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穿越柯南当奶爸,开局收养琴酒 > 第175章 fbi的注意 赤井秀一的评估(第1页)

第175章 fbi的注意 赤井秀一的评估(第1页)

美国,东海岸,某座不起眼的城市,一间隶属于FBI的安全屋内。

时间已是当地深夜,窗外城市的霓虹与喧嚣被厚重的深色遮光帘严密地隔绝在外,只剩下一种模糊的、如同遥远背景音般的嗡鸣。安全屋内部陈设极其简单,近乎刻板:米白色的墙壁没有任何装饰,一张结实的旧木桌,两把看起来坐起来并不会太舒服的椅子,一个塞满了文件的金属柜,以及角落里一张行军床。空气中弥漫着多种气味交织的复杂味道——浓烈到发苦的黑咖啡残留下的气息,打印纸和油墨的淡淡味道,还有一种属于长期潜伏者特有的、仿佛能将时间也凝结住的沉寂与警觉。

赤井秀一,这位在FBI内部被寄予厚望、代号“银色子弹”,同时也是黑衣组织黑名单上位列前茅的威胁存在,正独自占据着这方寂静的空间。他背脊挺直地坐在木桌前,姿势并不僵硬,却透着一股猎豹般随时可以爆发力量的松弛感。桌上散乱地摊开着几张纸质地图和人物关系草图,但他的全部注意力,都聚焦在面前那台闪烁着幽蓝光芒、经过多重加密处理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

屏幕上,冰冷的字符正无声地滚动,显示着来自FBI日本分部最新一期的情报简报汇总。他那双被誉为“鹰隼”般的墨绿色眼眸,以一种近乎机械的效率扫过每一条信息流。内容依旧围绕着那个如同附骨之疽、渗透进社会各个层面的黑暗巨兽——黑衣组织。

报告里充斥着模糊不清的代号、语焉不详的资金流向、几起手法干净利落到令人怀疑是否真是意外的“事故”或“自杀”,以及几个如同幽灵般在监控镜头边缘一闪而过、身份难以确认的可疑目标。线索破碎,前后矛盾,可信度存疑,仿佛在拼凑一幅永远缺少关键碎片的巨大拼图,又像是在浓得化不开的迷雾中,徒劳地追逐着那些没有实体的影子。

即便是以赤井秀一那经过千锤百炼的神经和近乎非人的耐心,在长时间面对这种停滞不前的局面时,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被察觉的烦躁(frustration)依旧如同水底的暗流,在他冰冷的心湖深处悄然涌动。他知道对手的狡猾与庞大,清楚这场战争注定漫长,但每一次看似触手可及的突破,最终却发现只是镜花水月的感觉,依旧在消耗着猎手的精神与体力。

他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点开了简报侧栏另一个不那么起眼的分类标签——“社会新闻、异常事件及潜在关联动态摘要”。这个板块通常用于收录那些看似与组织核心活动无关,但因其本身异常性或可能间接影响局势而需要留意的信息。大部分内容,诸如政治丑闻、经济波动或者普通的社会刑事案件,都被他迅速过滤。然而,当一个名字和一个称号以不同寻常的频率反复出现时,他滑动的手指停了下来。

“工藤新一”……“平成年代的福尔摩斯”。

赤井秀一微微向后靠向椅背,这个动作让他深邃眼眸中的锐利光芒被遮掩了几分,却更添了几分沉思的压迫感。他本人对追逐名利的娱乐明星或是媒体宠儿毫无兴趣,但一个尚在高中就读的少年,能凭借解决刑事案件获得如此广泛且持续的社会关注,并且从简报摘要看,其所涉案件并非简单的邻里纠纷或校园恶作剧,这本身就意味着某种不寻常。他移动光标,依次点开了附带的具体案件链接,开始以一种近乎解剖的冷静态度,仔细阅读那几个被情报分析员重点标记出的典型案例报道。

“在米花市政大楼那起震惊全国的连环爆炸案中,该少年通过分析爆炸现场残留的、极其微量且混合于众多杂质中的某种特定品牌高精度润滑剂成分,结合其挥发性与附着物的分布模式,逆向推导出了炸弹组装者可能具备的机械维修背景,并精准划定了其近期的活动半径……”

“发生于长野县古老家族的豪门婚礼投毒案,他仅凭受害者指甲缝内几乎肉眼无法辨识的、源自一种稀有兰花的特殊花粉颗粒,以及婚礼致辞台上一个被所有人忽略的、细微却具有独特规律的刻痕,便锁定了伪装成远房亲戚的凶手,并进一步揭露了其行为背后源于家族徽记与历史恩怨的深层动机……”

