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 > 第125章 姑苏柳庐(第2页)

第125章 姑苏柳庐(第2页)

“妈,这是陈阳,”柳砚卿脸颊微红,挽住陈阳的手臂,语气甜蜜,“这是我朋友张灵越。”

“阿姨好。”陈阳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态度谦和而尊重。

“阿姨新年好!我是张灵越,是柳老师的朋友兼粉丝!阿姨您真好看,像画里的古典美人!”张灵越嘴甜得像抹了蜜。

方静秋被逗笑了,连声说:“这孩子真会说话,快进来坐,别在门口冻着。”

她连忙将三人让进屋,目光在陈阳身上多停留了一瞬。女儿眼中那份毫不掩饰的依恋和这个白发年轻人沉稳的气度,让她心中既喜又忧。

堂屋陈设简朴而雅致,一水的深色老家具,擦拭得光洁。一张八仙桌,几把官帽椅,墙上挂着几幅水墨小品,笔法清雅,落款是“寒山”,显然是柳砚卿父亲柳寒山的手笔。博古架上摆放着一些瓷器和线装书,处处透着书香门第的气息。只是家具边角多有磨损,一些高处的摆设也蒙着薄尘,透露出家道中落的清寒。

陈阳的目光继续细细扫过屋内各处。

发现屋顶的椽子有些弯曲,几处窗棂的榫卯已有松动,墙角甚至有不易察觉的霉斑。

他走到窗边,看见那精美的冰裂纹窗格,木料已有些糟朽,透着一股难言的衰败气息。

这宅子,像一位迟暮的美人,虽风骨犹存,却亟需精心养护。

甚至他能清晰地感知到,这宅子的“气”有些滞涩。

除了岁月侵蚀带来的物理衰败,几处关键位置的风水格局也因年久失修或后期改动,出现了细微的偏差,就像人体经络堵塞,虽不致命,却会影响居住者的心绪与健康。

尤其当他目光扫过庭院西南角那口早已干涸、被杂物半掩的古井,以及正堂后方那扇正对后巷、形成微弱“穿堂煞”气口的后门时,眉头几不可察地微蹙了一下。柳母眉宇间那化不开的郁结与病气,恐怕与此不无关联。

张灵越虽然活泼,但在这样清雅的环境里也收敛了几分,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小声赞叹:“哇,真像穿越了……”

“陈阳,灵越,你们先坐,喝点热茶。我去厨房帮妈妈准备晚饭。”柳砚卿放下包,招呼道。

“不用麻烦……”陈阳想婉拒。

“要的要的!”柳砚卿打断他,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第一次来,怎么能让你饿着?妈妈手艺很好的!”说着便要进厨房。

方静秋连忙按住她:“卿卿,你陪陈先生和灵越姑娘说说话,厨房我一个人忙得过来。”她看得出女儿的心思全在陈阳身上,也乐得成全。

“阿姨,让砚卿陪您去吧,我正好想仔细看看您这宅子。”陈阳环顾四周,目光带着一种学者特有的专注与欣赏,“这宅子格局精巧,木作雕工也颇有古韵,是难得的苏式老宅。”

方静秋有些意外,随即笑道:“陈先生懂这个?这宅子是柳家祖上传下来的,有些年头了,破败了,让您见笑。”

“哪里,古物承载时光,自有其美。只是……”陈阳的目光扫过梁柱交接处的细微裂缝,又看了看几处窗棂榫卯的松动,“年久失修,有些地方确实需要好好保养修缮了。阿姨,我想各处看看,量量尺寸,不知是否方便?”

“当然方便,您随意看。”方静秋连忙道。

柳砚卿立刻去找来了卷尺、纸笔和一把小折尺,递给陈阳时,眼中满是信任与柔情:“给,家里就这些工具了。”

“足够了。”陈阳接过工具,对张灵越道:“小丫头,有兴趣就跟着,长长见识。”

“当然有!”张灵越立刻来了精神,像只小尾巴一样紧跟在陈阳身后,“大叔,你要修房子吗?”

