体现了跨境与文旅场景的考核难度,筛选出能适应两地灵韵环境的考生。

第三关:体质适配关——针对港澳职业特点的动态指标

港澳考生的职业特点鲜明:香港以金融、跨境贸易、渔业为主,澳门以文旅、餐饮、博彩服务业为主。为此,两地的体质适配关在基础指标外,新增“灵韵抗干扰度”(针对香港跨境通勤的灵韵波动)与“灵韵续航力”(针对澳门服务业的长时间工作)两项指标。

香港考点的体质检测区,渔船船长黄志强正接受检测。他常年在海上作业,体质强度达标(1.6),但灵韵抗干扰度略低(75%,标准80%)——海上风浪大,灵韵波动频繁,导致他对稳定灵韵的适应力较弱。“黄先生,您可以在‘灵韵稳流舱’中调整1小时,通过模拟海上灵韵环境,提升抗干扰度。”工作人员引导他进入舱内,舱内灵韵模拟海浪波动,黄志强跟着舱内的引导语音练习“稳流吐纳诀”,1小时后重测,抗干扰度提升至82%,顺利通过。

澳门考点的检测区,酒店服务员陈嘉欣的灵韵续航力略低(78%,标准80%)——她每天工作10小时,长时间站立导致灵韵消耗快。工作人员递给她一杯“澳门灵韵姜茶”(用本地生姜与灵韵泉水熬制),并指导她练习“站式续航诀”,半小时后重测,续航力达到81%。“这姜茶很管用,以后上班也能泡来喝,既暖身又能补灵韵。”陈嘉欣笑着说。

香港20台、澳门10台体质检测仪,每小时共完成1800人考核。截至第二天深夜,香港1.1万考生中6600人通过,澳门3600人中2160人通过,两地平均通过率60%——新增指标精准适配了港澳的职业特点,避免因通用标准错失适合本地生活的考生,也为后续修仙方向选择提供了参考(如黄志强适合“海洋灵韵”方向,陈嘉欣适合“服务场景灵韵”方向)。

第四关:心性测试关——跨境协作+文旅服务情景

港澳的心性测试关,完全贴合两地的人文与生活场景,摒弃了传统的农耕情景,重点考察“跨境协作”与“文旅服务”中的心性:

香港情景(跨境协作):

跨境通勤时,你的灵韵信息卡突然失效,需在香港、深圳两地补办,是否愿意耐心沟通,按两地流程处理?(测试耐心与规则意识)

与深圳同事合作修炼,对方习惯用内地功法,你习惯用香港修仙启蒙站的功法,是否愿意融合双方优势?(测试协作与包容)

澳门情景(文旅服务):

游客在文旅景点灵韵紊乱,你作为考核者,是否愿意暂停考核,优先帮助游客平复灵韵?(测试责任心与服务意识)

外籍游客询问修仙学院的招生政策,语言不通且对方对灵韵认知有限,是否愿意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测试耐心与跨文化沟通)

香港考点的情景舱内,陈健明正面对“跨境协作”的第一个情景。他想起上次在深圳湾口岸补办灵韵卡的经历,当时他耐心配合两地工作人员,最终顺利解决。这次他选择“按流程沟通,先在香港补临时卡,再回深圳补正式卡”,灵韵记录显示“规则意识:优秀,耐心:良好”。

澳门考点的情景舱内,梁姨面对“文旅服务”的第一个情景。她在茶餐厅曾多次帮助灵韵紊乱的客人,这次她毫不犹豫选择“暂停考核,用基础灵韵术帮助游客”,甚至模拟了她平时常用的“姜茶灵韵安抚法”(用姜茶的暖意辅助平复),心性评估为“优秀”。