“还有那起几乎骗过所有初步调查人员的完美密室自杀伪装案,他在抵达现场后极短时间内,便看穿了凶手利用房间特殊布局、特定时间的光线折射角度以及死者生前固有的行为习惯,三者结合所制造出的精妙视觉错觉,成功找到了那扇被整体书柜巧妙掩盖、真正用于进出犯罪现场的暗门通道……”

赤井秀一低沉的、带着些许磁性沙哑的嗓音在绝对寂静的安全屋内缓缓响起,他并非朗读,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冷静的战术复盘,将报道中那些被记者用夸张笔触描绘的“神奇”推理,还原成一条条可供分析的信息链条。

他的目光继续向下扫视,捕捉着更多细节:“……利用捆绑受害者绳索上脱落的、与现场环境格格不入的微量特殊合成纤维,结合气象部门提供的精确风速、湿度及降水数据,成功构建模型,精准定位了凶手实施绑架及进行抛尸前停留的‘第一现场’……”;“……通过技术手段恢复死者被删除的手机通话记录,并敏锐地捕捉到其中一段通话背景音里,短暂出现的、某种特定型号工业风扇的独特嗡鸣声及其回声特性,推断出通话时凶手正身处一个拥有高大穹顶和特定设备的废弃工厂或仓库环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种级别的观察力、对庞杂信息的瞬间筛选与整合能力,以及那种近乎直觉的、跳跃性的逻辑关联,绝非一个普通高中生,甚至绝大多数业余侦探爱好者所能企及。赤井秀一自身就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狙击手与战术策划者,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要达到这种程度的“敏锐”,背后需要何等严苛的系统性训练、海量的知识储备,以及某种与生俱来的、难以言喻的“天赋”。屏幕上这个笑容自信、眼神明亮还带着少年人特有张扬气息的男孩,所展现出的某些特质,其“专业性”甚至让他联想起了FBI学院里那些最优秀的毕业生,或是某些经验老道的犯罪侧写专家。

这不再是简单的“兴趣”,而是引起了赤井秀一作为一名顶级追猎者的“职业”关注。

他没有满足于媒体浮于表面的报道,立刻动用自己作为王牌探员所拥有的高级权限,接入了FBI内部那个层级分明、数据庞大的情报数据库,调取了关于“工藤新一”更为详尽的背景档案。屏幕上迅速罗列出他的核心信息:帝丹高中二年级学生,父亲是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的推理小说家工藤优作,母亲是曾红极一时、被誉为“魔法天使”的女演员藤峰有希子。

“卓越的基因遗传基础,顶级的家庭智力环境与知识熏陶。”赤井秀一左手手肘支在桌面上,指关节轻轻抵着下颌,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惯有姿态。“这足以解释他为何能拥有远超常人的逻辑思维基础、广泛的跨学科知识兴趣,以及可能存在的、对人性与戏剧性冲突的早期理解。”

然而,他审视的目光并未停留于此,而是如同精密的手术刀,继续在档案记录的时序线上进行切割和比对。一个清晰的变化节点逐渐浮现:大约从升入高中开始,工藤新一介入案件的频率、案件的复杂程度,尤其是其展现出的破案手法与思维模式,出现了一个堪称“陡峭”的跃升曲线。早期的案件记录中,虽然也能看到其过人的天赋,但更多体现为灵光一现的急智和基于书本知识的推理;而近期的案件,则充满了系统化的现场痕迹分析、严谨的物证链构建意识、对犯罪心理的精准揣摩,甚至隐约带有一丝……针对“反侦察”和“伪装”的破解思路。这不像是一个少年侦探的自然成长,更像是在短时间内,被塞入了一套高度浓缩、极具针对性且偏向实战应用的强化训练体系。

这种蜕变的速度和方向,绝非仅仅依靠阅读父亲的推理小说、参与学校社团活动或者跟随警方顾问学习就能实现的。这需要更专业、更高效,甚至可能更“非常规”的引导。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自己在FBI学院度过的那段严酷时光——从犯罪现场保护与证据采集的标准流程,到审讯心理学与压力应对;从战术手势配合到高风险环境下的生存技巧……那是一套完整且高效的、旨在将普通人锻造为合格执法者的成熟体系。紧接着,一段几乎被遗忘的、模糊不清的记忆碎片,从脑海深处浮现上来。

那是在几年前,他还在组织中卧底,追查一个因试图私下贩卖组织情报而被迅速“清理”掉的外围情报贩子时,从其未被完全销毁的加密通讯记录残片中,偶然截获的几段意义不明的代码和短语。经过艰难的破译,那些碎片似乎隐晦地指向了一个位于“夏威夷”的、非官方的“特殊技能提升场所”,以及一个身份成谜、教授内容据说远超常规生存训练范畴的“亚裔指导者”。当时,这条线索因其来源不可靠、信息过于模糊且无法进行交叉验证,被他谨慎地归档,标记为“可信度极低,暂无需跟进”的传闻类信息。

此刻,看着工藤新一档案中那异常“早熟”且高效的破案风格,那段尘封的、关于“夏威夷”和“神秘教官”的模糊记忆,如同深海中悄然浮起的冰山一角,再次撞击着他的思维。

这个名叫工藤新一的少年,是否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间、通过某种不为人知的渠道,接触过类似的专业化、甚至可能带有“灰色”色彩的技能训练?他如今这般高调而高效的活跃,究竟只是一个天才在优越环境下的自然绽放,还是其背后存在着某种更深层次的、主动的引导或强力的支持系统?