“先看看。”陈阳微微一笑,开始工作。

先从正房开始,神情专注,如同在考古现场测绘一件珍贵的文物。

他仔细丈量着厅堂的开间、进深、柱距,用折尺测量着梁枋的截面尺寸,手指抚过柱础上模糊的卷草纹饰,感受着木料的质地与干湿。他时而蹲下,检查柱础的沉降情况…时而仰头,仔细观察梁架的结构和榫卯的连接状态…时而轻敲墙壁,倾听空鼓之声。每一步都严谨细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灵越起初只是好奇,很快就被陈阳的专业和投入吸引了。

“大叔,这个弯弯的木头叫什么?为什么屋顶要弄成这种弯的?”她指着正脊下的月梁问。

“这叫月梁,也叫冬瓜梁。”陈阳耐心解释,指着梁架结构,“苏式建筑讲究‘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你看这主梁,两端微微拱起,形如新月,既美观,又能更好地分散屋顶重量。下面这些垂直的短柱叫‘童柱’,连接梁与檩条。这种结构,刚柔相济,稳固又精巧,是老祖宗千锤百炼的智慧结晶。”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纸上飞快地勾勒着梁架的轴测草图。

走到天井,陈阳抬头看了看屋顶的瓦片排列和排水沟槽(水戗),又蹲下身仔细检查铺地的青石板和四周的阶沿石(阶沿)。

“大叔,这院子铺石头也有讲究?”

“自然。”陈阳指着天井的布局,“苏式天井,讲究‘四水归堂’。你看这四周屋顶的坡面都微微向内倾斜,雨水汇聚落入天井,象征‘财源汇聚’。地面铺砌青石板,缝隙用糯米石灰浆勾嵌,既能渗水,又坚固防滑。阶沿石(阶沿)略高于天井地面,防止雨水倒灌入屋。这些细节,无不体现着古人对居住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他踱步到厢房廊下,指着一扇破损的支摘窗,接着说道:“看这窗,木格心是‘卍’字纹与冰裂纹结合,寓意‘福寿绵长’与‘寒窗苦读’。支摘窗的设计更是巧妙,上部可支起通风采光,下部可摘下清洗或更换窗纸。实用与美观,浑然一体。”

张灵越听得入神,小脑袋点个不停:“哇,原来一块木头、一片瓦、一块石头都有这么多门道!古人真厉害!”

陈阳看了她一眼,语重心长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任何一门学问,任何一件事,想要做好,都需要沉下心来,从基础做起,一点一滴积累,观察入微,思考其所以然。切忌心浮气躁,三分钟热度。”

“就像这古建筑修复,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明白每一处结构的受力原理、材料的特性、工艺的精髓,才能做到修旧如旧,真正留住这份古韵。做人做事,亦是如此。根基不牢,再高的楼阁也容易倾塌;心性不定,再好的天赋也容易荒废。”

张灵越难得地没有嬉皮笑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大叔,我记住了。”

方静秋在厨房忙碌,不时透过支摘窗望向天井。看着陈阳专注测量、耐心讲解的侧影,看着他对老宅毫不掩饰的珍视,让她越看越觉得熨帖。女儿的眼光,似乎真的很好。

晚饭是地道的苏帮家常菜:响油鳝糊滋滋作响,油亮诱人;碧螺虾仁白绿相间,茶香清雅;腌笃鲜汤色奶白,笋脆肉酥;还有一盘清炒水芹,一碟油焖茭白。

虽无山珍海味,但胜在食材新鲜,火候精准,充满了家的温馨。

四人围坐在红木八仙桌旁,暖黄的灯光下,饭菜香气氤氲。

“陈阳,灵越,快尝尝,都是些家常菜,别嫌弃。”柳母热情地招呼着,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只是那笑容深处,依旧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郁色。

“阿姨的手艺真是绝了!比我妈强多了!”张灵越吃得眉开眼笑,毫不吝啬赞美。

“喜欢就多吃点。”方静秋笑着给她夹菜,目光转向陈阳,带着长辈的关切,“陈先生,别客气。听卿卿说,你在大学教书?家里……父母身体都还好吧?”她终究还是想了解女儿意中人的家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天罡捉妖录  全族乱葬岗,重生罪妃不杀疯不成活  (英超同人)我在英超造豪门  火影,宇智波斑的带娃日记  极乐禁土  上交全部家产,资本家大小 姐海岛随军  全皇朝绝嗣,我是唯一独苗苗  七零军嫂躺赢日常,开局搬空资本家  作精大小 姐,拿捏糙汉军少全家  你出轨我离婚,跪地求我干什么  只婚不爱  首富悍妻有空间  当厨神遇上影后:甜宠百分百  盗墓世界短故事  穿成爱豆对家的私生粉  甜美凝结  惊蛰CP  背德+番外  一个恋综怎么牛鬼蛇神这么多/为什么不撩我了?  禁睡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