香港15个、澳门10个情景舱,每小时共完成1000人考核。截至第三天下午,香港6600考生中3960人通过,澳门2160考生中1296人通过,两地平均通过率60%——这些情景不仅考察心性,更像是对港澳考生生活经验的“灵韵转化”,让他们意识到日常的跨境协作、文旅服务,都能成为修仙路上的宝贵素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五关:基础实操关——港澳特色功法+协同演练

港澳的基础实操关,在“快速吐纳诀”“应急灵韵引导术”的基础上,新增了“港澳特色灵韵术”的考核,且两地考生进行“协同演练”,体现大湾区的融合特性。

香港考点的实操区,黄志强正在演练“海洋灵韵引导术”——这是香港修仙启蒙站结合渔民生活设计的功法,通过模拟海浪节奏引导灵韵。他站在模拟渔船的平台上,双手结印,灵韵顺着手臂流动,像海浪般起伏,3分钟内成功引导灵韵形成“稳流护盾”(适合海上灵韵紊乱时使用)。主考官(香港灵韵应急队的渔民出身考官)点头:“你的功法很贴合海上生活,入学后可以加入‘海洋灵韵专班’。”

澳门考点的实操区,梁姨正在演练“文旅灵韵安抚术”——用澳门常见的姜茶、杏仁饼等食材的灵韵,辅助平复他人灵韵紊乱。她将灵韵注入模拟的姜茶中,递给“模拟游客”(工作人员扮演),同时配合轻柔的粤语安抚,2分钟内成功平复“游客”的灵韵波动,评分86分。

最具特色的是“港澳协同演练”环节:香港与澳门的考生通过灵韵投影连线,共同完成“跨境灵韵传递”——香港考生将灵韵通过模拟的港珠澳大桥灵韵通道,传递给澳门考生,考验双方的灵韵操控与协作能力。陈健明与澳门考生李萌萌配合,灵韵传递过程平稳,没有出现波动,两人均获得额外加分。

香港30个、澳门20个演练场,每小时共完成1500人考核。截至第三天晚上9点,港澳两地考核全部结束:香港3960考生中100人通过,澳门1296考生中50人通过,共150人成为候选者,平均竞争比香港1:39.6、澳门1:25.9,既符合两地的名额分配,也体现了香港因跨境考生多导致的竞争更激烈。

柳若雪与吴莲通过灵韵通讯汇总结果时,香港的夜色中,维多利亚港的灵韵与澳门大三巴的灵韵遥相呼应。“若雪姐,澳门50名候选者中,有10人是珠澳跨境考生;香港100名候选者中,30人是跨境通勤者,还有5名外籍居民。”吴莲的声音带着欣慰。

柳若雪看着手中的候选者名单,上面既有香港的金融从业者、澳门的茶餐厅老板,也有跨境通勤的上班族、外籍教师。“这些候选者,是港澳灵韵融合的缩影,也是大湾区修仙融合的种子。接下来,他们将和内地考生一起,前往昆仑巅,让港澳的特色灵韵文化,融入华夏全民修仙的大业中。”

夜色中的珠江口,香港与澳门的灵韵像两条金色的丝带,缠绕着大湾区的夜空。华夏修仙学院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招生考核,不仅为两地选拔了修仙人才,更用灵韵为纽带,加深了港澳与内地的融合。这150名候选者,将带着港澳的地域与人文基因,踏上昆仑巅的修仙之路,为华夏全民修仙大业,注入来自特别行政区的独特力量。

本章完

喜欢带着八位嫂嫂流放请大家收藏:()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曼哈顿开饭馆[美食]  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娇媚  贝丽  惨死后宅,重生归来夫人她杀疯了  卧底,但是大佬情人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多谢款待[快穿]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我中情蛊后  我夫郎是娇纵美人花  我妈是大佬[快穿]  [原神]纳塔魔神不想成神  妹妹死后的第七年  不要在幻影旅团认错哥哥  天生演员[娱乐圈]  太子妃今天揍人了吗  我的爸爸是琴酒  驯服恶犬  被迫与前任成婚  十里街小客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