而由此衍生出的、最关键的战略性问题则是:这样一个如同黑夜中骤然升起的信号弹般耀眼、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与警方内部报告里的“高中生侦探”,其存在本身,是否会不可避免地,吸引到那个始终潜伏在社会阴影最深处、对任何潜在的、不受控制的“变数”都抱有最高级别警惕的“黑衣组织”的审视目光?

如果组织真的注意到了他,他们会如何评估?是将其视为无足轻重、可以忽略的舆论泡沫?是觉得其能力“有趣”而纳入长期观察名单,甚至考虑“招募”或“利用”?还是……会敏锐地感知到某种潜在的、未来可能对组织安全构成威胁的苗头,进而毫不犹豫地启动他们最擅长、也最冷酷无情的“清除”程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利弊交织,福祸难测。这个突然闯入视野的少年,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

赤井秀一沉吟了足足有一分钟,房间里只有他平稳的呼吸声。最终,他修长而有力的手指重新放回键盘,开始快速而精准地敲击。他在FBI内部那个庞杂的“潜在关联对象观察名单”系统中,创建了一个新的独立条目。观察对象:工藤新一。当前评估威胁价值等级,他谨慎地设定为“低级(Low)”。但在至关重要的“备注与分析”栏里,他用极其简洁、客观且专业的语言,写下了自己的初步判断:

“目标:工藤新一,男性,16岁,日本东京帝丹高中二年级学生。”

“初步评估:目标展现出远超其年龄阶段及常规教育背景所能解释的观察力、信息整合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其能力成长轨迹存在非自然加速迹象,高度怀疑曾接受过体系化、高强度且偏向实战应用的非常规思维与技能训练。需关注其能力跃升期前后的具体行踪与社会关系变化。”

“潜在风险价值:目标目前行为模式高调,频繁介入警方事务并暴露于公众视野,此行为存在显着引致‘特定危险组织’(指代黑衣组织)注意的可能性。其最终被组织界定义为‘麻烦’、‘资源’或‘威胁’,将直接影响其自身安全及周边环境稳定性。建议:启动最低限度的被动信息监控,重点关注其是否与任何已知或未知的非常规训练渠道存在关联,并留意‘特定危险组织’对其可能产生的任何反应。”

他没有立刻下令进行主动接触或启动更深入的调查程序。在对抗组织这场漫长、黑暗且步步惊心的战争中,任何突然出现的、无法立刻厘清其本质的变量,无论它最终可能演变为意想不到的助力,还是引爆灾难的导火索,都需要被纳入更宏观的战略棋盘上进行考量。在获得更多确凿信息之前,保持距离,静观其变,利用现有的情报流进行被动筛选和评估,是当前最稳妥、也最符合他行事风格的选择。

他关闭了工藤新一的档案窗口,屏幕上重新被那些关于组织活动的、如同破碎镜片般的情报碎片所占据。他深邃的目光越过屏幕,仿佛穿透了墙壁,再次投向那片笼罩在东京乃至更广阔世界之上的、无边无际的黑暗迷雾。他像最富耐心的猎人,调整着呼吸,继续在信息的丛林里,搜寻着下一个可能撕开裂缝、照亮前路的,微弱的曙光。

安全屋内,重归绝对的寂静,只有散热风扇发出微不可闻的低鸣,以及他端起桌上那杯早已冰凉的咖啡时,杯底与桌面接触发出的、一声清脆而孤独的轻响。

喜欢穿越柯南当奶爸,开局收养琴酒请大家收藏:()穿越柯南当奶爸,开局收养琴酒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圣斗士余的冥后今天来了吗  雪之下雪乃的沉沦  正经RPG游戏被色情病毒感染了  培育大师[种田]  穿越到女多男少的未来世界  白月光系统快穿  乳魔妖姬  痴花奋斗史  重生之侯门嫡妻  重生为凯撒总裁,从阿拜多斯开始征服基沃托斯  什么叫,你的指挥官是日冕舰娘?  重生之美容系统  娶了隔壁姐姐后GL  文豪的棺材板压不住了[综漫]  半岛检察官(超级加料版)  十里薄樱十里尘  绝代妖仙  春染梨花开GL  莫雅(memoria)  喜风也喜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